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洲县> 子洲县现代农业培训中心

子洲县现代农业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16:45
单位名称 子洲县现代农业培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现代农业知识培训服务;开展农机驾驶、农机使用、农业技术和现代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等。
住所 子洲县农业局大楼
法定代表人 刘建宁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洲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万元 44万元
网上名称 子洲县现代农业培训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本年度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子洲县现代农业培训中心在省市培训系统领导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务实的作风,以服务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职业化为导向,以山地苹果、黄芪、黄芩特色产业布局为规划,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培训中心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积极调研,摸底遴选;对农村具备有文化程度较高、年轻有为的农民群众进行系统性的农业技术普及指导培训。完成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1.成立了子洲县高素质农民培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高素质农民培育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子洲县现代农业培训中心。2.建立培育资源信息库县培训中心通过组织各乡镇、区域站,深入农村进行高素质农民情况调查摸底,将符合条件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地址、产业及产业规模等信息登记造册,建立了高素质农民培育资源信息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自愿”原则,择优遴选了生产经营型农民300人作为我县2023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3.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按照“县代市培”的形式紧紧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时制定了《子洲县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案》、《子洲县高素质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按照培育工作方案,制定了培育计划。即培育生产经营型高素质农民300人(其中中药材产业100人、苹果产业100人、蔬菜50人、玉米50人)。4.聘请优秀培训教师团队根据不同的产业要求,聘请素质高、专业理论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土专家组成讲师团队。培训中心聘请榆林农校畜牧专家霍廷刚教授、市果办主任鲁成、榆林高级讲师杨晓军、高级讲师张娣娣、天赐中药材高级职业农民曹阳、高级讲师杜方胜组成讲师团队课堂上为学员们讲授理论知识。5.理论培训、实训根据不同产业培育对象,分期分班安排课程,分门别类开展培训。实行了行政领导第一课,加强教学管理,培训班基本做到了一班一案开班。各班建立了微信群,将各位班主任及授课老师邀请进群,建立了请销假制度,进行考勤登记。全县共开展理论培训32课时,开展线上培育40课时,集中培训及实训参观交流128课时。选择通俗易懂、实践操作性强的适合农民特点的培训教材,共选购《山地苹果》、《中药材》、《农产品市场营销》、《职业农民阳光心态》等各类专业教材3000本,制作教学课件3个,印发讲义12000份,培训中心联合县产业办编写印制了《子洲县黄芪标准化栽培技术》5000册,使参训学员能够更加容易的掌握所学内容。6.技能认定管理培训中心顺利完成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目标任务,共培育高素质农民300名,通过考核认定294名,同时,积极开展“一对一”跟踪服务指导、加强政策项目扶持。7.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在培训过程中根据不同产业特点和专业技能要求,采取了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育。学员们多次到中药材、山地苹果实训基地开展了实地参观交流学习,专家手把手教学员如何修剪苹果、种植中药材;如何选地、选种以及土肥水管理。(二)普及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23年,农培中心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95场、6700人。共下乡开展流动课堂实用技术培训92场,集中培训3场,线上培训2期,上门服务指导培训220人,累计果业中药材技术培训2800人,粮食类技术培训1000人,发放宣传资料12000份,发放农业科普书籍35000册,组织农民观看线上视频等的知识讲座共3期,每期共120人。(三)乡村振兴及帮扶工作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一是向淮宁湾镇薛家硷村派了业务强的工作队员一名,负责该村的乡村振兴脱贫衔接工作;二是向清水沟村、拓家湾村共派出28名帮扶干部,每名干部帮扶4—6名脱贫户,有力地帮助了脱贫户发展了产业。(四)“头雁工程”、“领军人才”项目和中高级高素质农民认定工作按照中省市要求,精心遴选8名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参加头雁培训,先后遴选10批80名领军人才到杨凌参加高层次培训;遴选9名中级高素质农民到省里参加高级培训及认定;遴选25名初级高素质农民到榆林参加中级培训及认定。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头雁工程”、“领军人才”项目2023年,先后有8名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参加头雁培训,先后遴选10批80名领军人才到杨凌参加高级培训;遴选9名中级高素质农民到省里参加高级培训及认定;这些深入的培训学习有力地提高了子洲县落后的种养观念和理念;丰富了种养知识的理论基础;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参观,参加培训的学员们在应用科学种养技术和发展经济思路上都有了很大提高;有了这一批种养能手和高素质农民的加入,提高了县农村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带动了周围农民的产业发展。(二)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2023年,共培育高素质农民300名,通过考核认定294名。通过系统的培训,这些学员能熟练掌握中药材、蔬菜玉米和苹果的科学种植技术,提高了学员们的产业管理技术,激发了学员们的发家致富的热情和信心。现场参观和技术指导的大部分场地是我县农业发展的典型合作社,龙头企业及示范基地,学员们通过听专业老师的理论讲解和现场实地参观学习,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走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品牌化的道路。(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县农培中心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6700人,上门服务指导培训220人,累计果业中药材技术培训2800人,粮食类技术培训1000人,发放宣传资料12000份,发放农业科普书籍35000册,组织农民观看线上视频等的知识讲座共3期,每期共120人,农村实用技术科普工作收到实效。三、存在问题(一)培育任务下达较晚,导致培育周期时间紧,培训效果打折。(二)培育资金经常面临被整合问题。(三)由于农村少壮劳动力的流失,导致招收的学员基础薄弱,学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同时,具备条件好的农民同志已接受过往年农民教育培训,造成了新学员招收工作难度逐年增大。四、整改措施(一)首先要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其次要强化业务工作指导。(二)适度放宽培训对象的招收条件,有利于(底子好、质量高、产业厚)的农民群众参与到培育中来;同时也能降低学员招收难度,培育就能更早开班,加长培育周期,提高培育效果。为农业培训打好基础,为农民朋友农业创收铺好基石。(三)及时同上级领导协调好资金,保证培训如期进行。五、下一步打算(一)我培训中心继续承担2024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二)完善培训制度,加强工作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开展普及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营造学习农业、发展农业的氛围;进一步优化培训方式,确保培育质量。一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我中心的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我中心将在2024年,以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开创现代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