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王益区> 铜川市王益区劳动人事咨询服务中心

铜川市王益区劳动人事咨询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16:08
单位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劳动人事咨询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协调开展全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工作。承担有关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和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和咨询的辅助工作;协助开展全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开庭审理等辅助工作;负责全区仲裁员及兼职仲裁员的聘任和管理工作;承担全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的综合分析工作;承办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住所 铜川市王益区五一路32号
法定代表人 李远
开办资金 7.0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王益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01万元 7.01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劳动人事咨询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我中心在区人社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处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现将今年仲裁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持续推进按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等法律法规,坚持“以调为主、调处结合、积极协调、维护和谐”的工作理念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工作。截至目前共受理仲裁案件38件,其中解除劳动关系争议案件10起,确认劳动关系争议9起,工伤待遇争议9起,社会保险争议1起,劳动报酬争议9起,不予受理案件2起。结案方式调解结案8起,裁决结案22起,撤诉5起,3起案件正在审理中,总涉案金额约137万元。法定时效内结案率为100%。未受理10人以上集体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二)打造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按照《转发关于在全省开展第三批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打造活动的通知》(铜人社发〔2023〕21号)及《关于印发铜川市王益区开展打造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和组织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要求,在全区开展打造第三批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具体实施、指导检查、选树推荐等工作。通过对辖区内各类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掌握企业调解组织建设情况。经过走访调研企业并对选树对象进行指导,陕西火凤凰艺术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符合培育条件,目前我中心向市局上报了打造金牌调解组织推荐名单,后期将重点对该调解委员会进行打造。(三)加强使用“互联网+调解”在线调解平台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作为加强多元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的重要手段,我中心充分认识到用好此平台的重要性,及时在平台更新调解组织信息、调解人员信息,已向各镇办转发《关于用好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文件,并督促各镇办落实好操作流程、管理规定、注意事项及案件处理等工作。(四)规范案件处理流程,提升案件审理质量一是坚持公开开庭审理制度,加强对案件情况的综合分析,强化案件集体研究、集体决定,做到规则公开、过程公开。二是在案件的审理阶段,完善案件的登记、受理、处理、信息汇总统计,严格按照程序性、时效性办理案件,认真对待每一环节,强事实、重证据,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确保每起案件处理体现出严标准,高质量。三是在案件处理过程中,部分用人单位对仲裁组织不了解,履行法律程序困难,工作人员通过上门送达法律文书,解释法律政策规定,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律认识,积极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尽最大可能地调解处理。(五)做好仲裁其他日常性工作按时上报各类仲裁统计报表,每月按时上报是否受理10人以上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和拖欠农民工工资报酬报表,上报三个季度仲裁系统MA1和MA2统计报表,做好仲裁风险隐患排查工作,今年针对陕西铜川声威特种水泥有限公司存在用工风险,我单位及时对该公司发出用工风险防控提示函,做好相关稳控工作,配合区政法委做好仲裁承担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工作。二、存在的问题因仲裁工作专业性较强,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仍需加强,尤其是基层调解员的调解水平较低,在调解案件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部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淡薄,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通过何种渠道进行维权。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今年是打造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活动的收官之年,我中心将按照打造第三批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相关要求,继续对接陕西火凤凰艺术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时间节点报送创建资料,争取圆满完成2023年的创建任务。继续用好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及时向基层调解组织分配案件,督促各镇办基层调解组织在平台处理案件,避免积案和压案。发挥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作用,发生劳动争议的情况下,首先通过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维护好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