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三原县> 三原县城乡市容环境管理局

三原县城乡市容环境管理局

发布时间: 2024-03-29 16:51
单位名称 三原县城乡市容环境管理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城市美化提供管理保障。依法实施城乡市容环境综合行政执法。负责广告设置管理、垃圾处置与城市规划监察;收取占道、挖掘、卫生费等。
住所 三原县人行大街中段
法定代表人 李大智
开办资金 20.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三原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81万元 10.1万元
网上名称 三原县城乡市容环境管理局.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县事登局: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致力于高质量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并严格按照“突出重点、示范带动、注重实效、务求成果”的原则,聚焦城区市容环境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并通过打造示范路段临履大街,以点带面、强力推动,使我县城区市容环境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全面提升了城市品质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了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使市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现结合单位实际,就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工作开展情况(一)多措并举,提升城市容貌一是文明执法,科学管理。对示范街区临履大街的店外经营、车辆停放、广告牌匾设置、绿化苗木管护、市政设施管护、各类网线整理、日常清扫保洁和环卫设施设置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治,高标准推进整治任务全面落实。二是设置岗亭,靠前执法。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管理定点值守和靠前执法的工作要求,及时解决重点路段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三是增添设施,提升容貌。先后同沿街各商户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3000余户,在城区各主要街道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500余处,整治各类店外占道经营200余起,清理各类乱贴乱画和乱拉乱挂500余起,在城区主要街道和公园广场安装灭烟柱264个,设置吸烟亭4处,升等改造新式公交站亭60余处,在城区各路段先后栽设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强制隔离桩1300余处,设立摆放环卫工具箱80余个,在城区各主要街道和背街小巷设置安装亮化指路牌146处,在城区池阳街、宴友思大街、东三路等路段和重点部位设置防腐木花箱30个,使城区的市容环境面貌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集中利用2个月时间,对城区沿街各类破旧破损和有碍观瞻的门头牌匾进行更换翻新100余户。投入5万元,对东三路沿街20余户门店的门头牌匾进行了统一设计、统一更换,使我县城区东出入口的形象得到了明显改观,城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四是规范夜市摊贩,助推夜间经济。按照省住建厅《关于印发<城市管理执法领域助力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局在桥北种子管理站门口首推夜间经济增长点,允许沿街各夜市和露天烧烤经营户在不影响通行,落实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的前提下,利用门前人行道空闲区域设置经营区,有序推动夜间经济。对夜间经营巡查中发现的一般性违规行为,采取柔性执法,以宣传教育为主,慎用处罚措施,激发市场活力,助力经济发展。截止目前,共在城区划设夜市和露天烧烤经营户共计60余户,有效助推了我县“夜间经济”。(二)全面整治,高标准提升环卫管理水平一是全方位加强清扫保洁力度。自环卫市场化运营工作开展以来,我局积极督促清尘公司严格按照“六无四净”标准,落实“四扫全保”实现了城区街道和过境道路清扫保洁全覆盖,清扫保洁率达到100%,城区机械化清扫率已达82%,车行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3%。二是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清洁。今年共清理城乡结合部、城区卫生死角垃圾20余处,铲除道路杂草30余次,出动洒水车、三轮冲洗车100余次,对城区主干道的雨水井箅及周边卫生进行了全面清理。出动环卫工50余人次,清理各类野广告2000余条(处)。三是全面加强公厕建设管理。在对城区17座公厕规范管理的同时,先后对7处固定式公厕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更换翻新地下排污管道和给排水系统,对外部构造进行更新亮化,并对5处移动式公厕进行更新换代。截止目前,5处移动式公厕更新换代已经完成,7处固定式公厕升级改造正在进行中,预计8月底全部完成。筑牢风险意识,强化市政设施维护管理一是更换照明设施设备。今年来,共投入22.8万元,对城区损坏的路灯及各类电器附属设施进行了更换和维修。二是做好管道疏通清淤。对全城各类检查井、雨水井、过街管道进行清理疏通,对破损检查井、雨水井进行了更换修缮,对南环路西延段渠北排水设施进行了抢修和清理淤泥。三是规范各类窨井盖管理。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两高一部”的4号检察建议,认真汲取“5.12西安市一男童掉进下水道失联”事件教训,我局积极开展了全城窨井盖综合整治工作。