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柞水县> 柞水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柞水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4-03-29 17:31
单位名称 柞水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主要负责地质环境监测等相关工作。
住所 柞水县临河路10号
法定代表人 程鹏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柞水县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78万元 29.8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柞水县地质环境监测站紧紧围绕“人盯人防抢撤”工作要求和地质灾害防治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各项措施,扎实有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能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认真执行本单位的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提前安排部署,落实各级责任。提请县局印发了《商洛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做好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督促指导各镇(办)人民政府、自然资源所尽早行动,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组织召开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了重点防范区域和防范时段。及时更新了“柞水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网格化管理图”“地质灾害人盯人防抢撤一览表”,做到了责任到人,调度便捷。(二)、全面巡查排查,及时发现隐患。汛前会同地环股、自然资源所、技术支撑单位组成排查组,对辖区隐患点,临坡临崖的人口密集区、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移民搬迁安置点、工地等场所进行了全面排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按照巡查制度,每轮降雨期间对隐患点、群众房前屋后、危险斜坡等重点部位进行巡查,确保安全。全年累计开展地质灾害巡查排查189余次,新发现认定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三)、实时监测隐患,及时发出预警。适时召开监测员工作会,培训隐患点群测群防知识,发放监测记录本,兑现监测员补助,织密织牢群测群防网络体系。14处专业监测、27处普适性监测点运转正常,安排专人24小时紧盯监测预警系统,狠抓设备在线率,降低虚警率,行政管理、技术核查、监测员多方配合,及时处置设备预警63次,充分发挥了“人防+技防”作用。(四)加强培训演练,提高防灾意识。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和演练,邀请平战结合技术支撑单位,到镇(办)对隐患点监测员及地质灾害防治干部进行培训。以“4·22”世界地球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6·25”土地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以布置展板、散发宣传单等方式,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政策法规,以及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等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全年累计宣传培训74场次,参与人员3485人次,发放各类图册、读本、宣传单13000余份,开展地质灾害预案演练、临灾避险演练74处,参与人员5416人次,实现了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100%全覆盖。(五)严格项目管理,强化过程管控。凤凰山滑坡、王家院子滑坡等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于2023年6月7日通过市级验收;花园沟滑坡、史家沟滑坡和龙洞湾崩塌治理工程全面完工,正在组织专家进行初步验收;扎实做好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储备入库工作。按照局务会安排,我们提前行动,积极推进瓦房口马家台滑坡、小岭赵湾滑坡等工程勘查、可行性研究和施工图设计工作,如期完成项目申报入库工作,可望争取治理资金1200余万元。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我们全面巡查排查,及时发现隐患。汛前会同地环股、自然资源所、技术支撑单位组成排查组,对辖区隐患点,临坡临崖的人口密集区、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移民搬迁安置点、工地等场所进行了全面排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按照巡查制度,每轮降雨期间对隐患点、群众房前屋后、危险斜坡等重点部位进行巡查,确保安全。全年累计开展地质灾害巡查排查189余次,新发现认定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应急装备短缺。公车改革后,地质灾害缺乏应急车辆,突发地质灾害时难以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工作。(二)防治经费短缺。我们争取的中省防治资金,仅仅是部分补助资金,县级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短缺。四、整改措施:(一)、向上级主管部门积极争取增加应急装备的配备。(二)、积极向县级争取防治配套资金。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持续排查,不留风险隐患。持续加强巡查排查,在汛后对辖区内所有隐患点、人口密集区、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移民搬迁安置点、工程建设场所等进行全面排查,对巡查排查中发现的隐患点及时处置,落实防治措施和监测员,并配合镇办政府做好“人盯人防抢撤”工作,全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强化值守,做好预报预警。继续做好非汛期的市、县地质灾害值带班工作,密切关注天气、雨情情况,接收处理各种防灾信息,确保信息上传下达畅通。及时处置预警信息,对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落实好“人盯人”防抢撤机制,配合当地政府做好临灾避险相关工作,确保有效发出预警信号,有序组织群众撤离。(三)继承创新,做好点面双控。按照《陕西省关于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地质灾害风险区管控清单、转移避险人员清单和“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责任体系,并将秦岭范围内沟口构、建筑物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出的结果纳入“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控清单。全面继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与运行工作基础和经验,推动地质灾害防治重点由“隐患点”向“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转变,点面结合统筹部署和开展防灾救灾工作,提高基层地质灾害风险防控能力,减轻地质灾害风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