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柞水县瓦房口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镇人民提供农业、林业、水务、畜牧兽医、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农业生产经营、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气象公共服务与灾害防御、动植物防疫和监管、水利综合开发、技术推广、生产经营、土地流转等相关服务。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瓦房口镇政府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崔香涵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柞水县瓦房口镇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92万元 | 4.7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在瓦房口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农业方面1.全面完成了各类农业生产指标任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5154.25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1500亩;2.精准发放了各项涉农惠农资金: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共计3465户14159.68亩、849580.8元;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共计106079.75元;发放中药材产业奖补共计145户659.3亩197370.00元;发放特色产业奖补共计44户74.3亩22290.00元;发放农机购置补贴共计1户800元;3.大力推进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狠抓示范村建设,创建康养乡村磨沟村和宜居乡村街垣社区,我镇环境整治周做法目前已被柞水农情汇编并引发各单位学习;4.厕所革命:完成改厕685座,改厕任务完成率达到年度任务的115.7%;5.合力推动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了宅基地规范管理,促进了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6.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相关工作:以完成扩大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为有效抓手,完成了全年的目标生产任务,同时创建了3个村200亩的县级示范区。7.促推产业发展相关工作:坚持把发展木耳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全年共栽培301.3215万袋,产出干耳约22万斤,产值达800万元,并持续培育和壮大了以生猪养殖和中药材种植为代表的的增收产业。(2)畜牧方面1.动物防疫工作。对瓦房口镇现存栏的生猪14690头,牛存栏13头,羊存栏271只,家禽存舍9301只,全部免疫到位,密度均达到100%。与强免同步加挂耳标,挂标率达到100%。并规范填写免疫档案,确保了免疫注射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达到了“五不漏”的要求。2.宣传培训工作。召开了防疫员会议,安排部署防疫工作,并邀请杨凌示范区专家对大厂大户进行了现场培训二次,网上培训5次。3.生产奖补工作。年出栏生猪65000头,家禽232500只,新发展家庭农场市级3个县级5个,合作社市级2个县级3个,2023年度瓦房口镇养殖业产业奖补共331户补助1302050元,生物安全建设共53户补助1298666元,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补助8户53万元。(3)林业方面1.涉林资金发放及时、准确的发放了全镇2023年生态效益补偿8个村3799户213939.8亩,3423036.8元;退耕还林5个批次共计49754.9亩,5437130元,圆满的完成了全年涉林资金的发放任务,保证了群众的利益。2.森林资源管护(1)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我镇松材线虫病防治涉及大河、街垣社区、老庄、磨沟、金星、马台、金台、颜家庄八个村(社区),今年以来,我站精心组织,全力配合县、局对疑似松树进行采样、处置,组织工队对感染松线虫的病死树进行砍伐焚烧处理,截止五月底全镇发病松材已焚烧处理完毕,目前正在进行新发病死木常规清除工作。通过除治有效防止了病虫害的发生、蔓延,确保了我镇16.53万亩松林安全。(2)加强基层护林站建设和管理为了确保我镇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提高护林员护林积极性,我站定期召开护林员会议进行培训,落实管护责任,对护林员进行了全面考核,聘任,签订管护合同,规范护林员巡山管护行为,实行逐月检查考核、评比,使林区达到“五无一满意”。(3)强化森林资源管护,确保森林资源安全①大力宣传林业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彻底杜绝了“五乱”现象的发生,调解处理各类纠纷5起,配合县执法队处理非法采石4起,处理野外用火6起,森林火灾发生率和林业案件实现了双下降,确保林区社会治安稳定。②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我站大力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杜绝了野生动物乱捕滥猎现象的发生。3.森林防火工作(1)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森林防火工作,并成立了森林防火指挥部;组建了一支30人的半专业扑火队伍;及时检查补充防火装备和物资。(2)各村也成立了防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160人左右的义务扑火队伍。制订了防火应急预案及防火值带班制度,确立了值班人员,确保24小时防火信息畅通。(3)加大宣传力度,全镇累计书写标语18条,组装森林防火镇级宣传车3辆,村级8辆,摩托宣传车60辆,镇政府利用宣传车和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切实增强了全民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把森林防火真正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4)水利方面按照“定目标、分责任、严考核、重监管”的要求,细化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镇村两级主官为河长,镇科级干部担任联村监管员,村组干部和护林员等为村级网格员的分级包抓、分片负责的工作机制。因河施策,制定完善了《瓦房口镇一河一策方案》、《瓦房口镇河道巡护工作制度》、《瓦房口镇河长制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河长制提供了基础保障。取得的主要效益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6754亩、粮食总产5800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1500亩;2.精准发放了各项涉农惠农资金: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共计3465户14159.68亩、849580.8元;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共计106079.75元;发放中药材产业奖补共计145户659.3亩197370.00元;发放特色产业奖补共计44户74.3亩22290.00元;发放农机购置补贴共计1户800元;完成改厕685座,改厕任务完成率达到年度任务的115.7%;以完成扩大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为有效抓手,完成了全年的目标生产任务,同时创建了3个村200亩的县级示范区.全年共栽培301.3215万袋,产出干耳约22万斤,产值达800万元。对瓦房口镇现存栏的生猪14690头,牛存栏13头,羊存栏271只,家禽存舍9301只,全部免疫到位,密度均达到100%。与强免同步加挂耳标,挂标率达到100%。年出栏生猪65000头,家禽232500只,新发展家庭农场市级3个县级5个,合作社市级2个县级3个,2023年度瓦房口镇养殖业产业奖补共331户补助1302050元,生物安全建设共53户补助1298666元,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补助8户53万元。7.累计巡河1260余次,发现各类问题32个,现场整改20个,交办整改12个,“以巡促改”效果明显。协调水利、环保、公安等部门,加强对河道电鱼、毒鱼、的宣传和巡查,严厉打击河道采沙行为。一年来,开展联合巡查8次,劝诫12人次,没收捕鱼工具4件;扎实推进“散乱污”治理。封闭排污渠2个、清理河道56公里、设置入河路障16余处,发动公益岗、党员干部等,对镇村水源地,河道漂浮物及河岸垃圾进行清理,确保水面整洁,全年开展集中活动42次,专项活动22余场次,辖区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明显,河道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比较滞后,新型经营主体在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二是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不强;三是农业项目建设相关资料还要继续完善;四是大棚木耳种植管理还需加强。四、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提升工作作风。严格压实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期谋划,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并处理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所盼。二是进一步挖掘工作特色。做好工作谋划思考,提升干部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要求和标准,在日常工作善于总结,积极提炼工作经验和工作特色。五、下一步工作计划:虽然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党委、政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不够经常,个别同事对新的政策规定研究不够,对新的工作方式、方法把握不够精准;二是资金、人员不足,有些工作稍显滞后。如各村反映的森林防火宣传喇叭不够、防火防汛物资配备不齐等。由于人员不足,一人多岗,存在工作中顾此失彼的情况。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各项服务水平、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持续抓好防汛防火,为瓦房口镇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贡献农综力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