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王益区> 铜川市王益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

铜川市王益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16:52
单位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收取本级企业国有资产收益,贯彻实施国企财务制度,执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拟定执行政府与企业分配制度和办法。组织实施国企清产核资,资本金权属界定登记;根据区政府授权,依法代表区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监管区属企业的国有资产,加强国资管理等工作。
住所 铜川市王益区柳堤路9号
法定代表人 张幽
开办资金 1.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王益区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1万元 1.51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国资中心在区委区政府及区财政局的正确领导下,聚焦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总目标,着力促改革、强监管、严党建,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截至6月底,我局监管企业共17家,资产总额14.8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08万元。现将2023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2024年工作谋划汇报如下: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坚持党建领航,政治建设全面加强。一是做大党建格局。结合区属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在监管企业内成立了3个联合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政治引领作用不断强化。二是做优党建引领。落实落细“第一议题”制度,推进党的领导融入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17家监管企业全部完成“党建入章”。今年以来,联合支部共组织理论学习35次,完成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党史学习教育等各类专题会议18次,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做实清廉国企。制定印发《监管企业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打造了2个清廉国企试点,深入开展廉洁文化“六进”活动,观看廉洁警示教育片,开展“廉洁读书活动”、组织“清廉益财·护航行”展览,凝聚清廉国企建设共识。(二)加强国资监管,现代企业制度已具雏形。一是优化监管机制。聚焦企业资产监管、处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研判,精准施策,出台《监管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暂行规定》《监管企业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签订了“2023年度目标责任书”,织紧织密推动企业发展的保障网。二是抓好重点领域专项监管。关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各类风险防控能力建设和内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对监管企业重点行业领域进行督查,督促企业落实重大危险源和安全隐患监控治理措施。同时,对2021至2022年企业专项资金及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资金开展检查,重确保专项资金用到位、出成效。(三)提升运营质效,国有资本社会效益得以发挥。一是抓牢项目建设“牛鼻子”。发挥国有企业公益作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重大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设、果园防灾减灾防雹网建设、冷链运输体系建设等项目稳步推进。二是加快盘活存量资产。通过盘活全区6000个公共停车位30年特许经营权,争取政策性融资资金1.39亿元,有效破解国资国企融资难题。三是探索建立“政府引领+平台公司+产业基金”运作模式。为发挥基金在招商引资、聚合社会资本、助推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经前期多方调研对接,结合我区国资国企现状,设立规模2个亿,首期投资规模1个亿的王益区产业投资基金,以充分发挥区属国资公司的资源和资金优势,引导国企助推产业带投、引投效应。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走公开招标流程。二、存在的问题2024年,区国资中心将以推进国资国企综合改革为基调,培育国有企业发展新动能,构建国有资产监管新模式,形成国有资本发展新格局,努力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一是积极推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研究出台《王益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我区国企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对改革重点任务清单式推进,台账化管理,确保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各项任务有序推进。二是发挥基金招引效应。按照“以投带招”工作思路,导入优势产业资源,以专业化投资运作方式支撑重大产业化、先进、高端项目落地进一步夯实财源基础、优化财源结构,提升“造血”能力。三是修订完善企业工资管理办法。根据国资监管需要,提请区政府修订完善《铜川市王益区区属国企人员聘用及工资管理办法》,重点对企业工资总额进行修订完善,建立与企业特点相适应、更具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的工资总额管理机制,进一步发挥薪酬分配激励作用。四是实施监管企业整合重组。按照产业相近、业务类同的工作原则,通过股权及相关资产合并的方式,将17户子公司合并重组为文化旅游招商、农林水、资产管理等7个类别,使企业功能定位更加精准、主业主项更加突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