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乡县> 西乡县特殊教育学校

西乡县特殊教育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3-29 16:27
单位名称 西乡县特殊教育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办学宗旨:对残疾儿童、青少年实施义务教育。业务范围:智力及言语残疾儿童、青少年义务教育;智力及言语残疾儿童、青少年康复训练。
住所 西乡县杨河镇黄池社区13组
法定代表人 李慧
开办资金 859.7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乡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60.3万元 808.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具体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制度与监督相结合,提管理之能。一是落实制度管理。学校结合工作和教师队伍实际,大力推进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坚持制度为先,讨论修订了教师综合考核办法等7项考核制度,对各项考核内容进行了细化。二是坚持民主监督。学校工会认真实施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坚持每年一次学校教代会,共同讨论学校制度建设、教育发展大计。每学期末,由工会组织教师代表对学校的财务进行全面清理,并将清理结果及时向全体教师进行公布。做好学期校务公开,及时向教师公开公布学校发展规划、评优树模、职称晋升、财务开支情况等信息,接受广大教师的监督。(二)康复与教学相结合,增育人之效。1.以生为本,探索康教结合之路。一是开设生活化为主旨的课程。学校依据《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齐、开足各个学科课程,在原有生活语文、生活适应、生活数学、唱游律动等13门课程的基础上新增开设了一节心理健康课和一节科学课。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教育活动。召开运动会、每月组织户外小型体育活动、开设运动康复课程等提升学生体育能力,磨炼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是抓好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鼓励家务劳动,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学生自觉参与,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四是紧扣“学生一门艺”,开展社团活动。开设运动保健、绘画手工、唱游律动和感统训练等社团,对社团活动强化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通过校园艺术节、运动会、成果展演、生活技能大赛等形式,不断营造学生人人争学“一门艺”的浓厚氛围。五是做实做好送教上门。学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制度,明确责任,统筹安排部署送教上门工作,由学校领导牵头,组长负责,全员参与,对送教对象进行精准分析,制定了残障儿童送教上门“一人一案”,结合学情对送教对象开展针对性的送知识、送温暖、送康复,送教活动得到家长和学生的赞许和认可。2.以师为本,锻炼康教结合之能。一是强化学习,转变教师观念。结合读书月、读书日、书香校园等活动,开展理论学习,促进专业成长。通过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将专家“请进来”、让教师“走出去”,全学期共组织校内培训十余次,校外培训19次,参与培训52人次。培训地点有上海、西安、安康、商洛、汉中等,提升了教师的理论素养、拓宽了教师视野,为教师成长注入了活力。二是组织竞赛,提升教师素质。每月组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大竞赛、教辅玩具创新应用大赛、基本功大赛和信息化大赛,营造了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了教师不断学习的意识,有效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3.以课为本,深化康教结合之行。一是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学校规范教学管理,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真正把规范办学行为的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评价、管理的各个环节,让学生享受教育的快乐。二是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指导与管理。落实听随堂课、听推门课,健全校长、教导主任听课、评课制度和月工作检查制度,引领教师聚焦课堂,教学相长。三是落实分类教学和个别化教育相结合。根据每个学生年龄、残疾程度、学习基础制定学期发展总目标,每个星期根据学生的发展总目标制定具体的学习教育目标、生活训练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总目标和具体的学习目标而教学,并及时进行评估,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三)规范与细致相结合,强安全之基。一是安全常规落实到位,校园平安稳定。学校成立了由领导带班,教师、保安、宿管共5人组成的值周护校队伍,每天早晚由值周领导、教师、保安,在校门口维持秩序、接送学生。坚持开展晨午晚检,凡遇生病学生,班主任第一时间通知家长接回治疗,并落实缺勤追踪制度。坚持每天对地面、课桌、餐饮器具等物体表面用配置的84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确保校园环境安全卫生。二是定期分析研判,消除安全隐患。学校安全监管小组每月对校舍及附属设施、消防用电、饮食安全、宿舍管理、教学活动等岗位区域进行全面自查并分析研判,消除安全隐患,营造平安舒心的育人环境。三是开展培训演练,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学校邀请县卫生监督执法大队、杨河镇卫生院,对疫情防控、消杀配比、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监督及饮用水安全监测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培训,规范各场所区域消杀。组织召开人员安全管理培训会,对宿舍管理、安全保卫、食堂从业及总务后勤人员进行培训。定期召开家长会,针对安全管理、道路交通、饮食卫生等方面对家长进行培训。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校园设施完善,学生在校安全有保障,家长满意度高,社会反响好。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做到了四季有花。校园文化主题鲜明,育人氛围浓厚。学校建有音乐律动、蒙台梭利、感统训练等7个部室,教育教学设施完善,师生工作学习环境愉悦、舒心、安全,教师安心乐教,学生快乐阳光,师生的幸福指数和家长的满意度高,社会反响良好。(二)教研成果硕果多。教学成果《培智学校感恩教育的研究》《特殊儿童攻击性行为干预策略》分别获西乡县教学成果评选一等奖和优秀奖,张天乐老师参加全省特教学校教师基本大赛获一等奖。省级课题《培智学校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新立项一个市级课题《学校教育中特殊儿童攻击行为的调控实践研究》和七个校本课题。(三)精细管理卓有成效。2023年度我校被分别授予“汉中市儿童友好示范学校”、“2023年教育体育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县级文明校园”、“市级健康学校”、“2023年度家教工作卓越家长学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小。一是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小。由于我校学生在动手能力、自理能力方面的限制和学校场地的限制,我校现在劳动实践园地为10个种植箱,种植箱面积小、针对性不强,能进行种植的种类较少。2.融合教育还需完善。虽然我校在融合教育上做功课、下功夫,但是距离国家基础教育重大项目计划实施部署工作会议对特殊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相差甚远,还需要大力促进特殊教育拓展融合,推动医教、科教融合和职特融合。(二)改进措施:1.创新、完善,不断进行扩充,进一步强化劳动教育。强基固本,营造向上向善氛围。2.创设融合教育环境,做到“应随尽随、应融尽融”。以人为本,推进队伍素养提升。3.提质强校,推动学校快速发展。4.人才兴校,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及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为指导,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总目标,紧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中心任务,牢牢把握“重和谐、强内涵、促发展”三大主题,以“三温”为切入点促学校向善向美,以三大行动为着力点促学校向上向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2月1日被西乡县教育体育局授予“2023年教育体育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