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审计研究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经济、审计学研究,促进审计工作发展。承担国家审计署和省审计厅下达的审计科研课题研究任务;开展审计理论研究,承担全省审计科研成果评鉴、推广和开发利用;开展审计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协作,宣传审计法律法规;承办《现代审计与经济》杂志。 | |
住所 | 西安市莲湖区南四府街10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吕富臣 | |
开办资金 | 4.7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审计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78万元 | 386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审计研究所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研究所全面落实厅党组、厅领导各项决策部署,担当作为,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理论支撑、参谋助手、政策宣传、服务保障等作用,思想有主线、行动有高位、成果有形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研究所被省直机关工委评为“五星支部”,被厅机关评为“先进党支部”,被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表彰为“审计通联宣传先进单位”;陕西省审计学会在《审计研究》发行工作中成绩优异,被中国审计学会评为“先进单位”。代表我厅拍摄的《书香审计巾帼阅读》短视频,被全国总工会女工委评为“主题阅读典型成果奖”予以通报表彰。坚持党建引领,注重融合发展研究所始终将党建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把准“三条主线”,双向切入、同频共振。一是深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审计科研和期刊宣传的重点,围绕“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立项5个课题开展重点研究;发挥审计期刊宣传主阵地作用,设置学习专栏,向专家、地市审计局局长约稿,全年共刊登学习二十大精神文章10篇。二是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把主题教育作为党建工作重中之重,以问题为导向,及早筹划调研活动和支部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精准画像,严禁照搬照抄。我所两人参加厅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材料宣传组,撰写信息稿4篇。三是切实加强支部建设。坚持把党建与理论学习、业务研究、办刊工作等有机结合,全过程贯穿、高质量引领。注重与时俱进学习政治理论,建立周一集中学习、讨论交流、工作讲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厅机关党委、纪委各项文件要求,注重支部廉政建设,李佩玲参加“党规党纪伴我行”主题征文荣获二等奖。聚焦主责主业,抓好应用研究秉持有研在先理念,聚焦审计理论主责主业,紧贴审计实践和审计项目突出应用型研究,双向贯通、协同发力,共同推进审计高质量发展。一是注重理论探索,发挥先导作用。为推进审计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我厅与省社科联设立“2023年度审计课题研究项目”20项,近期通过结项评审,5项优秀、15项合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所与企业审计处合作的《关于优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思考》课题,在5月份中国审计学会组织的会议上交流发言,并刊发在审计署《审计研究报告》第36期。基于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跟踪审计成果,撰写的《开展大型体育赛事审计监督的思考》一文刊登在《中国审计》第3期。二是紧贴审计项目,助力审计实践。为更好地服务重点审计项目,今年研究所积极转换研究视角,对接业务处室、专家并充分利用文献资料,从政策要求、经验做法、存在问题、意见建议,举全所之力开展了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大气污染防治、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审计研究,研究报告被丁厅长批示“很好!请即转审计组阅研,并请厅领导们参阅”。为提高2024年审计项目质量和成果,用研究的思维开展了明年审计立项研究,丁厅长给予高度肯定:“非常有质量的调研报告,站位高、分析透、研究深、建议实,印发全厅学习参考。”三是开展专题研讨,注重成果转化。为推动研究型审计走深走实,着眼“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高质量项目审计、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等内容,举办了第15届陕西省青年审计论坛,表彰优秀论文100篇,我所林倩、呼凡荣获二等奖。积极参与“三个年”“三个报告”专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60余条,以研究、宏观的视角撰写的《陕西省审计厅多措并举为全省开展“三个年”活动提供审计保障》《省审计厅着力提升三个报告质量水平》,刊登在《陕西日报》。贴近审计项目研究,走向审计现场思考,先后参与了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审计项目、企业投资效益审计项目、大气污染防治审计项目。立足服务协同,促进审计发展一年来,研究所坚决贯彻落实厅党组的各项安排部署,以油门踩到底、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姿态,不断提高工作标准、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审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一是深入调研。积极响应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号召,通过深入基层“耳闻”、沉到一线“目睹”、走进现场“心领”,随厅领导先后深入西安、宝鸡、铜川、渭南、延安、汉中6市31个县(区)审计局,召开座谈会13次(累计参会总人数180余人),收回调研问卷38份,全面搜集、梳理、研读相关资料文献,撰写了关于“研究型审计、全省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基层审计机关发展现状、困境及巡审联动”4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基本摸清了基层和审计工作的实情,为厅党组、厅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二是政校共建。研究所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推进政校合作、审学联合、优势互补,不断深化理论研究与审计实践深度融合,服务陕西审计事业。一方面“走出去”,加强我厅与南京审计大学联系合作,围绕搭建交流互鉴平台、深化审计科研合作、提升审计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等方面进行沟通协商,起草南京审计大学和审计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陕西高校资源优势,与西安财经大学签署全面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建成联合培养审计人才实习实践基地。三是打造智库。借助陕西省审计学会第八届会员大会换届之际,吸收60余名高校、大型企事业单位、社会审计机构的专家、学者、业务骨干入会,做好人才储备;初步建成了我厅审计智库,涵盖审计、工程、农业、财务、环保等多领域的200名精英人才加入,起草了《陕西省审计厅审计智库管理办法》,向有关处室推荐了数十余名专家参与到课题研究和审计项目中。四是服务保障。为推进我厅四个机关建设,研究所高度负责、持续修改并初步完成了加强研究机关建设实施意见。精选汇编了省社科联重点审计课题、厅机关审计研究报告以及青年论坛获奖论文,供审计人员参考借鉴。《审计参考》分别设立不同专题,归纳整理国家大政方针、重点会议以及研究型审计等内容,印发各处室、设区市审计局。谋划建成一个集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于一体的研究型审计资料库,加快形成“以研促审、以审带研、研审相长”。存在问题与下步打算2023年,研究所坚决贯彻落实厅党组、厅领导关于审计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各项工作及指标如期完成。但同时,我们也深刻意识到,我所仍然存在知识短板与能力缺陷,宏观政策了解少、理论研究成果小、审计实践研究浅、人员能力素质弱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当务之急。下一步,我们将笃行不殆、全力以赴,以误不得的使命感、等不得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把高、严、实、快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各个环节,抓好党建、理论研究、审计宣传、杂志办刊、学术交流和急难险重等工作任务,通过落实好常态化学习机制、动态化服务机制、专业化责任机制,当好研究员、情报员、宣传员、服务员,做到研之有理、研之有物、研之有据,以实实在在的担当作为不负研究所之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