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在陈仓辖区内依法管理城市,促进社会和谐。对区域内市容环境卫生、规划、建筑市场开展执法管理工作,依法进行监管;对区域内环境保护方面对噪声污染、工商行政管理方面对无照商贩(门店和市场除外)、公安交通管理方面对侵占道路(主干道的车行道除外)、机动车占道维修经营等开展执法管理,依法进行监管;对区域内户外广告设置、宣传品张贴、车辆临时停放点、临时占用公共设施与道路、临建依法进行许可管理。 | |
住所 | 陈仓区南环路21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小军 | |
开办资金 | 183.9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陈仓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1.7万元 | 208.4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5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3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一)抓重点、破难点,市容管理中心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1、开展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持续健全定岗执勤、错时执勤、应急执勤等制度,采取专人定点巡查与执法车辆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模式,抓好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的执法管理,同时,在早、中、晚人流高峰期加大人员力量定点值守、加大执法车辆巡查频次,及时劝导和制止各类占道经营现象,及时消除隐患、还路于民,确保人行道路安全畅通。一年来,累计纠正出店、占道经营972户,暂扣处罚占道机动车85辆,有效改善提升城区市容面貌。2、开展沿街立面专项整治。执法队员在日常巡查中,对破损、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牌、条幅、横幅进行有序清除。对商铺门店前悬挂横幅广告店主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并协助其拆除;对沿街无人管理、破损、违规设置的各种横幅,依法进行清理。累计清理各类软体广告、橱窗广告、落地展示牌164处,拆除各类横幅110处、清理高空树挂、绳索79处。3、开展户外广告门头牌匾专项整治。为进一步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净化城市“视觉空间”。大队按照局统一安排,对主城区部分路段沿街门头牌匾进行提升整治,采取“管理+服务”模式,主动上门指导服务,规范门头牌匾设置,提升商户满意度。试点改造完成虢镇大道佳苑新城西侧、兴华苑小区、宝隆世家小区等沿街两侧商铺75户,拆除陈旧门头牌匾490平方米,新制作安装门头约590平方米,为城区居民提供一个清新整洁的视觉空间。4、合理规范设置便民摊群点。为解决低收入人群生计,规范商贩占道经营行为,满足市民生活需求,通过施划标线,铺设塑胶垫,统一设施等措施,在城区南门巷、木梁市、亿鑫佳苑小区十字、大众路、盛世华庄小区东侧及背街小巷,科学规划,合理设置7处便民摊群点。11月中旬,大队对以上点位提档升级,设置安装便民摊群点公示牌2处,便民疏导点公示牌2处,方便了周边小区居民购物,暨缓解了市容管理压力,又在惠及民生的同时使城市恢复烟火气。5、实施非机动车停放专项整治。为持续规范辖区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执法队员充分发挥网格化巡查机制优势,采取集中停放、摆放有序、朝向一致的原则,对违规侵占人行道、盲道、占压绿化、影响市民通行等各类非机动车违规乱停放现象进行逐一规范。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倡导辖区市民文明出行、规范停车。累计纠正违规停放车辆976辆。6、开展餐厨废弃物专项整治。为积极做好餐厨废弃物收集转运工作,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执法队员定期开展对辖区餐饮商户餐厨废弃油脂的日常收运、台账记录及收集容器使用、存放等情况进行检查。督促餐饮单位及时清洗餐厨垃圾桶,并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餐厨废弃物收运台账,及时签订收运协议及承诺书。累计检查店铺餐厨垃圾流向273户,查处餐厨垃圾桶乱摆放、桶体脏、污染地面等行为76起,检查企事业单位职工食堂30家,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8份,办理公安机关移送擅自收储餐厨废弃油脂案件1起。7、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开展中高考“禁噪”行动。为给广大考生营造安静有序、整洁舒适的休息和应考环境,大队提早谋划,主动作为,累计出动执法车辆18余台次,执法人员56人次,在应考当月加大对建筑工地施工噪声和商业文化娱乐场所噪声进行拉网式巡查检查,同时发放《关于加强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治理工作的通告》180余份。在考点、校园周边核心区域,安排3至5名执法队员进行徒步巡查和定点值守,规范校园周边跨门经营48处,清理占道经营25处,责令门店关闭宣传音响24户,切实为考生和广大市民营造了一个安静的学习和生活环境。8、开展夏季夜市烧烤摊点设置工作。