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洲县> 子洲县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中心

子洲县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16:17
单位名称 子洲县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县预算绩效宣传与培训;指导监控预算单位绩效目标,组织与实施预算单位绩效评价、信息公开等工作
住所 子洲县财政局大楼
法定代表人 吴剑
开办资金 20.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洲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17万元 23.92万元
网上名称 子洲县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展开的具体活动(一)全面完成了各部门单位的自评工作。我县共有预算单位240个,截止4月30日已完成并公开227个部门单位,其中公开部门整体支出自评报告227份、涉及资金30.69亿元,公开项目1635个、涉及资金17.52亿元。(二)圆满完成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2023年6月至9月我县对子洲县民政局、子洲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心、子洲县人民医院、子洲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子洲县水利局、子洲县水旱灾害防治中心、子洲县粮食和物资收储中心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主要检查出的问题有:1、重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方面(1)发放下乡补助不规范的问题。(2)会计基础差的问题。(3)绩效工资考核不规范的问题。(4)内控制度不完善的问题。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方面(1)未经领导审批进行会计核算的问题。(2)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的问题。(3)内控制度更新不及时的问题。(4)项目绩效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三)财会监督专项行动我县财会监督专项行动主要分为学习宣传、自查和复核三个阶段。1、学习宣传。我县从不同层面、用多种方式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进行了学习宣传。2、自查。从2023年4月24日至2023年4月28日全县所有预算单位(含省市垂直管理县财政给拨款的单位)开展了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自查自纠工作。2022年度全县“三保”需求数16.08亿元、预算数16.08亿元、执行数16.08亿元;国家标准需求数12.864亿元、预算数12.864亿元、执行数12.864亿元。我县“三保”支出是国家标准的1.25倍;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资金31062万元,发放金额31062万元,其中“一卡通”发放31062万元;2022年衔接资金24266万元,其中中央转移支付资金9152万元。9类问题自查均未发现违法违纪问题。3、复核。从2023年5月4日至5月17日县财政局抽调28名业务尖子,分七个检查小组,分别由6名局党组成员和绩效评价中心主任任组长,对108个部门单位进行了复核,共复核出四个问题,(四)开展了预算决算专项检查我中心分三组抽调21名工作人员从2023年2月13日至28日对全县2021年部门决算公开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检查部门78个,其中存在问题的有40个。我中心分三组抽调21名工作人员从2023年2月13日至28日对全县2021年单位决算公开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检查单位236个,其中存在问题的有87个。并且对在4月4日发了督办通知,对未及时整改的项目进行了督办。(五)对以前年度的预决算进行专项检查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财政预决算公开的检查工作,我县财政局决定对全县所有部门单位的2022年度预算和2021年度决算公开进行全面的查漏补缺,为此局党组决定召集2023年度新招录的8名财政所人员,成立专项检查小组,集中到县财政局党建室进行检查。(六)开展绩效监督专项检查县财政局分三个小组,抽调14名工作人员,从项目的绩效目标、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监控、绩效自评、项目效益等绩效管理工作进行绩效监督。主要监督内容包括:一是对2022年度9个部门和16个乡镇(办事处、服务中心)的个别项目全流程材料进行抽查监督;二是对2023年9个部门和16个乡镇(办事处、服务中心)的380个项目涉及衔接及涉农整合资金24484万元进行了全面的绩效监督。对县级部门2023年度的绩效目标进行了集体会审,并且进入单位监督整改;16个乡镇(办事处、服务中心)的绩效目标深入到单位对每一个项目现场审核现场整改。经过监督,我局形成25个整体绩效监督报告和56个1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的绩效目标监控报告,并且第一时间反馈单位要求进行整改。(七)开展部门单位绩效自评报告的专项检查据有关文件要求,我单位对全县2022年度部门(单位)开展的绩效自评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我中心分成三个检查小组,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对我县部门(单位)的整体支出自评和重点项目自评报告进行了专项抽查,共抽查单位39个,存在共性问题5个,个性问题单位11个。(八)全面推开绩效评价工作。