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中心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新街村 | |
法定代表人 | 李红生 | |
开办资金 | 264.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陈仓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3.46万元 | 127.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中心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3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党建领航促发展,深度融合创特色。把党建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党建+”系列工作效果突出。党建工作与师德及教职工意识形态建设紧密结合:坚持“三会一课”及特色鲜明主题党日,支部书记及党员教师讲党课10次,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我为新小献良策”、“教育科研我能行”“聚焦课堂,争当育人标兵”等主题鲜明的主题党日活动;坚持党建带队建、党建促德育、红领巾与党同行等系列活动,党支部牵头开展中队辅导员思想业务培训3次,定期召开大队委会议,了解调查师生思想状态及对学校管理的建议和意见,打造根红苗正的少先队组织;紧抓第二批主题教育,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我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反思自我问题,建立台账,扎实整改,学校管理查摆问题4条,教师个人平均2条,对标对表,分析问题根源,挂号督办,现已全部整改到位。通过活动,全体教职工政治理论水平等到了提升,党性进一步加强,思想得到深度洗礼;积极开展支部书记与教师、班子谈心谈话,年内支部书记与班子成员、教师谈心10人次,切实解决了教师思想意识形态问题;年内学校获陈仓区党建工作优秀学校。2.对标问题重整改,优质均衡得保障。学校2022年已通过了市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验收,本年度对市级验收提出的3个问题,进行了挂牌整改,现已全部整改到位。同时为了高标准通过省级评估验收,我校在巩固整改成果的基础上,正在为骨干教师培养、教室桌椅、照明设施更换、信息化水平提升上努力奋斗;年内已完成了校园美化亮化、教室桌椅更换等系列工作。3.学校管理攀新高,双减工作结硕果。学校管理方面学校坚持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主要做法是:其一是“以人为本,细致入微”架设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情感纽带;其二是抓住细微处,注重职工思想意识形态工作,及时送上学校关爱,增加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其三“宽严相济”,制度管理,一视同仁,开展有温度的制度落实;其四是同伴互助,骨干引领,教育联盟搭建舞台,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创造条件;其五发扬民主,发挥师生主人翁作用;其六是扎实落实制度与决定,把以主人翁的态度落实各项工作摆在首位。2023年学校坚持落实“双减”政策,以学生的习惯培养为切入点,坚持作业革命育人、高效课堂育人、多彩实践活动育人“三位一体”的全面育人原则,加强学生五项管理,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精心打造“以学为主”的精品课堂,优化学生作业设计,丰富课后服务活动。“双减”工作开展成效显著:年内学校一篇作业管理案例模式获市级三等奖,一篇集体作业设计案例获区级一等奖;学校《聚焦学生全面发展办有温度的乡村教育》管理经验在全区基础教育报告会交流,学校“1+3+X”作业模式在全区基础教育现场会展出交流,《让青少年在劳动教育中“动”起来》双减工作动态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15篇双工作专题宣传在区“双减办”及教体局公众号刊发宣传。4.教育科研新突破,教学质量稳提升。教研层面学校坚持以生为本,注重细节;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注重课堂,提升效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镇及乡镇学校前茅,有28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区级以上奖项,其中省级18篇,学校获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设计及论文交流优秀组织单位;2个区级教研课题顺利结题。5.立足校情勇于创新,多彩德育立德树人。学校坚持计划性、序列化、实效性的德育教育,拓宽德育渠道,创新德育形式。将党建工作和德育教育、少先队活动、红色革命教育、国防教育相结合。以师生道德讲堂月开展、红色故事宣讲、红领巾讲党史等系列活动等形式为载体,开展多彩德育,全面落实了立德树人的目标。2023年12月学校六年级中队被区级优秀中队,2023年6月六年级学生白梓桐被评为宝鸡市新时代好少年,2023年11月学校被评为宝鸡市德育工作优秀学校。6.青教培养提师能,主题教育铸师魂。青教培养业务方面:师徒结对,迅速提升;四轮观课,加速成长;教育联盟,专业引领;“六个一活动”,提供舞台。青教培养师德方面:师德承诺,明确方向;育人故事分享,交流提升;主题教育,熏陶感染;体会分享,形成师德主流。年内教师获语文区级教学能手称号1人,区级以上优秀指导教师8人,6名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区级以上交流。7.信息教育更深入,数字校园有成效。