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王益区水利水保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水利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与管理保障。农村水利政策法规研究;农村水利工程(规划/勘测/设计);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农村水利技术开发;农村水利工程基本参数研究,灌排水与供水技术开发,灌排专用机具研制,农村水利新技术示范推广;农村水利技术人员培训;农村水利(项目评估/技术咨询/项目管理) | |
住所 | 铜川市王益区红旗街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帆 | |
开办资金 | 3.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王益区水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5万元 | 3.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王益区水利水保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采取植物、工程等措施,统筹推进水土保持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现将2023年我单位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一)项目建设为切实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升区域林草植被覆盖率及覆盖质量,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我中心统筹各方力量,紧抓项目策划包装,有力抓好项目实施管理,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治理体系。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53万元,实施了铜川市王益区军台岭水土保持示范园工程,采用工程、林草、封育治理及其他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7平方公里。该项目于2023年6月开工,目前已完成投资230余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3平方公里。完成排水渠道352米,边坡挡墙62米,栽植行道树及补栽补植5000余株等。二是投资3974.72万元,实施了王益区漆水河孟姜女故里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项目位于王益区黄堡镇梁家源村、安村、文明源村、孟姜源村,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3平方公里。项目于2023年8月份开工,目前新建生产道路1.1公里,修建村庄排水渠800米等。三是今年以来,王益区农业农村、林业、自然资源等部门,齐心协力,狠抓各类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累计投入2363.08万元,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04平方公里。措施类型分别为:水土保持林109.92公顷,经济林54公顷,封育保护与封禁治理284.33公顷,其他措施355.8公顷。通过项目建设,我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改善土壤肥力和结构,生态支撑能力显著提高,生态屏障作用日益显现,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田产量逐步提高,河道泥沙含量逐年下降,基本形成“有水则清、无水则绿”的生态景象,河畔、绿地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二)强化管理一是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发改、财政、住建、交通、水务、农业农村等13家单位任成员的王益区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治理体系。二是为切实抓好项目建设,自项目建设以来,我中心精心组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全面跟踪各项措施进展情况,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进行纠偏,以保证关键节点工期符合总工期要求;三是始终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多次对项目现场质量安全进行实地检查,落实工程质量主体责任,提高全员的质量忧患意识,确保无质量事故发生;三是及时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合同》,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松劲情绪,增强忧患意识。在行动上加强培训、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力争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坚持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确保工程建设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隐患;四是严格实行项目资金财政报帐制。按照资金使用要求,配备专职财会人员,实行专人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合理。(三)预防保护积极开展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工作,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一是以每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利用新闻媒体、网络、横幅、LED屏等形式广泛宣传《水土保持法》《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等,讲解防治水土流失有关知识,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设立水土保持宣传牌、科普牌、讲解牌等40余块,让群众深入了解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依托遥感和信息技术,积极对水利部下达我区的4个扰动图斑进行核查认定,其中非生产建设项目1个,合规的生产建设项目2个,对1家不合规的生产建设单位及时下达责令违法行为通知书,目前已完成整改。三是结合“保护水源地水清岸又绿”行动,对沿河苗木进行修剪管护,对死亡苗木进行补植。持续深化“治管并重”思想观念,在狠抓治理的同时,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负责”的原则,及时落实项目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确保项目建成后“有人管、有法管,管得住、管得好”,使项目效益长期发挥。(四)夯实基础一是按照省、市要求,完成王益区2023年度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工作自评估工作,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确保顺利通过上级大考;二是积极配合省、市部门,完成王益区世行贷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示范项目前期踏勘测量及可行性报告编制,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四是积极开展项目策划包装,完成《王益区屽村门前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王益区黄堡镇周家村、罗寨村塬面保护项目》等前期工作,涉及投资余270余万元,纳入财政云项目库,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为我区生态环境改善注入新活力;五是王家河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园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正在进行公示,成为我区对外展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名片,在全省水利系统做到引领示范作用。。二、存在问题今年以来,我中心水土保持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王益辖区内支毛沟多且距市区居住区较近,易形成水土流失现象,并从源头根治难度较大;二是部分群众保护水土资源意识较为淡薄,偶有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发生。三、下一步工作下一步,我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强化项目驱动,着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进度,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一是持续强化水土保持工作宣传力度,让更多群众和干部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水土保持生态治理。二是结合我区实际,采取林木改良、封育治理、苗木提升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对轻度、中度等水土流失区域进行重点治理。同时,持续加强水保项目监管力度,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图施工、按规作业,努力将水保项目建成精品工程、优良工程。三是进一步加强项目后期管护力度,项目建成后及时移交相关单位,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人员,加强督查检查,确保项目建的成、长受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