我们了完成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农业保险补贴资金、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等41个项目评价和全县68个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九)完成了部门绩效目标集中汇审工作根据部门要求我们对部门预算公开的县本级绩效目标进行了公开审核,共有68部门单位来我中心进行审核。同时配合预算股、农资中心、乡村振兴局对2023年第一批、第二批衔接资金绩效的400个项目的绩效目标进行集中审核。(十)开展了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工作1、1至11月份我中心共组织评估了2023年度的评估重点项目728个,12.9亿元;不予支持4个92.76万元,部分支持项目2个,521.22万元;予以支持723个,12.86亿元。2、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开展2024年县本级专项资金项目征集工作的通知》(子政办发【2023】113号)的安排对2024年个项目进行了事前绩效评估,提高了项目入库的精准度,为县政府研究安排预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评估单位94个(包括二级单位),评估项目445个,涉及金额32240.096万元,其中不予支持项目57个,项目占比12.8%,涉及金额9401.49万元,资金占比29.16,部分支持项目267个,项目占比60%;涉及金额14415.462万元,资金占比44.71,予以支持项目121个,项目占比27.19%,涉及金额8423.144万元,资金占比26.13%。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9月至11月份完成了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的绩效目标监控工作。56个1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的绩效目标监控报告,并且第一时间反馈单位要求进行整改。(二)八月份预算单位完成了单位监控工作。8月份共有129个单位进行了集中监控,并且报送到了我中心。涉及总体资金16.35亿元,预算执行率为69.5%。监控项目1611个,涉及资金8.55亿元。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还存在资金结存量大;(二)自评结果没有得到应用、绩效目标填报不够准确、部门单位领导重视不够等。四、整改措施(一)加强对绩效目标进行监控。我们将对全县所有资金进行绩效目标事中监控,从而督促了资金的支付和效益的实现。(二)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对绩效评价的认识,从而让他们意识到绩效评价的重要性。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搞好全县预算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培训工作。我中心将举行3至4次大型业务培训会,主要召集全县预算单位相关业务人员。培训内容主要有:各单位对2024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的申报、2024年各专项资金的绩效目标的申报、各部门如何开展绩效自评工作、绩效目标的跟踪监控、部门整体评价和重点项目评价工作等内容进行专项培训。2024年采用线上对全面所有预算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财务人、绩效业务人员进行线上培训,并且在线上知识测试,把学情况纳入到2024年绩效工作考核中。(二)积极配合预算搞好绩效目标的申报和批复。2024年我们要在云系统进行两上两下的绩效目标申报与批复工作。并且在下达后预算绩效目标时,同时要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开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和专项资金的绩效目标。同时积极全面推开预算下达上级专项资金时,同时下达各项目的绩效目标,而且重点项目的绩效目标要在子洲县人民政府门户网詀进行公示。(三)指导部门开展部门自评工作。1、预计今年在2至3月份开展各部门各单位开展部门自评工作。各单位要按时开展部门整体支出自评和重点项目的自评,并且将自评报告即时上报县财政局。2、绩效自评的抽查。5月1日开始,对全县所有预算单位采“两随机一公开”进行抽查。并且将抽结果进行通报,并且将检查结果纳入年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考核中。(四)认真组织再评价工作。1、开展部门整体支出评价。我们全县一级预算部门开展部门支出整体评价工作,并且评价结果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开,同时将评价报告报县委政府人大政协有关领导,从而加强评价结果的应用。同时选择部分二级预算单位试点性开展整体评价工作。2、开展项目重点评价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今年计划在4月份开展,抽选15个重点项目如直达资金、疫情况防控资金等重点资金进行评价,并且评价结果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开,同时将评价报告报县委政府人大政协有关领导,从而加强评价结果的应用。(五)项目绩效目标的跟踪监控。根据《子洲县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积极与预算股对接随时对绩效目标进行跟踪监控。并且在8月份各乡镇部门年度绩效监控工作完成后,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形成本乡镇部门绩效监控报告,并将所有一级项目《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执行监控表》(含电子版)于8月31日前报送县财政局和绩效评价中心。我中心对所报送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执行监控表》进行复核监控。今年我们要加强对扶贫资金动态系统录入的绩效目标进行跟踪监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