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乡县马鞍堰灌溉管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灌区农业灌溉提供管理保障。业务范围:灌区农业灌溉管理,灌溉建设工程管理、灌溉水费征收、小水电综合经营。 | |
住所 | 西乡县城关镇城南 | |
法定代表人 | 范建强 | |
开办资金 | 4329.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补贴 | |
举办单位 | 西乡县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6.2万元 | 769.2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2023年管理局结合灌区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并完善了《马鞍堰灌区蓄塘、育秧用水工作计划》和《马鞍堰灌区夏灌用水计划》。通过科学调度水资源、严肃灌溉工作纪律、严格管理灌区用水秩序、有效增加水资源利用率等措施,在全局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马鞍堰灌区10.65万亩农田灌溉任务,总引水量为7397万m³,完成水费征收入库40万元。2、2023年3月28日,完成了西乡县马鞍堰灌区堰口镇檀木村金洋堰大坝除险加固工程、2022年度马鞍堰灌区水毁修复工程竣工验收。完成了西乡县峡口镇狮庄村马鞍堰灌区干渠治理工程一、二,总投资690万元;工程于2022年11月5日开工、2023年3月12日完工,2023年9月5日通过竣工验收。3、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工程设施维护、灌溉管理、水费征收是马鞍堰灌溉管理局的三大工作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一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及时抢修危险工险段;二是打破陈规,压缩其他开支,进行干渠、部分支渠补偿性清淤,确保了灌溉输水的畅通无阻;三是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用水计划,大力倡导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四是与各基层站签订了灌溉收费责任书,将水费征收任务一一分解,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五是集中水权,统一调度,严明了站与站之间水位、流量交接控制制度,并将其纳入工作考核范围;六是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增强职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七是加强法制宣传,充分引导职工在日常工作中,不论是灌溉还是征费,不论田间地头,随时随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相关水利法规,形成依法用水、依法管水和依法征费的良性环境。4、在确保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的同时,梁家垭水电站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和运营管理,合理调配有限水量,充分发挥机组运行效能,2023年3月24日至2023年9月7日共完成发电量308万度,实现产值100.1万元。2023年9月13日按照政府会议纪要将梁家垭电站移交给县国投公司。5、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按照“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安全发展”的原则,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结合单位实际认真制定了《安全生产实施方案》。强化职工安全生产意识,落实责任,健全制度,进一步明确全局的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认真编制两座水库《年度防汛预案》,服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和水利局统一指挥,确保全年安全度汛;电站定期对发电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定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在关键部位悬挂安全警示牌,增设监控预警设备,有效提高了机组安全运行效能。管理局在狠抓内部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同时,还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破坏水利设施建设的违法行为,有效维护了单位的合法权益,确保了渠道配套工程的正常安全运行;严格按照水利建设项目自查自纠,督促建设企业通过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加强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设立安全警示牌、派驻现场管理员等举措,落实安全监管责任,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坚持把安全生产始终放在第一位,全年来全局未发生安全事故。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强化灌溉管理,2023年圆满完成灌区10.65万亩农田灌溉任务,为灌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地保障。2、实施2023年度马鞍堰灌区水毁修复工程,总投资120万元;工程于2023年5月24日开工,目前进展正常。完成灌区一张图内外边界勘测、绘制、上传工作。