为有序促进夏季夜间经济发展,维护良好的市容管理秩序,结合城区商业布局、居民消费习惯和人员的聚集效应,许可设立夏季夜市摊点(便民饮食摊点、烧烤摊点)89处。对设立的夜市烧烤摊点由3个市容中队负责现场勘定,报请区城管局审批、备案,要求各夜市摊点经营达到九个统一。发放食品摊贩登记卡164户,指导步行街、水巷路投资90余万元升级改造73户食品摊贩油烟净化车。(二)精心组织实施,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及专项执法工作1、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工作。大队精心安排,细化标准,对城区35个建筑施工工地进行昼夜不间断拉网式执法检查,要求其严格按照“六个百分百”扬尘治理措施进行施工。在环保巡视和大气污染防治及臭氧天气污染和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期间,执法队员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做到随叫随到,共检查92次,出动人员276人次。对区治霾办交办检查发现施工工地存在问题8条,已全部整改到位。一年来,对扬尘治理不到位的工地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2份,停工通知书12份,依法查封工地,强制停工5处,查封施工机械16台,共立案查办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案件25件。以执法手段倒逼施工企业履行大气污染防治主体责任。2、常态化开展餐饮油烟整治。为提升油烟污染治理管控力度,有效改善空气环境质量,营造清新、整洁的生活环境。重点对千渭路、新市南街、群力路南段、东西大街、李家崖市场周边等路段经营性餐饮门店、单位餐厅、企业食堂等重点场所,重点检查餐饮场所油烟净化设施使用、清洗、维护与整改情况。对新旧老店净化器清洗不及时等问题发放责令限期整改书,并通过逐户上门宣传适时向餐饮单位负责人和周边群众普及油烟污染危害性。并要求商户建立清洗台账,做好油烟净化设施清洗记录,全年共检查机关企事业单位、餐饮门店385户。同时,持续加大国控点周边餐饮门店检查频次,努力打造更优城市环境。3、开展乱倒垃圾专项整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宝鸡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相关条例,对城区的市场、商户等场所进行了垃圾分类“执法”检查+“普法”宣传。坚持“一点多查、一查多效”的原则,在聚焦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四个环节的同时,立案查处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3起。在查办建筑垃圾案件中,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人。同时,每月由分管副大队长带队2到3次,对建筑垃圾排放运行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作出安排部署,确保各项管控措施落到实处。4.办理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按照区政府加快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专题汇报会安排部署,大队及时成立工作专班,查处办结未批先建历史遗留问题2起,立案查处未批先建历史遗留问题1起,该案正在办理中。5.办理全市城管系统首例燃气违法案件。在日常巡查中查获非法运输燃气瓶罐车辆1部,查办燃气领域移送案件3起。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大队认真履行城市管理职责,积极服务于陈仓区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管理工作被市、区级媒体宣传报道,宝鸡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示范单位等。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有待提升。2、城管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3、宣传教育力度还不够。(二)改进措施:1、积极践行“721”工作法,创建示范街区,提升便民摊群点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2、加强执法队员业务培训,巩固“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三年行动成果,提高工作水平。3、加大对城市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意识。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全面推进精细化城市管理。继续开展市容市貌等方面易发性细小问题整治,治理城市“顽疾”,优化城市环境,促进城市更加整洁、有序,深入开展空间立面风貌美化行动。(二)抓好环保、市政、绿化执法。严肃查处私设乱架广告牌、擅自占道临建、擅自破坏城市管线等违法行为,维护城市公共利益。开展噪音扰民专项整治,加强夜间建筑施工监管,严格控制噪音污染。(三)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积极履行职责,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从严查处工地扬尘污染行为,坚决清理取缔露天烧烤,扎实开展餐饮业油烟治理,严厉查处焚烧垃圾、秸秆等污染大气违法违规行为,有效控制大气污染和扬尘污染。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