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王益区> 铜川市王益区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铜川市王益区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16:14
单位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协调、指导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分析国内外企业集团投资趋势,制定全区招商引资的方案并组织实施,研究项目开发的有效途径,提高原有项目质量,整理、筛选开发项目并指导项目库工作,承办网上项目收集,研究和编辑网上招商内容及网络建设方面的工作,承办引资中介人的认定,奖励基金的管理、兑现等工作
住所 铜川市红旗街9号
法定代表人 史佩琳
开办资金 1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王益区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8.44万元 50.9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区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区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围绕区委“1395”工作思路和“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聚焦重点产业链,坚持以项目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各项工作顺利实施。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今年1-10月份,我区共签约项目271个,涉及资金245.17亿元,完成年度任务(200亿元)的122.59%,位列全市第二;市域外到位资金84.84亿元,完成年度任务(76亿元)的111.63%,位列全市第三;省际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50.6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49亿元)的103.39%,位列全市第二。直接利用外资46.68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400万美元)的11.67%,位列全市第二;间接利用外资211.5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2.88%。二、坚持党建领航,不断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一)强化政治引领,夯实思想根基。认真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每周安排时间组织集中学习,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年累计召开支部学习会议50余次。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凡属重大事项,均由领导班子以会议形式集体讨论决定,做到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保证决策过程的科学民主和结果的公正合理。(二)开展主题教育,筑牢信仰之基。传达了中央、全省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精神、全市及全区主题教育动员大会精神,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推动主题教育全面深入开展。研究制定支部及个人学习计划,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切实强化理论武装、增强能力本领。由支部书记围绕《学思想、悟原理、促发展,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讲好专题党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再提高,在学用结合上再强化。结合中心实际,制定支部及个人检视问题清单,找准查实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并按照要求及时更新报送,坚持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只争朝夕、锐意进取、担当作为,更加奋发有为推动王益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三)开展专项行动,加强作风建设。制定了《王益区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方案》,通过集体学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做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传达学中央、省市区纪委全会,区“两会”、区委“三个年”活动文件、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同时,将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同招商引资业务工作相结合,同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相结合,提升服务群众、企业能力。今年以来,先后协助陕西希芯至成解决融资担保800万元,通过铜川电视台、手机微信、人才交流中心等线上线下平台招工30余人,增置厂房800余平方米、人才公寓4套,保障企业顺利建设运营。(四)狠抓廉政建设,筑牢廉洁防线。定期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分解工作、细化任务,进一步夯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职责。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以案为鉴知敬畏警钟长鸣树清风”专题警示教育活动,让全体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传达学习政府廉政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坚持以党风廉政建设的扎实成效保障招商引资工作更好地服务企业项目。深入梳理查找廉政风险点,建立防控措施,人岗对标分工落实,切实提高干部职工廉政风险防控能力。