3、2023年6月以来,按照水利部、省水利厅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文件精神,马鞍堰灌区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灌区标准化管理创建工作,努力加快构建科学高效的灌区管理体系,全力提升灌区管理水平。坚持全灌区“一盘棋”,深入灌区村组摸排调查农作物种植结构、比例和面积等情况,按照“动态管理、均衡受益”原则,统筹河源来水、水库堰塘蓄水和灌区需水量,科学制定配水计划,制定合理的灌溉时间和轮次。根据农作物需水和生长情况,动态调整、灵活调配水资源,在保证农作物最低需水要求和抗旱天数的前提下,适当延长灌溉轮期,调整灌溉次序,把有限的水资源向急需用水的农作物适当倾斜,确保灌区农作物应灌尽灌,灌区深入落实关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论述,根据《节水型灌区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区域灌区水效领跑者”示范引领作用,在灌区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努力打通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的“最后一公里”。积极与农业部门联系,争取在灌区多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主动提供必要的工程、技术服务,切实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率,稳固提升灌区粮食和农业生产能力,让群众吃下“定心丸”,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有力的水利支撑。按照早谋划、早着手、早落实的工作要求,全力抓好灌区水利设施检修、渠道清淤清障、设备维修保养、水库堰塘安全蓄水等工作。对所有干支渠、渠系建筑物、输水工程及输水渠道、管道等进行全面检查,梳理统计需要维修和加固的渠段,制定维修计划,及时安排进行维修加固,全面排除可能影响灌溉运行的安全隐患,确保灌区水利工程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全力做好灌溉供水保障工作。加强与农民用水组织水管员及灌区群众的协调沟通,广泛宣传节水灌溉,积极引导广大用水户采取薄浇浅灌等常规节水措施,解决灌溉供水矛盾。坚持实行24小时值守和一线服务工作制,全力做好提水、配水、开闸等服务保障。全力推进随中灌区标准化管理工作,努力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体制顺畅、制度健全、管理高效的现代化灌区。4、狠抓灌区防汛抗旱工作,有效缓解用水矛盾和旱情;积极开展防汛抗旱宣传,增强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破除了对防汛工作的侥幸心理,确保水库及各类水利工程的安全度汛。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单位形势有了较大的好转,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束缚着灌区的发展步伐。1、存在问题:马鞍堰灌区系无库水源工程,灌溉用水受季节影响,用水难以保证,供用水矛盾较为突出,仍是阻碍灌区发展的瓶颈。另外虽经我局多年努力多方争取项目和建设资金,使灌区的情况有了极大地改善,但灌区灌溉效益的持续衰减仍得不到有效遏止。有效灌溉面积的严重萎缩,给灌区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2、改进措施和建议:①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完善灌区建设;②积极宣传国家用水政策,加大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力度。马鞍堰承担着灌区的防洪、排涝、抗旱、灌溉和为灌区第三产业发展服务等任务,在保障目前灌区灌溉面积的同时,合理计划、扩充有效耕地灌溉面积已变成确保我县粮食生产和灌区发展的头等大事。因此,建议按照一个单位一种性质的原则,将马鞍堰管理局纳入事业单位公益一类进行管理,由财政全额保证单位正常运行经费;同时,落实2007年8月20日西乡县人民政府第九次常务会议和2023年5月第23次政府专项会议纪要决定的每年100万元的维修经费、全额保障人员经费和50万专项经费,确保灌区维修养护工作正常开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制定并完善2024年《灌区蓄塘、育秧用水工作计划》和《灌区夏灌用水计划》。完成马鞍堰灌区10.65万亩农田灌溉任务,完成水费征收入库40万元。2、继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做好项目筛选储备和组织实施工作。3、围绕工程配套、水费征收、防汛抗旱减灾、服务“三农”等管理工作的难点、热点,开拓创新,探索新形势下单位的发展规划和思路。4、推进“马鞍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谋划。2023年10月19日,省水利水电发展中心以陕水电函〔2023〕48号出具初步审查意见,建议立项建设;汉中市水利局以汉水发〔2023〕312号文对修改完善后的项目建议报告进行了批复,同意上报实施。计划2023年12月底完成前期手续办理、2024年4月进行项目招标、2024年6月进入实施阶段。项目总投资10676.64万元,拟申报新增中央投资8541.3万元。项目实施后可改善灌区灌溉面积8.21万亩、恢复灌溉面积2.33万亩,灌区干支渠渠道衬砌率达100%,渠道完好率达100%。灌区改造后,可基本实现“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目标,年可新增粮油生产能力545.02万kg、增效2142.19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5、2024年马灌局将继续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工程的管理水平,持续推进水价改革工作平稳运行,确保高质量完成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市级、县级验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