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王益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文旅市场合法经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市场环境。负责王益区范围内文化、旅游、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领域综合执法工作,开展日常和专项执法检查,并依法查处相关违法案件,承担“扫黄打非”有关工作任务 | |
住所 | 铜川市王益区红旗街9号 | |
法定代表人 | 颜万洲 | |
开办资金 | 2.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铜川市文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1万元 | 4.79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王益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本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王益大队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支队和区文旅局的悉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坚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坚定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高标准、高质量的开展了系列专项行动,推动文旅行业质量提升,保障全区文旅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一、政治引领,凝心铸魂提升队伍素养坚持用党建文化凝聚力量,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激励全体干部砥砺向前。紧紧围绕主题教育这条主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学深悟透、知行合一,将党的绝对领导贯穿执法工作各方面。聚焦“三个年”活动,深化能力提升,加强法律、法规业务学习,组织开展了业务技能培训2次,全员参与、立足岗位、因人施训、务求实效。选派骨干执法干部参加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骨干培训班、全省文化市场执法案卷评查培训会、全市文化市场执法案卷评查培训班(按要求报送案件)、全省师资培训、全市执法队长能力提升培训班等,1名执法骨干入选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师资库预备师资(在培训中授课),办理的1起案件被评为全省规范案卷,积极开展郴州区县大队对口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执法干部业务能力,推动执法干部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双促进、双提升。二、强化监管,全力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一)以“清浊行动”为统领,切实整治文旅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行业特性,抓重点,破难点,始终保持对文旅市场各行业监管的高压态势,组织开展了倒卖景区门票专项行动、“不合理低价游”整治行动、营业性演出专项整治等,积极开展清浊行动线索排查,建立“清浊行动”问题整治清单,严查违法违规、深治乱象顽疾,精准管理,推进文旅市场监管进一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共开展省、市“清浊行动”、暗访线索摸排核查12次,处理涉嫌违法违规问题线索15个,立案查处8家,当场处罚7家,其中省“清浊行动”反馈视频线索转化案件3件,涉未成年人案件1件,有力维护了全区文旅市场健康有序。(二)以执法监管为主线,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聚焦文旅市场重点行业、薄弱环节、重要节点,结合各项重点工作,加强文旅市场经营场所的日常执法监管,目前共开展检查94次,专项行动12次,联合检查6次,检查网吧224家次,娱乐场所85家次,旅行社130家次,艺术品52家次,出版物经营单位90家次,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家次(共599家次),排查出版物2万余册,处理举报投诉7次。有效地规范了全区文旅市场,以更优文旅市场环境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三)以“扫黄打非”为重点,筑牢意识形态屏障。围绕印刷、流通、终端、传播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了“扫黄打非”五大行动、校园周边文化市场重点安全问题专项整治集重要时间节点专项整治行动等,制作“扫黄打非”绿书签宣传资料2000余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扫黄打非”进校园、“绿书签”宣传、知识产权周宣传、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等活动,共发放“绿书签”及宣传资料600余份,主动开展禁止内容类案件排查,积极开展KTV曲库专项检查,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宗教印刷品专项检查等活动,织密“扫黄打非”栏网,筑牢意识形态防线。目前共开展专项行动12次,集中整治12次,出动执法人员60余人次,检查相关经营场所130余家次,排查出版物2万余册,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1件,营造了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四)以安全生产为底线,夯实平安市场根基。开展了节假日、两会期间安全生产检查、平安三秦—夏季火灾隐患清零行动、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等,推进文娱场所消防安全各项制度“统一要求、统一制作、统一上墙”及自查记录、培训记录、应急预案、应急演练等档案资料的规范化建设,举一反三排查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夯实平安市场根基。组织开展安全工作培训会及安全生产咨询、宣传教育活动4次,全面提升文旅市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目前,共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12次,文物安全执法检查12次,检查中排查一般隐患15项,整改15项,重大事故隐患1项,整改1项,坚决守住底线、筑牢防线,倾力保障文旅市场安全有序。(五)以规范经营为基础,积极探索新业态监管路径。通过交流学习、线上培训等方式,努力学习剧本娱乐场所、电竞酒店等新业态监管口径、政策解读、备案系统操作等业务知识,积极提升文化市场新业态执法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作,逐步形成“联合共治”局面,以“我管”促“都管”,以信息共享凝聚共识,以分类施策联合整治,有效推动各方依法充分履职,赋能新兴业态监管。(六)紧跟全区巩固提升国文、国卫工作步伐。对照国文国卫标准,找差距、摆问题、强整改,在宣传上造氛围,国文国卫公益宣传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牌文旅场所全覆盖LED屏滚动国文国卫宣传内容,更新发放宣传牌11套,网吧文明上网、文明公约齐全;在规范上定红线,强化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非法传播有害信息、安全生产经营红线意识;在制度上定规范,严格资料整理,安全生产、卫生等制度执行规范并整理成册;在环境上严标准,严格场所内禁烟、环境卫生及门前三包,营造良好的文旅市场卫生环境。三、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在王家河中心小学,开展了“扫黄打非”进校园宣讲活动,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文明上网、文明阅读、正确认识盗版书籍等“扫黄打非”知识,发放了“扫黄打非”绿书签等宣传品,向学校赠送了正版书籍。2、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探索新业态监管方式,逐步推进“联合共治”,联合王益区人民检察院,制作拍摄了规范剧本娱乐场所经营宣传情景短剧《剧本里的“未”险》,以信息共享凝聚共识,以分类施策联合整治,有效推动各方依法充分履职,赋能新兴业态监管。3、采取领导牵头、量化任务、适时培训、打造精品等措施,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撰写执法工作信息30余篇,其中市级采用30余篇,铜川日报刊载1篇,省级采用2篇,撰写的《开展暑期文旅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一稿被市电视台采用,在铜川新闻中报道。四、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一是工作理念还需进一步更新,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有待加强;二是人才队伍的结构、素能与专业化办案要求还有差距,专家型、复合型人才比较短缺;三文化市场执法监管经费紧缺,设备滞后,与新业态下对文旅市场的管理要求不相适应。针对上述情况,应该加强认识,提高能力,多参加培训和学习活动,更新执法设备,更好的为文化市场执法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五、2024年度工作计划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王益大队将在区文旅局的坚强领导下,强化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严查违法违规,深治乱象顽疾,永葆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补短板、强弱项,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持续优化和改善全区文旅市场环境,谱写王益文旅市场执法监管事业的新篇章。1、利用全国文化市场监管平台PC端及移动端、陕西文化市场“双随机”监管系统等开展实时检查监控,全年文旅市场检查数不少于150家次。2、持续开展“扫黄打非”清源、净网、秋风、护苗、固边五大专项行动,全年开展专项行动不少于12次。3、深入开展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大检查,建立安全生产隐患台账,全年开展文化市场安全大检查、大整治不少于12次,文物安全检查不少于12次。4、持续巩固和拓展“清浊行动”成果,加大对文旅市场的巡查力度,重点针对严重干扰市场秩序且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线索摸排、开展联合执法,严查违法违规、深治乱象顽疾,完成立案办案不少于15件。5、以“平安市场”为根本,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健康、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杜绝无证经营、违规经营等现象,全力服务文旅市场发展。6、以“规范化”为准绳,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强化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评为全市“文化市场”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