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绿化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1、“绿色陈仓”建设、“渭河北坡森林屏障”建设、林业“三化一片林”项目协调、安排、设计、技术指导、检查、验收、汇总;2、全区全民义务植树安排、检查;3、重点区域绿化设计、技术指导及北坡森林公园重点项目建设;4、全区绿化树木巡查指导、管护;5、国土绿化的统计和信息反馈工作。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行政办公楼四楼 | |
法定代表人 | 张军霞 | |
开办资金 | 58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陈仓区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36.57万元 | 336.4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绿化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创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市级领导、机关干部和陈仓区干部群众在渭河陈仓滩区清溪大桥东段开展“互联网+”义务植树活动,栽植苗木3000余株。积极组织区城管执法局、各镇街、有关企业先后在辖区内已建成的义务植树基地上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动员全区适龄干部群众4800人参与植树、志愿服务、抚育管护等活动10余次,植树5000余株。2.高质量推进绿色生态陈仓建设。按照“突出重点、提升品位、彰显特色”的工作思路,聚力扩面增量、提质增效,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建设,深入实施城区、道路、水系、镇村绿化美化及渭河北坡绿色生态长廊建设,精心建设渭河陈仓滩区生态治理项目、S104省道绿化、正威北环路绿化、花带花海建设等一批精品绿化工程。全年完成市级造林绿化建设任务2.3万亩,完成绿色生态陈仓建设任务1.92万亩,栽植各类花卉苗木210.9万株,占全年任务1.8万亩,200万株的106.7%和105.5%,完成重点区域绿化面积2380亩,完成渭河北坡绿色生态长廊绿化面积4412亩。3.强化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对全区现有151株古树名木实行“一树一档一策”保护方案和管护责任制,完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与养护责任主体签订古树名木保护承诺书,落实开展常态化巡护和养护管理工作,夯实属地管理责任;通过手机短信、网络、宣传牌、宣传画册等多种方式,加大古树名木宣传力度,增强群众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组建古树名木专家库,对凤阁岭镇、香泉镇、县功镇和新街镇受损古树名木采取会商会诊机制,制定抢救性保护和复壮工作方案,及时开展保护工作,全力保障古树名木正常生长。4.强化绿化树木抚育管护。对S104省道、虢凤路、北门景观林带等重点区域、路段的绿化树木开展修剪、除草、涂白等抚育管护工作10次,管护巡查28次,现场勘察树木采伐、移植事宜14起,处理毁林案件1起、12345政务热线3起、树木倾倒损毁庄稼事故1起;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凤阁岭镇、拓石镇、慕仪镇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和绿化树木养护管理专业培训,提升一线管护人员专业技能和养护水平;对北门景观林带、渭河公园绿化提升等重点绿化工程悬挂树木标识牌,营造全民爱绿植绿护绿意识;拨付2023年重点绿化工程租地补偿费用和2022年基层单位、镇街管护经费。5.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落实”的意识,加快推进省级林业改革发展项目森林植被恢复项目,完成造林面积197.9亩。积极争取中央财政预算2024年省级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项目三化一片林建设项目、重点区域绿化补助项目、森林植被恢复项目;国家项目库森林植被恢复项目、渭河滩区生态治理城区段健身步道项目、重点区域绿化补助项目,做厚做优项目储备库,服务林业高质量发展大局。6.认真完成其它相关工作:一是按照区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反馈整改问题,及时制定巡察反馈整改方案,上报反馈整改报告,推动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化。二是向区财政局、省林业局上报2022年中省资金项目绩效考核表和自查报告,完成2022年中省资金项目绩效考核工作。三是按时向相关单位上报春季营造林、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建设、区级重点项目建设、生态之城美丽陈仓工作、全域治水三年行动工作、区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工作和局重点工作任务进度。四是对城区绿化管护巡查3次,下发巡查问题通知单3次;分解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工作任务,每月按时上报工作进度,助力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和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工作。五是兑付全区2023年花带花海建设补助费,拨付2022年春季重点绿化工程建设资金。六是迎接市级渭河滩区生态治理项目检查、市局2023年森林植被恢复项目地块复核,配合完成2023年度林长制考核、国家统计局统计执法检查、市局春季国土绿化检查和2022年中省投资项目检查等工作。七是向市局报送“我在植树现场”短视频5个,全年编发简报8篇,发布抖音宣传视频6条。八是按照局安排部署,积极动员干部职工参加“银河杯”马拉松志愿服务和周末“益起来”志愿活动,人均参与“双报道”活动4次。