三、紧盯目标任务,不断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成效(一)完善工作机制,凝聚强大合力。建立由区级领导牵头的“5+8”招商组队,实施“每月一汇报、季度一考核、半年一观摩”招商工作推进机制,有效激发招商动力。1-11月份,区级领导带头,各成员单位积极作为,累计赴各地开展招商活动43批次,邀请来区考察70余批次,累计对接企业200余家次。(二)强抓业务培训,提升队伍素质。结合王益大讲堂等形式,通过知名专家辅导、招商系统业务骨干授课、重点项目实地观摩学习等形式组织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招商培训会,今年以来,通过各类培训教学累计培训490余人次。(三)强化驻点招商,精准捕捉信息。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宁波驻点招商,精准对接汽车零部件和装备制造类意向企业40余家,并于8月21日在宁波举办“甬益前行·益企共赢”高端装备制造(汽车装备配套)产业宁波专题推介会,邀请宁波市汽车协会、企业负责人50余位嘉宾参会,集中签约项目4个,涉及资金4.1亿元,目前已成功邀请来区考察企业13家,在谈重点项目6个。(四)巧借展会平台,促进强强联合。充分利用“京津冀”“丝博会”“投洽会”“进博会”、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等活动平台抢抓投资信息。今年以来,共通过展会活动签约项目150个,涉及资金127.81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09个,涉及资金80.37亿元;展会期间,通过专场推介活动、展馆接洽、扣门拜会等途径,先后与江西辽峰、上海灿星、北京乐米集团、秦龙电力等上百家企业进行对接交流,捕获有价值投资信息30余条,并与12家重点企业达成先进制造、医养康养、文化旅游等产业合作意向,转协议1个,转合同2个。(五)严格督查考核,力保项目质量。严把项目质量关,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先后对辖区重点项目开展实地抽查3次,对3个存在问题项目责令整改,对2个未开工重点项目进行督办;全面梳理在库往年不良项目,对王家河龙文化遗址公园等61个项目予以核销,其中合同项目6个,协议55个;组织开展今年新签约合同项目地毯式督查,协助化解项目单位疑难问题,及时跟进项目进度,剔除食品仓储冷链物流等8个长期无新进展项目。(六)创新招商思路,用活金融工具。坚持招商理念和方式持续创新,探索组建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对接有成熟经验及国资背景的基金管理公司,以国有资本为支点,灵活善用市场机制,目前正在进行基金管理人招标程序,预计12月底前完成基金相关组建工作。四、存在问题一是从签约项目质量看,新签约项目中缺乏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二是从签约项目产业看,已签约的合同项目中,缺乏关键链项目,产业链结合不够紧密,对健全产业链作用不大;三是从招商引资工作方式看,尚难满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下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要求。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健全工作机制,抓好主责主业。建立合同项目落地督查和在地招引项目全周期跟踪机制,及时掌握和更新招引落地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信息,做到在地项目情况明、底子清。坚持落实好“每月一汇报、季度一考核、半年一观摩”招商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5+8”招商组队招商合力,建立“五位一体”工作机制,提升招商引资实效,2024年力争完成招商引资200亿元以上,签约亿元以上合同类项目20个以上,实际利用域外资金70亿元以上。(二)立足平台载体,聚力招大引强。将招商推介重点由单一的标准化厂房向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产业园、智能制造基地、渭北智慧物流产业园和王益经开区储备工业(商业)用地为一体的大平台整线推进方向统筹,围绕先进制造、新型建材、智慧物流等重点产业,重点包装策划招引一批资金实力强、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的高质量大项目,力争2024年招引落地5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个。(三)强化服务保障,力促项目落地。持续用好重点项目旬调度督办机制,按照合同项目抓落地,协议、意向项目抓转化的目标要求,对2023年重点对接招引项目进行大起底,对新能源材料资源化循环利用、碳基复材产品产业、辽峰精密科技模具产业园、中药材深加工等亿元以上未开工合同项目,持续跟进项目审批和建设进度,对河南五一机械新能源汽车减震器(总成)生产线、中卡科技“享停车”城市云停车平台、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王益经开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重点协议项目和鑫迈奥车载电子产品生产线、龙柏芽深加工生产线等成熟意向项目,认真分析研判,逐项目跟踪对接,力促项目早日转化落地。(四)精心筹备,抓好重大会展活动。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丝博会”等国际、国内重大招商平台为机遇,提前谋划,制定方案,整合招商资源,主动出击对接、大胆走访大企业、大集团,精准把握企业投资意向,力争引进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层次高、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大项目和有实力、有潜力、有影响力的优质企业落户我区。2024年,力争借力重大会展活动契机举办我区专场推介不少于2次,对接企业不少于100家。(五)强化干部作风转变。结合学习贯彻十一届区委第四轮巡察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心干部队伍作风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等的学习频次力度,不断提升干部职工政治素养;二是做好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进一步壮大党组织队伍;三是加强调查研究,经常性走访包抓企业,及时掌握和协调解决企业建设生产实际难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