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阴县> 汉阴县教学研究室(汉阴县电化教育室)

汉阴县教学研究室(汉阴县电化教育室)

发布时间: 2024-03-29 16:54
单位名称 汉阴县教学研究室(汉阴县电化教育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师培训及课程开发等相关工作;管理指导全县电化教学工作。
住所 汉阴县城关镇红学巷12号
法定代表人 刘玉红
开办资金 131.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阴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9.54万元 61.0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12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浸入式”教学研究渐显成果。全体教研员本学年深入南北山区、川道学校开展“按需送教送培”“定点学校帮扶指导”人均30次以上,深入到教研组30余次,指导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教学研究,学科教研员平均听评课60余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学科交流研讨活动25余次,其中,幼教阶段开展学科研讨活动4次,中小学阶段开展学科研讨活动22次。部分教研水平薄弱校、教学能力滞后教师在持续跟进、督导中,提升明显。为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的宣传力度,构建教师发展平台,推进教学改革进程,本学期开通了汉阴县教研室公众号,共发布教研动态20余条。(二)积极筹办了全县质量分析会议。组织义务教育阶段期中、期末学科教学质量监测考试与分析4次;对我县10所初中和40所县直学校、镇中心校及完小的3-9年级进行了音乐抽测,美术进行素质检测,使教学质量监测真正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三)加强作业研究,推广分层作业。以涧池镇东岳小学和双河口镇中心小学为试点学校,各学科作业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作业质量大幅度得到提升,同时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加强各学科作业研讨力度,重点研究作业的育人功能、数量控制和科学设计等,教师作业设计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分层作业研究的模式下一步将在全县进行推广。(四)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程。2023年心理研究中心指导各校认真落实国家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统筹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设以互动和体验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确保每班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每学至少要开展4节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或心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围绕各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等方面内容,进行理论探讨、调查或实证研究等,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水平,为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理论支撑。2023年举办了汉阴县首届心理健康教师技能大赛,多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成为省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骨干;汉阴中学、汉阴县初级中学、实验小学、恒大小学的心理工作案例及个人心理健康课程教案在陕西省第二届“阳光心灵与我同行”大展演活动中获得省级奖励;同时安康市首届心理健康教师技能大赛在汉阴县举办,产生一等奖2名,二等奖1名。(五)强化研训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贯彻国省市县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着力解决校本教研过程中存在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依托县域内三级三类骨干教师资源,通过“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到涧池镇中心小学、平梁镇中心小学、平梁初级中学、铁佛初级中学项目化推进,搭建协作区以及学校之间校本研修交流平台,促进校本研修工作提质增效;组织召开了中小学“有效教研活动”现场会,切实引领全县中小学教研活动规范化、序列化,提高学校教研活动开展有效性;组织好全县教学能手选拔活动及省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推荐培养工作,壮大我县“三级三类”骨干队伍,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六)加大阅读指导,强化阅读工程。坚持教研和阅读教育的引领工作新常态,举行了2023年教师线上读书会启动仪式;成功举办了校长读书分享会四期,阅读工程阶段性成果展示;开展全县中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评赛活动,举办全县中小学生“我的一本课外书”演讲比赛活动,大力营造家校书香氛围,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七)做实学科培训,搭建平台,促进教师素养提升。本学年,教研室以学科教研活动为平台,以教学需求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重点,以打造一支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的骨干教师队伍为初心,成功组织了2023年市级教学能手选拔活动和赛前选手培训活动,推荐29人参赛23人获得安康市教学能手称号,9人获得陕西省教学能手;小学语文学科推荐2名选手获得市级城区、乡镇学校课堂教学及教师素养双特等奖,1名选手获得1等奖;组织开展了汉阴县第二届保育员大赛,推荐参加市级比赛的4位教师均获奖,其中2名教师被推荐赴省参赛。成功举办汉阴县第四届民办幼儿园教学大赛活动,10名幼儿教师脱颖而出;组织教师参加安康市小学、学前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上报作品共50件,其中,获一等奖6个,获二等奖12个,获三等奖22个;安康市2023年中小学微课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中,两名初中数学教师在分别获得一、二等奖;成功的举办了“汉阴县小学数学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汉阴县小学音乐教学课例观摩研讨活动”、“汉阴县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活动”、“汉阴县小学英语教师素养大赛活动”,“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暨中小幼儿教师主题研修活动”;启动“2023年中小学城乡学习共同体(200人)引领行动;汉阴小学语文名师赴重庆参训、安康市第七八批学科带头人赴南通培训带队工作;组织参加安康市小学语文、科学专题培训4次,受训教师50余人次;协助安康市第四届成果评选及协办成果交流活动,组织活动参训人数超200人,我县小学课堂教学、论文获得一等奖7名,二等奖13名,三等奖15名,涵盖县直小学、幼儿园、蒲溪镇、汉阳镇、平梁镇;组织参加安康市第二届作业设计成果展,教研室、恒达小学获得活动特色组织单位。对全县中小学薄弱学校、学科、教师及2023年新入职教师跟进指导、帮扶,促进全县教育整体均衡并有效提升,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开展“2024年县级教学能手”选拔活动,不断壮大骨干教师体系。在大小赛事中为教师搭建交流教学经验、展示课改成果的平台,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助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通过教研员持续置身于基层学校,深入课堂,发现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和深层问题,在帮助教师解决问题中,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在常规检查和日常调研中,督查学校计划的实施情况并进行考核,促进了各校教育教研活动规范有效地开展,促使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常规规范化;三是立足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打造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对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人员编制、享受待遇、工作条件特别是经费保障等方面缺乏硬性规定。2.教研发展不平衡,城乡学校差异大,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二)改进措施:1.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人员编制和资金支持,确保工作提质增效。2.加大对基础教育薄弱学校的教研指导力度。教研员深入学校,蹲点调研,参加并指导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提高学科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立足实际,不断完善教研职能,优化教研内容,丰富教研方式,积极开展课改实验工作。二是推进校本教研、联片教研,促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各类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三是加强教研员素质提升工作。为教研员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促进教研人员加强自身修炼,提高研究能力,丰富专业智慧,真正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组织引领作用。四是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以新课程为导向,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不断提高研究的层次和水平,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和工作提供各种服务。五是完善教研室工作机制,修订教研室管理制度,形成职责明确、运转协调、制度健全、充满活力的工作新机制。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我室原开办资金131.60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净资产为61.03万元,与开办资金相比,减少了70.57万元。原因是:单位老旧设备较多,固定资产折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