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咸新区> 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发布时间: 2024-03-29 16:49
单位名称 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城市美化提供市容管理保障。建筑物外观管理、户外广告外观管理、道路环境管理、广场环境管理、交通工具密闭运输管理、文明施工管径管理。
住所 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永乐镇泾永二级路38号
法定代表人 杨光悦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22万元 0.0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0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持续加强执法力度。扎实开展违法运输、倾倒建筑垃圾查处工作,全年共适用一般程序处置违法事项25起、处罚30余万元,适用简易程序处置违法事项2起、处罚4000元;开展违法建设联合执法20余次,办结违法建设案件8起,行政处罚企业数量5家、罚款280余万元,其中责令停止建设1处,责令限期拆除1处,面积300余平方米。二是不断提升执法水平。制定印发《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方案》《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案卷归档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案件办理程序;不断优化在线政务服务,推出简易程序网上办案,全年累计办理180余起;加强执法公示,全年在各类网站公开公示行政处罚案件51起、公示典型案例26起;严格落实“两书同达”机制,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51份;深入开展案卷评查,全年共完成新区层面评查4次,2022年第四季度、2023年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案件评查荣获新区“优秀单位”。三是持续改善市容市貌。围绕违规开挖、占道经营、撑杆搭棚、户外广告等管理重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30次,取缔占道经营摊点4900余家,规范管理各类限时经营摊点3500余户,清理门前乱拉乱挂行为3100余起,杂物占道堆放2100余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984家,新增示范街区4条。四是严格整治违规广告牌匾。全年共受理户外广告(临时性)审批项目21起,门头牌匾备案项目295起,提供咨询服务130余次,发布各类公益广告40余条;累计拆除违法违规广告牌匾356处、违规道路商业性指示牌31处,排查户外广告牌匾设施安全隐患24处,清洗主次干道和重点区域道路两侧建筑物外立面、牌匾标识及楼顶外立面1000余平方米,户外广告设置和监管水平不断提升。二、社会效益情况:一是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制定印发了《2023年度泾河新城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宣传工作要点》,制作并投放各类宣传彩页、展板等宣传物品2507份,开展常态化宣传活动55次,开展“法治进校园”“法治进社区”等专项宣传活动26次,参与群众累计达到2万人次,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知法、用法、守法意识。二是深入整治餐饮油烟。将567家餐饮单位全部纳入管理台账,为5家1000平方米以上大型餐饮单位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现监测数据实时传输,推进新城餐饮单位油烟排放设备良性运转。三是深入开展停车秩序治理。针对乐华城、茯茶镇、崇文佳苑等重点区域,常态化开展停车秩序整治,催挪乱停乱放车辆4941余辆,张贴《违法停车告知单》676张;同时,在乐华一路(沣泾大道至瀛洲一街)、泾干三街(西段)、崇文塔四街、崇文环路等区域增设公共停车位4135个,有效缓解了群众“停车难”矛盾。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城市管理缺乏长效性。针对一些反复出现的问题,部门之间缺乏协作与联动,城市管理工作合力需加强。二是群众认可度还需提高。部分群众对执法工作存在一定的误解和抵制,给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三是隐患排查有待进一步深入。个别行业部门对自身矛盾风险隐患排查不实不细。整改措施:一是紧盯城市管理安全。围绕城镇燃气、道路运输、广告牌匾等重点领域,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积极营造稳定、有序、和谐的城市发展环境。建立健全重大节假日、雨汛期等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预警预防机制、联动应急处置机制。同时,进一步压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狠抓品质城市管理。积极谋划考核指标,在建筑垃圾综合治理及资源利用、流动摊贩专项整治、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城市管理示范街创建等方面持续用力,从各个层次、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规范和提升。同时,严格落实重点工作方面“一岗双责”,确保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底线工作持续稳定。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将坚持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主线,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十四五”重点任务,重点在大力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管理方面下更多功夫,努力在加快做优城市环境品质、提升综合执法效能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加快新城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保障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