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1、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2、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3、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4、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西关南街人力资源市场 | |
法定代表人 | 齐永峰 | |
开办资金 | 60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陈仓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7.46万元 | 28.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今年以来,我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根治欠薪工作会议精神,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以诉前维权联动模式为抓手,积极履职、紧密协作,切实维护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一)党建引领,点燃监察发展引擎大队党支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抓班子带队伍,营造风清气正、心齐气顺、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紧密结合局党组要求,精心组织,认真开展“五色管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二是专项开展主题教育。制定工作方案、学习计划表,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将主题教育贯穿到党员组织生活的方方面面。(二)高度重视,奠定扎实工作基础大队高度重视根治欠薪工作,狠抓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落实,把根治欠薪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谋划和推进。建立分级约谈制度,通过重大问题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约谈、难点问题政府分管领导直接约谈、突出问题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联合约谈,推动治欠工作抓早抓小、处置化解有力有效;建立月研判、季通报制度,治欠办每月研判会商、调度部署、重点跟进;每季度汇总通报、分析形势、强化预警,夯实行业、属地监管责任,汇聚上下齐心抓治欠、保权益的工作合力;推动建立“有问必应、接诉即办”平台反映欠薪问题转办机制,坚持调解在先、源头化解,夯实镇街、部门处置责任。依托镇街包片管理、网格治理架构,把治欠工作落到片区网格、具体人员上,全力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各项制度落实。(三)突出重点,打造劳动监察安全网我们按照“广宣传、促整改、慎处罚、重维权”的工作思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一是加强治欠宣传力度。深入镇街集市、园区企业、建筑工地开展宣传,排查欠薪隐患。坚持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在各级媒体大力宣传整治欠薪案例,着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二是强化日常监督管理。聚焦校外培训、人力资源等群众关切、社会热点及易发高发欠薪问题行业领域,开展常态化监管、全覆盖检查、“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三是强化目标考核导向。将根治欠薪考核纳入区政府对部门及镇街的年度综合目标责任考核。年终对成员单位和各镇街进行考核,全面评价各部门、各镇街根治欠薪工作成效。(四)聚焦主业,筑牢根治欠薪基石对标保障农民工工资考核指标,把建设领域作为重点,进一步夯实责任,多措并举,克难攻坚。分别召开根治欠薪年初安排部署会、年中推进会,聚焦突出问题、重点领域,压实工作责任,预警研判,将治欠保支、维护稳定、化解处置要求落实到位;扎实开展根治欠薪“春雷行动”、“冬季专项行动”,用好“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陕西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等信息平台,对重点行业企业,分类精准施策,将欠薪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紧盯重大项目、新立项、新开工项目,协同发改、行政审批、行业主管等部门提前启动法规宣传、制度落实指导,逐项检查在建项目保障制度落实情况,有效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抓牢源头治理。(五)积极创新,深化维权新模式我们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把诉源治理贯穿维权服务全过程。一是深化维权联动机制。探索建立“133N”维权新模式,即一站式受理投诉,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援助、司法衔接三个服务,建立区级、镇街、企业三级治欠网络调处机制,实行人社主办、工会主代、部门主管、司法主援、公安主突、法院主审、检察主督、群团主调的多方联动机制。