学校建成了校园局域网、公众宣传平台、校级资源库;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研教改,坚持三至六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及电脑绘画、机器人编程等特色课程,大大提升了师生信息技术水平;年内学生机器人获市级以上奖项4个,区级8个;教师获取及以上信息技术奖项10个,一个2.0工程信息技术区级课题顺利结题。8.教育资助保民生,后勤管理保畅通。年内完成送教16次,下乡资助政策宣传3次,发放宣传资料50分;平台资助宣传5次,区级5篇,争取社会捐赠85000元,校内资助学生6180元;坚持“两免一补、营养计划”严格落实,让每位学生上学有保障。9.办学条件得改善,师生生活有保障。后勤管理的主旨是“服务师生,让大家找到家的感觉”;学校年内投资10万元改善师生小餐厅、亮化绿化校园环境;投资5万余元重新铺设教学楼一直三楼软化;投资3万余元优化学校水路及电路;争取捐赠2万余元在舞蹈室、报告厅、大接待室安装立式空调;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我们通过炊事员业务月培训、营养计划食谱月调整、召开师生家长代表会听建议及时整改、利用寄宿制特点开展内务整理、营养膳食、厉行节约教育等活动,后勤管理精细,社会反响好。10.安全管理网格化,教育演练经常化。学校坚持安全网格化管理,时间空间不留死角,责任到人;学校坚持安全周排查,建立台账,实行闭环销号制度;学校坚持安全节假日提醒及公众号宣传教育、周例会、周班会专题教育,安全警钟长鸣。一年来开展安全主题教育55次,安全演练10次;平台刊发安全教育宣传32篇;悄悄话信箱反馈问题49件,处理49件;开展留守儿童、心理特殊儿童帮扶17人,408次。全年平稳安全,未发生一起不安全事故。特色与亮点(一)聚焦全面发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1.把全面发展落实在课堂中,课堂学习展个性。学校努力构建“以学生学为主体,以尝试、探究、合作学习为主旋律”的生本课堂模式,目前“课前预习做铺垫、全员探究提素质、课尾展示显个性、当堂反馈看实效”的新小好课堂理念及初步形成。2.把全面发展落到细微处,多彩校园变乐园。其一是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学校结合师资及场地条件,学校确定了“1+X”的课后服务模式,实现了“五育并举提质增效”;其二是精彩纷呈的乡村少年宫。学校少年宫社团以“学得扎实,玩出名堂”为育人主旨,每年开展三期。活动项目多4类17个社团;活动参与率高,一个学生都参与,培养一至两项特长;活动形式多样,成果突出,连获陕西省优秀乡村少年宫,师生多次获国家级、省市区级奖项;社会反响好,学校乡村少年宫多次被宝鸡电视台、陈仓电视台专题报道被评为陕西省少年宫会员单位。其三减负提质增效的作业革命。学校以“习惯培养为切点”,以作业“是否对标单元及课时教学目标,反馈巩固当堂教学效果,实现作业育人”为原则,大力推行“1+3+x”作业革命模式,效果显著。其四是别具特色的科技综合实践和劳动教育。除劳动实验基地劳动教育外,我们的劳动教育和各类课程实现了跨学科融合,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环节,比如结合寄宿制学校特点,围绕床铺整理、洗脸梳头、宿舍环境自我布置、碗筷清洗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自立自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其五紧抓科技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学校坚持开设机器人编程、航模、科技创新培训专题课堂,邀请市少年宫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计算机编程语言与技巧、航模飞机制作与研究、科学探索与创新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各项工作成绩斐然,硕果累累。2023年在上级教育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校118名师生在区级以上各种比赛活动中获奖,市级9项,省级25项;学校集体获区级以上奖项13项:陕西省优秀乡村少年宫、陕西省教育教学学术论文交流优秀组织单位;宝鸡市语言文字示范校、德育工作优秀学校、健康示范校、体育特色学校;陈仓区2022年陈仓区影视教育优秀组织单位、2022年度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第三届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竞赛优秀组织单位等7项殊荣。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学校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薄弱学科,课堂教学还不够规范。骨干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专业化成长还有很大空间。教学楼设施简陋,线路老化,照明设施不达标。科技创新、综合实践开展不深入。四、2024年工作计划1.加大薄弱学科课堂教学培训,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提升体音美科学等教学质量;2.积极开展项目式学习尝试,以丰富的科技创新、综合实践活动,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3.加强教育联盟,邀请专家引领,培养一批区、市级教学能手。4.继续争取资金改善教学楼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总之,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坚持办有温度的乡村教育,为培养品德高尚、素质优良、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乡村少年而努力奋斗!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宝鸡市分会向新街镇中心小学爱心捐赠立式空调、可调节护眼桌椅等共计85000元;陈仓区关工委为我校困难学生发放500元助学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