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子洲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工作。 | |
住所 | 子洲县农业局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呼杰 | |
开办资金 | 4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子洲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9万元 | 5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子洲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业务开展情况(一)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为了进一步深化农安法宣贯工作,构建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我中心在市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宣传工作。1、宣传形式(1)在瓜园则湾西峰寺举办的农民丰收节上,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2)邀请我系统相关专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指导、田间培训和技术交流。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按标生产、良好农业、投入品使用、包装标识、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等知识,指导农产品生产主体落实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3)在我县中心广场和人口密集的社区,向消费者进行科普宣传。2、宣传情况共下乡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56人次,悬挂横幅4条,摆放展板2块,发放宣传袋、宣传纸杯2000套、农安法宣传手册2000册、宣传资料15000余份。(二)强例行检测与定量抽检按照《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的通知》(榆政农发[2023]76号)要求,我中心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并根据方案对全县范围内蔬菜、瓜果基地农产品采摘上市前的农药残留进行监测。2023年速测样品2136个(其中蔬菜1750个、水果305个、食用菌81个),检测合格率为100%;县级专项检测6个,合格率为100%;完成省级定量抽检36个,合格率为100%;完成市级定量抽检54个,合格率为100%。有效保障了我县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三)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在市农安中心的指导下,我中心深入贯彻打造绿色农业基地,扎实推进认证与监管相结合,逐步引导企业将农产品朝品牌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2023年共申报认证有机农产品3个(其中苹果2个,黄芪1个),认证面积2516.25亩(其中苹果1230亩,黄芪1286亩)。(四)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应用与合格证的推广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保障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我中心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工作,引导注册追溯系统的企业(合作社)共82家,下乡监督生产企业生产过程36人次,指导追溯主体上传相关材料54人次。同时积极宣传推广农产品生产主体使用承诺达标合格证,指导合格证打印50余次,2023年共打印承诺达标合格证6万枚。(五)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安排部署,根据《子洲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全县农业农村领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实施方案》(子政农发〔2023〕37号)的通知,我中心对近三年所建设的冷链设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重点排查:设置醒目的防火、禁烟等标识标志、消防设施、货品堆放情况、线路情况、制冷设备固定情况、冷库门安全脱险装置等,工作人员共下乡排查125人次,共排查37家建设主体修建的冷链设施40座,通过排查,未发现安全生产隐患。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宣传,增进了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的科学认识,有效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对生产基地农产品上市前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和省市定量抽检,有效保障了我县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使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升。“三品一标”认证,使农产品朝品牌化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有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应用和承诺达标合格证的推广,使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详细了解到自己所购买的产品的品种和整个生产过程,真正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保障了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冷链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有效保障了冷链设施安全运行,使果蔬可以更好的保存,增加了生产者的经济效益,让消费者可以吃上新鲜的果蔬。三、存在问题(一)法律法规宣传不够广泛深入。目前我县种植业规模化生产比重还不高,无法对千家万户开展一对一服务,客观上制约了宣传工作的广泛性和经常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常识宣传不够,对法律的具体条款宣传解释不透。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监管工作经费不足。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较少,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成立整十年,由于没有经费,没有检测室、没有检测仪器、没有专业的检测人员,使乡镇监管流于形式。网格化监管也是因为经费无法开展工作。(三)县实验室经费缺乏。经费的缺乏对后续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力。(四)缺少专业检测人员。大部分检测设备没有相关专业检测人员,无法投入使用。四、整改措施(一)加大宣传力度和频次在原来宣传的基础上,加大宣传的力度和频次,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等方式,经常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的宣传。(二)争取监管经费向市县申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给乡镇监管站设立检测室,配备检测仪器,培训检测人员,使乡镇监管落到实处。争取实验室检测经费。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实验室经费,使实验室更好的运行,检测工作更加顺利。选调(聘用)专业检测人员。向县政府申请选调(聘用)一批专业的检测人员,并对现有的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实验室有效运行,为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安全保障。五、2024年工作计划(一)加大农产品日常监督抽检力度。一是加强蔬菜瓜果的日常监督抽检力度,重点对未能有效开展自检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抽检,同时对检测有质量问题的商家进行跟踪抽检,督促其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二是启动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服务系统,为日常监管检测提供科技支持手段。(二)扩大检测项目、检测范围,提高检测能力。针对不断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新问题,加强利用所配备的检测设备和检测资源,及时开展新的检测项目,做好各项检测工作。加强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检测任务的落实,确保2024年县级农产品风险监测样品采集到位并实现定量检测,以满足新形势下监管工作的需要。(三)稳步提升有机农产品认证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2024年,逐步扩大有机农产品认证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企业数量、认证产品种类、认证面积,不断拓展有机产品营销渠道,实现有机产品可持续发展。发展功能农业为了让人们从吃得饱、吃得好、转变为吃得健康,2024年,计划创建富硒农产品生产示范点1-2个,逐步发展健康优质的农产品,既可以丰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五)深入基层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继续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增进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的科学认识,有效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