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普及农机科技知识组织农机化技术培训制定技术规程执行技术标准参与农机技术推广项目的技术验收和鉴定 | |
住所 | 铜川市耀州区沮河北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忠良 | |
开办资金 | 8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7.24万元 | 126.7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公益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有关变更登记的规定执行,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来,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农机业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省、市、区农业(农机)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项目,进一步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不断提高我区农机装备和科技水平。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1、农机购置补贴足额兑付。2023年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下达我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33万元,上年结转0.039万元,实际补贴总资金为333.039万元。全年共完成补贴资金申报333.038万元(其中:2022年系统超录19.156万元,报废补贴1台0.61万元),完成补贴总资金的100%,受益农户1133户,补贴机具共涉及动力机械、耕整地机械、粮油糖初加工机械、收获机械、田间管理机械、饲料(草)加工机械、种植施肥机械以及其他机械等8大类20个品种1233台(套)。今年申请办理的333.038万元已全部兑付到位。4月份以来,我站积极组织人员,深入全区9个镇办按照“见人、见机、见票”的原则进行抽查核实,共入户核查补贴机具103台(套),抽查没有发现套取补贴、超标准补贴等违规现象。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进展顺利。项目下达资金100万元,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和程序,我站遴选11个农事服务中心站为实施主体,对“旋耕、宽幅沟播、化学除草”三个作业环节进行补助,每亩补助64元,按农事季节,11月份完成全部作业内容,单项作业面积1.6万亩以上,超过项目要求的最低保证面积1万亩的标准,12月项目总结和验收。3、农机服务组织能力进一步提升。今年对22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整合,组建了4个农机联合社,12个农事服务中心站,现已全部挂牌投入运行,合作联社和农事中心在提供耕、种、管、收、粮食烘干等环节机械化服务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农资统采统供、信息服务、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的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等形式,以土地托管、流转、代耕代种等形式服务面积达9万亩,参与了社会化服务项目、农机作业补助项目和省、市、区各级领导检查和考察工作。我区创建了中心(站)是全市最多,全市4个区级中心我区占2个,市级奖补资金75万元已经下达。后期农机作业补助项目和农机建设项目主要以农事服务中心(站)名义下达或牵头组织实施。通过农机联合社和农事服务中心站的建立,提升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促进了全区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4、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到位资金50万元,创建内业资料已经省厅审核通过,10月中旬省厅组织专家组进行了实地检查验收,我区“耕、种、管、收、粮食烘干”5大考核指标均达到示范县创建标准,农机联社、应急体系、培训、实训和规范作业三大平台也已搭建且运行正常,社会化服务效益显著。5、做好“三夏”“三秋”重要时节农机生产工作。由于今年“三夏”“三秋”阴雨天气较多,对机械化作业造成不利影响,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开展服务,落实作业面积,协调调配机具,督促进度,确保颗粒归仓。围绕小麦宽幅沟播和玉米增密度机械化技术,争取市级补助资金100万元,采购宽幅沟播机15台,利用“三夏”抢收应急资金34万元,采购移动式烘干机4台,补齐短板,提升了农机装备水平。年完成各类农机作业面积142万亩以上,全区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了90.88%。6、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在巩固提升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后塬山地玉米秸秆利用,经多次调研,形成了“村集体+玉米种植户+秸秆加工企业”的模式,建立秸秆捡拾、收集、运输、处理闭环体系。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宜我区瑶曲镇、庙湾镇玉米秸秆捡拾加工机械,利用示范县创建资金30万元采购移动式饲草加工机械8台,已全部投入运行。秸秆体系建立,对后塬山地秸秆综合利用找到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和出路,虽然不是最优但实用可行,增加农户、村集体、秸秆加工厂的收入,达到了多方共赢,也有效提高秸秆利用率,通过以上措施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3%。7、开展小麦机收损失率监测。今年,我区按照上级领导部门安排,在全区小麦、玉米主产区,设立了小麦机收减损监测点12个、玉米机收减损监测点16个。按照技术规范,组织技术人员结合农事季节,分别深入孙塬镇、关庄镇、董家河镇、小丘镇、石柱镇开展了小麦、玉米机收减损监测工作。经测定,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在0.7%以内,玉米机收平均损失率在3.47%以内,符合要求。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经济效益通过以上业务的开展,取得的社会效益是大大提升了我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节省了农民耕作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农民也掌握了一些先进技术。取得的经济效益是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三、存在问题1、秸秆综合利用量大面广,工作难度大。工作花费巨大精力,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2、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财政兑付滞后,造成群众热线上方频繁。四、改进措施1、加大后塬山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力度,对已经形成的模式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2、积极与财政部门联系,及时下达购置补贴资金计划。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实施农机补贴项目。争取项目资金300万元,达到即买即补,并把农机作业面积作为享受补贴的硬指标。2、进一步发挥农事中心站作用,探索土地规模化经营,在粮食生产主产镇办建设示范方和示范田。年规模化经营面积10万亩以上3、积极争取社会化服务项目和农机作业补助项目200万元以上。4、认真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和包联镇办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