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汉滨区恒口镇余岭民族小学

汉滨区恒口镇余岭民族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29 17:31
单位名称 汉滨区恒口镇余岭民族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汉滨区恒口镇余岭村
法定代表人 何鹏
开办资金 76.2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试验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0.53万元 70.8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6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举办单位。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恒口示范区(试验区)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基本情况:现有六级6班,在校学生115名,专任教师8名,其中大学本科学历5人、大学专科学历3人。(二)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入学、毕业典礼、入队等仪式教育,促进校内常规德育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特色化。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定期评选“文明学生”“美德少年”“阳光好少年”等。有学生65人次获得各类奖项;高度重视“音体美”教育,依托课程体系设置,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学生文体竞赛活动,举办两季运动会和艺术节,学生兴趣浓厚,有210人次在各项活动获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秀率达15%,良好率达30%,合格率达到95.3%;春季质量调研中,9门学科合格率达到80%以上,优秀率达到45%以上。组建特色社团,学生活动参与率达100%,社团成员有35人次在区级篮球、乒乓球、书画竞赛中获得奖项;落实“两操两活动”,坚持开展每天1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三)教师素质:教职工精神面貌大改观、作风大转变,积极撰写学习体会16篇,评选表扬“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4人,激发教师潜心教书、精心育人的工作热情。全年无违反师德行为;持续开展“三笔两画(话)一技能”基本功训练和课堂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累计42人次积极参加网络培训和继续教育。(四)特色工作:顺利通过陕西省“316工程”高质量发展评估验收和优质均衡发展及“市级平安校园”复验。管好、用好“八室一部”,完善各类档案资料,强化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的创建,确保我校顺利通过市级验收评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每周开设1节劳动课;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拓宽普法教育渠道。92名学生积极参与宪法小卫士学习活动,占比80%,人均成绩达到86分。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服务恒口镇余岭村、月坝村、棋盘村3个村24个组,865户3500余人。为辖区初中输送合格毕业生24名。发放脱贫户家庭学生生活补助7000元(28人次)、爱心助学金5000余元(10人)、学习用品及图书等5000余元(30人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困难,无一学生因贫辍学、失学。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学校师资力量、业务水平需进一步强化和提高。二是师生读书活动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学校管理水平不够规范,教研力度相对滞后。(二)改进措施:一是积极向上级申请增加音体美专业教师,同时加大网络研修和岗位培训,努力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二是制定师生读书活动实施方案,定期开放学校图书室,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对读书型教师、学生、家长予以表彰奖励。三是把建章立制的“硬”与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完善规章制度,定期开展评比考核。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讨活动,建立研修奖惩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教研工作的积极性。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将教育工作当作终生事业追求的理念,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服务意识,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落实“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办学思想,有序推进学校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音体美教学师资配备和规范化教学管理。(三)认真做好“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提升服务意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