该机制被《中国劳动保障报》、《陕西日报》、《陕西城乡就业报》等中省媒体报道。二是开启多元解纷模式。推进基层社会治欠体系和治欠能力现代化,在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的支持下,组建全区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设立“三官一律”工作室,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驻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关口前移,搭建起农民工反映诉求的桥梁、解决农民工身边问题的平台,切实将欠薪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把欠薪纠纷化解在一线。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大队始终把根治欠薪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紧抓在手,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聚力全覆盖、抓源头、严执法、重实效,明晰各方责任、强化纵横联动,创新设立“三官一律工作室”,积极去存量、控增量、防变量、提质量,有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持全区劳动关系总体稳定。全年检查各类用人单位241户,接待来访群众1267人次,处理举报投诉案件1139件,通过行刑衔接、府院联动、信用惩戒等措施对21家用人单位进行联动惩处,为2058名农民工讨回工资2293万元,收到锦旗、感谢信16件。承办全市根治欠薪现场会,代表宝鸡市迎接根治欠薪省级考核,构建的根治欠薪“133N”诉前联动维权模式被推荐参选陕西省十大法治事件,我区连续三年根治欠薪市级考核全市第一。农民工维权服务站荣获全国总工会2022最美户外爱心驿站称号,农民工法律援助站被市总工会表彰为2023年度基层协调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根治欠薪责任压得不实。今年以来欠薪问题呈持续上升态势,案件数量较往年明显增长,反复访、重复访问题突出。除工程建设领域易发欠薪外,装饰装修、餐饮商超、汽车销售等行业也出现反复投诉。透过客观因素影响分析,最根本的是镇街属地、行业部门重视不够,摸排不到位、化解不及时,月报中零报告现象普遍。我区劳动监察力量薄弱,镇街属地、行业监管治欠责任有待进一步夯实。2.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执行不严。全区所有在建工程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均未实现全覆盖,尤其是实名制管理、施工过程结算、施工许可、工程款支付担保等制度落实率低,影响全省工程建设项目预警监控平台信息录入上传,多次被通报。欠薪投诉中,工程项目类投诉占比接近七成,且涉及人数多、资金量大,是引发聚集性、群体性事件的重点关注领域。3.个别欠薪问题化解难度大。欠薪问题处理时效要求高,某长岛、某科技城、某世纪城项目、某装修公司、欠薪存在风险隐患,其中某长岛、某科技城项目风险隐患较高,处理难度大,仅靠劳动监察手段,难以及时化解,需形成合力加快处置。(二)改进措施1.畅通接诉转办渠道。一是畅通线上、线下利益诉求渠道,推动欠薪投诉举报“快受理、快处理、快办结”;二是严格落实“一厅式”办公,协调住建、交通、水利、公安、司法等部门派员进驻、联合办公、协同“作战”;三是抓紧落实“有问必应、接诉即办”平台、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反映欠薪问题转办机制,推动欠薪问题源头化解、常态管理形成合力。2.强化风险隐患防控。一是落实日排查周汇报制度,督促镇街、行业全面开展管理领域、属地辖区各类市场主体欠薪隐患排查、矛盾防范和调处化解,实现抓早抓小抓苗头;二是与宣传(网信)、公安、信访及行业主管等部门协同,强化网络舆情动态监测,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做到快速响应、有效处置。3.推动难点隐患化解。一是聚焦工程建设领域及重点企业,落实行业部门、主管单位、属地镇街包抓指导责任制;二是对反复投诉案件,积极组织会商、交办预警,督促承接核处,控制线索上行;加大恶意欠薪行为查处震慑,依托“三官一律”工作室,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府院联动、联合惩戒等渠道齐向发力,织密“护薪网”。四、2024年工作计划坚持以法治思想引领法治监察建设,传承新时代“枫桥经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无讼精神,以提升劳动关系“四率一度”(案件调解率、投诉办结率、工资兑付率、制度覆盖率、群众满意度)为抓手,深化133N诉源治理、诉前联动维权模式,聚焦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依法治理,以全区在建工程项目为重点,加强工程建设领域和其他易发欠薪行业的摸排调度和案件查处,持续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由点到面全覆盖,全面推开“无欠薪”创建活动,建立企业欠薪“红黑榜”制度,积极打造无欠薪项目、无欠薪企业、无欠薪镇街示范点,全面落实“有问必应、接诉即办”、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反映欠薪问题转办机制,通过定期调度通报、联合督案接访处置机制、信用激励和约谈问责机制,推动根治欠薪工作信息共享,督查共办、奖惩共推等措施落地生效,努力构建不能欠的法治体系,不敢欠的威慑态势,不想欠的社会氛围,为全区劳动者撑起“安薪伞”。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