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为目标,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3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一)强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一是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认真落实全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十三条措施和全市十五条措施,抓组织强支撑、抓项目促发展、抓示范促提升、抓管理促规范,全面推动村集体经济扩面提质增效,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壮大的良好发展格局。二是全面完成了2022年度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和政改年报、农经年报工作任务,系统上报率达到100%。(二)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指导服务工作一是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障流转双方权益。二是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遗失损毁补发换领工作,共涉及4个镇185本。三是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考评工作,重点围绕仲裁队伍建设、仲裁经费保障、仲裁宣传、案件调处、工作制度创新等相关情况开展调研评估,完成了全部14个项目的调研评估资料的准备工作并给市上报送。五是根据省市工作要求,扎实做好不动产登记与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有序衔接,及时给区自然资源局拷贝移交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资料,并双方签字盖章确认。(三)大力培育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一是立足指导、扶持、服务、规范的职能定位,将工作重心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向量质并举,促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二是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3次,参与培训人员18人次。家庭农场培训2次,参与培训人员6人次。(四)积极推进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区建设。一是2023年6月20日,全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推进会在我区顺利召开,我区进行了交流发言,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我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利民农资自选超市、齐垂孝家庭农场、油坊村等点位。同时接待礼泉县农业农村局一行30余人来我区参观学习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并得到高度好评。二是按照省农业农村厅陕农便函2023(728)号《关于深入推进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已上报文件宝陈农字〔2023〕39号《关于上报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工作中期评估的报告》,完善试点实施方案、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为我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三是组织开展了全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调研活动,调研对象包括承担社会化服务工作的相关镇(街)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负责人等,掌握了解目前我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炼总结出了下一步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好的建议。完成区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建设,录入社会化服务主体37家。四是在陈仓区利民专业合作社建成陈仓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成立陈仓区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引导全区社会化服务组织抱团发展。同时农服广场微信小程序已完成开发,正式投入使用。(五)全面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一是扎实开展合同专项清理。二是开展村“两委”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区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关于开展村“两委”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通知》(宝陈农发〔2023〕105号)。审计工作结合区情实际,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区级进行业务指导,由各镇街组织实施,聘请第三方审计公司对所辖村进行审计。截止目前,157个村均已完成了审计工作,审计资金总额为123471.83万元。(六)稳慎推进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工作。一是按照区农业农村局与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要求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开展宅基地审批和管理政策宣传,落实镇街属地管理责任。二是稳妥处置宅基地信访工作,接待来电来访,政策咨询等14例,协助区执法大队现场调查宅基地信访件1例。三是开展农村宅基地申请审批情况统计,全区申请数3宗,涉及人口11人,申请面积1.1亩。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全年共争取上级资金585万元。其中2023年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发展项目185万元(合作社140万元,家庭农场45万元),社会化服务400万。2、2023年陈仓区157个村集体经济预估收益总额7425.96万元,全区村集体经济预估收益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10—50万元的“较强村”达到139个,占比88.5%;50—100万元的“富裕村”村达到7个,占比4.5%;100万元以上的“示范村”达到11个,占比7%。3、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印发文件《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宣传工作的通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印发文件《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宣传工作的通知》,我区适度规模流转涉及新型经营主体116个,共流转面积81500.21亩。完成了全部14个项目的调研评估资料的准备工作并给市上报送,全部通过100分。4、今年全区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占年终岗责目标作务10个的350%;创建市级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市级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累计农民专业合作社595个;新增家庭农场72家,占岗责目标任务15个的480%,创建市级家庭农场5家,占岗责目标任务2家的250%。累计家庭农场共186个。5、全区共收集登记合同6421份,其中口头合同698份,占比10.87%,已审查合同6421份,审查进度100%,审出问题合同5709份,问题合同占比88.91%,整改问题合同4942份,整改进度88.5%,追缴合同欠款金额1.55万元,向有关部门移交问题线索2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工作作风不够深入,下基层调研次数少,一般性指导多,点对点2、农经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在人员少,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存在中心工作和常规性工作打架现象。(二)改进措施:1、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2、稳步推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执法检查;继续治理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四、2024年工作计划1、是全面推进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区创建工作。2、是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3、是加强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建设和指导,完成市区两级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的创建工作。4、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服务与管理,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扎实做好矛盾纠纷调解仲裁工作。5、是积极完成局里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