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全市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业务范围:普通干线公路路政和市辖区(汉台区、南郑区)道路运政(含城市客运)、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地方海事行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邮政快递业等领域执法工作。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兴汉路东段 | |
法定代表人 | 罗勇 | |
开办资金 | 2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75.29万元 | 760.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执法质效稳步提升。实施交通运输执法领域七项攻坚行动,累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74件,结案率100%,办理12328投诉994件,办结率100%。(二)执法保障不断增强。城固南沙湖海事业务楼以及市级交通综合执法管理信息化系统两个重点项目建成并投用,双双荣登全市二季度交通建设项目“红榜”,实行违法案件调查取证、文书制作、电子签名确认、缴纳罚款等“线上办理”,搭建了“指挥调度中心+移动执法APP+执法终端”三位一体执法新模式。(三)安全形势保持稳定。紧扣春运、油菜花海节、重大专项活动、重要节庆等关键节点,组织实施了交通运输执法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重大专项活动维稳安保、违法货运集中整治、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四)行业监管精准发力。常态化开展重点水域巡航、辖区渡口监管、涉客船舶检查和水运企业“集中会诊”服务,雷霆出击向红寺湖水域违法砂船果断亮剑,查办案件6起。与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健全各项工作机制,推进寄递渠道安全保障、联合检查和市场秩序整治,积极推进快递进村“按址投递”,查办邮政快递业案件10起,持续提升行业治理能力。(五)质监执法规范严细。重点对建设项目质量安全体系、质量安全行为、重点人员履约情况等进行执法检查,通报4起交通工程典型案例,推动各方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六)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动态调整行政执法权责清单352项,配合市行政审批局完成400多艘船舶检验及前置性审查,完成“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47家次,及时处理12328投诉994件,回访满意率98%,组织约谈出租车、危货企业,加强源头管理,优化运输市场秩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3年,支队上下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在实施专项行动、治理行业乱象、维护安全稳定、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聚焦聚力,为服务群众平安便捷出行和我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执法力量。实施超限超载联合治理、道路运输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化“一路四方”联勤联动机制,查处超限超载156台次,监督卸货1600余吨,依法取缔路域“顽疾”,查办路产路权案件8起,及时封闭严重安全隐患的平交道口10余处;开展道路运输“打非治违”、源头治超巡查整治90余次,纠治174起道路运输违规经营行为,查处非法营运、违规网约车30辆次、出租车32台次,处罚危货企业7家、维修企业2家,优化了交通运输市场秩序;配合市交通局分赴5个县区开展水上交通隐患摸排,集中整治城市公交车运营安全,封存30余辆电池老旧存在重大隐患车辆,累计消除安全隐患356处,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执法环境;开展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检查48次,督导整改质量和安全隐患334条,立案调查6起,对1处危桥改建工程实施轻微违法免罚,为打造“品质工程”保驾护航。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1)近年来,受疫情和新业态等因素冲击,传统客运行业客流量大幅减少,运输行业经营普遍比较困难,不稳定因素增多,行业风险凸显,新媒体发展迅速,全民监督成为常态,一旦出现执法矛盾冲突,极易引发负面舆情。(2)缺乏交通执法的专业型人才,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偏少,执法队伍来源复杂,参加学习培训不够,队伍整体业务素养还不够高;整治顽瘴痼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办法不多,解决重点领域执法难点堵点、更好地服务行业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本领还有欠缺;监督执纪不够有力,主动下沉不够,服务效能和办案水平有待提升。(3)市县交通综合执法机构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行业管理单位的职责边界划分仍不明晰,水上交通运输事业等职能移交不到位,属行业监管单位承担的职责依然由执法队伍实施,一定程度影响了末端执法效果的充分发挥。2、改进措施(1)在我市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面临的形势,改进执法方式,将更多便民为民服务和柔性化举措融入到执法工作中,坚持宽严相济,积极推进服务型执法,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交通执法的满意度。(2)要坚持政治业务全员轮训和日常学习相结合,组织开展交通执法领域法律法规专题培训,鼓励和支持执法人员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采取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庭旁听、录制法治微视频等形式,提升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开展工作的能力水平;加强执法模拟训练、执法信息系统、新型执法装备应用训练,适时开展执法全过程现场观摩、执法技能比武活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纪律严明的新时代交通执法铁军。(3)细化完善权责清单,进一步厘清行政执法与主管部门、行业单位的权责边界和工作关系,加快建立与行业管理机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形成违法线索移送、联合执法检查、举报投诉受理、执法信息共享的良性互动局面,着力构建行业内部“职责明晰、衔接紧密、协作有序、运转顺畅”的综合执法运行机制。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切实提升站位,探索务实高效执法新格局。要围绕打造生态城市、建设交通强市和综合交通枢纽中心等战略目标,实现执法工作“‘传统’向‘智慧’、‘粗放’向‘精准’、‘任性’向‘规范’、‘管理’向‘服务’、‘注重处罚’向‘注重效果’、‘单打独斗’向‘联合执法’”六个转变,把执法与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形成闭环管理,服务交通运输市场发展。(二)紧盯顽瘴痼疾,全力增强交通综合执法质效。依托交通综合执法信息化平台,全面推广应用“互联网+执法”移动终端,探索构建执法新模式。聚焦重点领域,突出源头治理、路面执法与末端执法相结合;加强部门联勤联动,建立“就近支援、资源共享、协同办案”工作模式;探索网约车新业态监管手段,强化执法取证,推行平台公司+网约车共治,探索实施“一案双罚”,加大出租车违规行为和“黑车”非法经营整治和曝光力度,注重降低行业投诉率,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服务满意度。(三)聚焦重点难点,有效提升行业执法监管水平。实施交通工程质监“强基”;实施水上交通安全“护航”;实施邮政快递服务“提质”;实施行业绿色生态“防污”。(四)紧扣主责主业,守牢安全执法监管红线底线。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度,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切实抓好检查对象整改闭环管理。要围绕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统筹抓好交通运输执法保障,切实做到安全检查、企业督导、值班值守、专项整治、应急处置、执法服务“六到位”。(五)深化法治建设,不断提升执法质量和公信力。在健全制度规范、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推动指导督导等方面下功夫,巩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成果,严格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两规范一禁令”,综合运用说理式执法、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规范执行免予处罚及减轻处罚事项清单,确保执法刚柔并济、文明规范,为交通运输市场主体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六)借鉴“枫桥经验”,持续优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要继承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正确把握执法与服务、处罚与解忧、刚性与柔性、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加强执法事中事后监管,把精准执法、主动普法、优质服务贯穿于行业治理的各环节,把安全风险、信访风险、法律风险的排查、化解、管控作为重要的基层基础工作,确保“矛盾不上交、执法不松懈、普法不缺位”。(七)拓展思路格局,开创交通执法事业新局面。创新完善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工作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扎实做好执法改革“后半篇文章”,在改革发展中彰显队伍价值和奋斗精神,全力以赴护航交运市场、项目建设、平安发展、优质营商“四个环境”,为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中交通执法新篇章彰显铁军担当。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3月被市交通运输局评为“2023年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2024年3月被市交通运输局评为“2023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暨‘百日安全行动’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