(四)规范治理渣土车,推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一是今年以来,我局积极联合公安部门规范整治各类渣土车辆,截至目前,共查处外域偷运和不按报备路线违规行驶车辆120辆,累计收缴罚款220万余元。二是我局在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的同时,积极完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投标活动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建筑企业信用管理,组织实施建筑市场行为专项检查。三是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管理措施,加大扬尘治理工作力度,不断提升建筑工地的管理水平。目前,我县城区共有各类大型建筑工地和招商引资企业建设项目26处。累计设置道路清洗设备23台,喷淋设备78组,降尘雾炮设备82台,均能规范进行施工湿法作业和落实出入工地车辆外观清洗。(五)落实民生项目,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今年以来,我局积极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打造县城宜人的空间尺度,带动推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一是不断完善路网建设,加快打通龙桥大街西段、规划一路西段、兴隆路东段;升等改造妇幼路、苍南路、西二路;对清林南路、明林新村路等一批背街小巷升等改造;对政府街、盐店街、健康路、南大街等破损人行道进行改造;并加固改造新龙桥,畅通城南与城北的通道。二是加快推进清河湿地公园延伸段整治,对丰原街、池阳街中西段等老化绿篱带进行改造提升。同时,建设东郊便民市场,以解决东五路晚间马路市场的占道经营,规范推进城区东部的夜间经济。三是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实施对市政公司楼主体、路桥公司楼主体、白鹿小区、城东区一期(广电局、老中医院、图书馆、邮政小区)4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完成后惠及居民1000余户。目前存在问题一是我县临履街示范街创建效果还不明显,对照市上的整治标准和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二是在我县主城区“环境大整治、管理大提升、形象大改善”整治活动中,我单位虽然凝心聚力狠抓整治管理,但部门的联动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同时,个别单位对整治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积极从源头上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日常管理的科学长效机制还不够建立健全,整治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个别街区仍然存在反弹现象,常态化巡查管理要求落实还不到位。四是投入力度不够。对照市上的整治标准,我县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在示范街的创建打造方面,缺乏大都市的规划设计水准,同市上整治的全方位更新换代相比略有滞后。三、2024年工作计划一是我们将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及新闻媒体,不断加强对广大市民的精神文明道德、社会公德、法制意识的宣传教育,对破坏城市环境的人和事进行曝光,切实营造“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县城是我家,人人都爱她”的良好氛围,通过各种途径深入持久的开展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全体市民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环境意识和法制意识,把人人关心爱护家园变成自觉行动。二是严格按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求,持续加大主次街道清扫保洁力度,继续抓好道路冲洗降尘不放松,强化城区道路机械降尘的长效机制,扎实做好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同时,加强对各类违法违规渣土车的规范治理,并联合公安交管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对违法违规拉运的渣土车进行严管重罚。要求各渣土运营企业定期对各自所属的渣土车司机进行约谈提醒,并加强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严禁各类渣土车不按要求审批报备擅自拉运或不按报备路线和规定行驶,严禁超高装载、沿途抛撒滴漏、擅自违法处置和随意乱倾倒等行为。三是持续加大对城市规划管控区域内各类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积极联合各相关镇(办)、县自然资源局、公安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集中开展违法建设整治工作,做到改一批、停一批、拆一批,将城市规划管控区域内的各类违法建设彻底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以高质量创建池阳大街“严管示范一条街”为契机,全力推动县主城区集中整治活动,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城市治理能力。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更多更好吸引外来投资者和企业商户来三原投资兴业,不断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城市管理执法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