单位名称 | 柞水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教育理论、大纲与教材教法的学习研究,指导教改实验和专题研究,提供教育改革信息,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指导全县各校的电教活动,负责教学仪器的购买配发,教学软件的制作传播工作。 | |
住所 | 柞水县政府招商楼 | |
法定代表人 | 张勇 | |
开办资金 | 1.2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柞水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2.3万元 | 25.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柞水县教育教学研究室.公益 | 从业人数 3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科技和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对柞水中学、7所初中、5所九年制学校、9所中心小学、12所完小、26所幼儿园以及13个学前班共计73所学校进行了常规视导。共计听课900余节,抽查教案、听课笔记、业务学习笔记、教研活动记录等800余本,抽查学生作业、练习册等3000余本,查阅档案资料1200余册。与校领导、教师座谈300余人次,与学生座谈450余人次,全面了解了各校教学常规管理、课堂教学改革、“双减”政策落实、课后服务、教研活动等方面的情况。针对各学校不同情况,填写视导问题清单73份,下发视导反馈14份,累计3万余字,系统反馈了视导过程中发现的共性及个性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为学校后期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二)挂牌命名了12个学科教研基地和32个名师工作室,各名师工作室持续开展教研活动(截止2023年底共开展学科引领教研活动26场次),培养了一定规模的名师团队,初步形成了名师引领、团队协作、资源共享、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持续开展新课改研究,加强新课标学习,初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一校一品”的教学模式,例如柞水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学评一体化”)、柞水县实验中学(“151”课改体系)、柞水县城区第二小学(“培根”课堂六步教学法)、柞水县城区第二初级中学(“三三五”教学管理体系)、柞水县曹坪中学(“生动”课堂)、柞水县凤凰镇中心小学(“337”智慧课堂)等。(四)全面完成了“三进三提四研”任务要求,今年,教研员人均听课60节、上公开课12节、参加学校教研活动8次、组织学科类培训8次。指导全县中小学完成县级立项课题21个,市级立项课题24个,结题12个。(五)配合市教研室完成了期末质量监测抽测工作,组织我县全学段各学科质量监测,分学段学科撰写了质量分析报告,9月份召开了全学段质量分析研讨会,全面分析了各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为后期教学指明了方向。5月份对全县中小学、九年制学校共计26所学校进行了音、美学科抽测,检查了全县各校音美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果及学生音、美素质。(六)全年共起草下发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指导性文件《柞水县教育系统纵深推进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柞水县学科教研基地和名师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柞水县关于加强新时代骨干教师体系建设的意见》《柞水县名师工作室管理暂行办法》《培优扶中转困工作指导意见》等20余份。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一)县教研室被省教科院评为全省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被县政府评为提高教育质量先进集体;1名教研员被评为全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7名教研员被县政府及科教局评为教研工作先进个人,5名教研员在全市首届教研员大赛中获奖、获奖率100%。(二)强化中高考复课指导工作,2023年高考二本上线率98.99%,位居全市前列,中考人均总分615.18分,继续位居全市第一。(四)组织开展了管理队伍“三大赛事”、教师业务提升“五项活动”及专业技能“五项大赛”,共65场次。1300余人参加镇(校)级赛事、400余人参加县级赛事,70余人省市获奖,全面提升了学校管理队伍、专业教师队伍、教研员队伍的综合能力。(五)2023年全年,我县高中、初中、小学、学前四个学段共334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参加了国培、省培集中培训。其中学前段108人、义务段125人、高中段26人、教研员5人、校园长送培到市(县)20人、一对一帮扶精准扶贫28人(实验中学)、劳动教育24人。组织义务段20名校长、19名业务副校长,学前段20名园长参加了商洛市教育局组织的校园长能力提升培训;高中段19名教师参加商洛市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专题培训。(六)组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创新融合发展。完成2023年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工作。完成“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省、市测评任务。完成科教系统各项大型活动的专题片制作、现场直播、视频录制及剪辑、会议摄影、精品课及各项线上比赛技术支持等工作。(七)在柞水教研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25篇,在省市教育主流媒体发表文章10余篇,及时报道教育教研政策、柞水教研工作动态,基层学校教研教改特色典型做法,宣传柞水教研。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一)教育教学内涵发展有待提升。(二)开展教研教改深度广度还不够。(三)教科研成果的形成和运用尚不完善。(四)学校教研校本化体系还未形成。(五)教师培训项目化不够健全。四、整改措施:(一)、关于课堂教学改革。在我县课改基本模式基础上,通过多层次、大范围、全学科研讨,学习借鉴国内较成熟的课改经验,研讨适合我县实际的课改实施意见,构建“三自教育”体系。推广部分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开展课堂教学改课策略研究,尝试基础教育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探索学科教学+的教学机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二)、关于教育科研。加强课题的研究与指导,加大微型课题与校本课题的研究与指导。指导各校开展省市级专项课题研究,努力完成教研室承担的科研课题。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和研修,建立具体的激励机制,将校本研修落到实处。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持续推进,教研基地及名师工作室建设初见成效,“三进三提四研”教研体制有效落实,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综合素养能力提升有序推进,“五抓”提质量行动全面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日趋精细,全程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探索区域教研转型。(二)工作思路一个工作中心:促进教育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四个关键点:教学常规、教育科研、教研创新、专业发展四个突破点:推进联盟校“协同型”教研、推进素养导向的校本教研整体改革、推进跨校名师工作室引领的创新性探索、推进数字化背景下的教研转型研究(三)具体任务1.“抓”教学常规,“激”办学活力①课程设置、②课堂教学、③作业管理、④质量监测2.“抓”教育科研,“增”活动实效⑤校本教研、⑥联片教研、⑦县级教研、⑧中考复课3.“抓”教研创新,“创”特色品牌⑨教育评价研究、⑩“三个课堂”研究、⑪“三进三提四研”研究、⑫数字化背景下的教研转型研究4.“抓”专业发展,“促”素质提升⑬教师共同体及名师工作室建设、⑭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活动、⑮教研员内涵发展、⑯“五抓”提质量任务要求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