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升干部能力。1.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干部职工整体素质。我站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全站党员干部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2.抓好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提高种子管理职能。为了搞好种子管理工作,组织全站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等配套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种子管理队伍作风建设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种子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水平,积极主动履行种子管理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品种管理、质量管理和良种推广等方面的工作。二、加强监督管理,保障种业安全。1.抓好质量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备案制度。我站对供种企业进行质量跟踪监督管理,促进区域种子质量的提高,确保全区用种安全。春季在王益区备案的共有4家种子企业10家受委托经营户,其中铜川丰禾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6户,备案玉米种子品种4个;铜川市绿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5户,备案玉米种子品种19个;陕西九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户,备案玉米种子品种11个;宝鸡迪兴有限公司2户,备案玉米品种6个;全区玉米备案48个品种,备案总量2.66万公斤。秋季在王益区备案的共有3家种子企业8户受委托经营户,其中铜川丰禾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王益区销售网点2户,备案小麦种子品种3个,合计0.315万公斤;铜川市耀州区卓盈农资经销部4户,备案小麦种子品种9个,合计0.51万公斤;陕西农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4户;备案小麦种子品种8个,合计0.224万公斤。全区小麦备案20个品种,备案总量1.049万公斤。2.抓好转基因检测工作,筑牢种业技术防线。按照市种子站要求,我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墙下塬村玉米集中种植田开展玉米转基因检测工作,对13个玉米试验品种,采取取样抽查的方式,对转基因成分进行检测,共取样27个,均未发现转基因成分,检测合格率为100%。三、严格监督核查,发放惠农补贴。1.抓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兑现工作,稳定粮食生产。按照《铜川市农业农村局铜川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23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铜农计财〔2023〕13号)文件要求,严格按照程序和发放标准,对各涉农镇办上报录入的农户信息、补贴面积进行了抽查、兑付工作已全面完成。全区补贴面积共计73081.66亩,补贴资金共计5115560.69元。2.抓好农民种粮一次性补贴发放工作,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2023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经村委会登记、张榜公示、镇(街道)审核录入,区农业农村局审核确定,全区兑现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面积共计42825.16亩,兑现补贴资金共计319051.99元。3.抓好小麦、玉米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降低灾害经济损失。2023年度小麦、玉米由中华保险王益支公司承保,单位保险金额每亩500元,保费每亩15元,小麦承保共计38434.31亩,其中政府承担54.76万,农户自缴费共2.88万,由于小麦受到不同程度雨灾,导致全区1949亩小麦受到不同程度的灾害,截止目前27.3万元资金已全部赔付到位。玉米承保面积为7315.7亩。四、存在问题惠农补贴工作范围大、涉及农户数量多,没有专项工作经费支持,现有工作人员很难支撑工作深入落实。五、2023年工作打算1.宣传贯彻种子法。紧抓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普法日、农资经营户培训等活动积极宣传贯彻执行新《种子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知晓率。2.抓好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工作。春秋两季组织全区种子经营企业、分销门店、委托生产户进行备案,全面掌握备销种情况及品种情况,保证足量供应。3.抓好品种布局指导。结合我区粮食生产现状和区域生态类型,及时印发春夏播、秋播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化布局指导意见,指导农户选购良种,促进粮食增产。4.抓好种子市场监管。春秋两季协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对种子、农资市场进行全面检查整顿,对农资经营人员进行培训,对供种企业进行质量跟踪监督,促进区域种子质量的提高。5.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根据上级要求,及时核查、录入、兑现王益区耕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6.配合财政局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为全区小麦、玉米投保,实现小麦、玉米政策性农业保险全覆盖,降低农户种植风险。7.完成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及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