九是积极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开展ArcGis使用、PPT和短视频制作等方面的培训,参加国家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培训和聚焦“三个年”干部能力大提升业务讲学活动,不断夯实理论基础,持续提升专业技能。十是积极协助完成陈仓区2023年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和第六十二届秦西联防会议,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演讲比赛和系统运动会。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通过绿化美化,区域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彻底改善,特别是渭河滩区陈仓大桥绿化工程建成后,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又一好去处,受到广大居民好评。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力地促进了陈仓绿色经济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学习教育仍需加大力度。一是单位个别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不高,理论指导实践不够,“拓荒牛”精神和“钉钉子”精神欠缺,主动学习能力还待提高。二是单位技术人员在绿化设计、招投标、施工现场管理及抚育管护等方面的知识储备欠缺,不能较好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知识储备库亟需更新。2.绿化理念亟需转变。全区造林绿化起步早,进展快,造林绿化模式多为宽幅林带模式,体现我区本土特色不足,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的绿化工程景观成效基本得到巩固,但景观效果不佳,与打造生态之区、美丽陈仓的建设目标和广大群众优质的生态服务需求还有很大差距。3.古树名木保护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古树的保护、复壮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且古树保护是个长期工程,目前我区古树名木保护资金主要依靠财政投入,投入渠道单一,投入机制不健全,致使古树名木保护成效不明显。(二)改进措施:提高认识,更新理念,提升全区园林化建设水平。加强绿化队伍建设,从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园林造景、绿地养护等方面,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全员业务水平和能力,提升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高质量推进绿色生态陈仓建设。积极争取上级古树名木保护资金,夯实管护责任,强化日常巡查监管,确保区域内古树名木安全生长。四、2024年工作计划工作思路:围绕“陈仓崛起”总目标,以推动林长制,实现林长治为目标,推动国土绿化持续扩面提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升,夯实绿色生态基础,筑牢绿色生态屏障,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抓牢业务重点,夯实生态基底。一是牵头协调8个区级部门和14个镇街完成市级国土绿化建设任务。二是完成2024年绿色生态陈仓建设面积0.83万亩,植树115万株。三是持续推进渭河陈仓滩区生态治理项目建设,对虢蟠大桥东侧、清溪大桥两侧滩涂湿地进行绿化提升124.4亩,打造堤固、水清、路畅、岸绿、景美的渭河生态景观。四是对凤阁岭村、宁里巴村等4个村庄开展庭院、村庄、路渠、水系绿化美化提升460亩,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五是对虢蔡路沿线进行绿化美化,完成绿化长度7公里,绿化面积78亩。六是继续加大花带花海建设力度,对重要节点路段种植月季、福禄考等宿根类花卉,因地制宜栽植彩叶、开花等彩色乔灌木,完成建设面积167.5亩。七是持续实施渭河北坡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对裸露陡坡、陡崖、沟壑进行立体治理,完成建设面积2820亩。八是在渭河滩区组织开展“互联网+”义务植树活动,提高干部群众爱绿、植绿、护绿、兴绿的生态文明意识。九是加快推进渭河滩区生态治理城区段健身步道项目建设,补齐健身设施短板,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体系。十是持续完善古树名木保护制度,强化日常保护管理和监管,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全面保护好区域内古树名木,弘扬森林文化。十一是全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做好项目筛选储备,推动更多项目纳入中央、省市项目盘子;对投资计划已下达的项目,及时落实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2.抓紧管护工作,筑牢生态屏障。一是将绿化树木管护纳入林长制工作大局中,与镇街联建共建一支集森林防火、抚育养护、资源管护为一体的专业队伍,充分发挥“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协作机制作用,对毁林、非法占用林地等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全面确保林草资源安全。二是健全管护巡查制度,加大巡护频次和力度,填报管护工作台账,及时反馈解决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三是不定期督促指导各施工单位和各镇街做好绿化树木的抚育管护工作,加强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的监测和防控;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镇街养护工作进行指导跟进,全面巩固绿化成效。四是对各镇街分管领导、林业员、管护人员等开展树木抚育管护、古树名木保护和病虫害防治培训2次以上,增强相关人员管护技能,切实提高管护标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