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子长县>
子长市南沟岔镇中心小学
子长市南沟岔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29 16:05
单位名称
子长市南沟岔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陕西省子长市南沟岔镇郑家湾村373号2号办公室
法定代表人
乔连江
开办资金
287.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长市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0万元
200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在市教科体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工作开展情况:2023年度,我校在市教科体局的正确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德育是首位、教学是中心、安全是底线、效率是灵魂、质量是生命、成才是目标”的总体要求。坚持走内涵发展路径,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厚植校园文化,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发展规划,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五项管理”,抓实课后服务,助力减负提质增效。(二)突出党建引领,本着“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的工作思路,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落实“双诺双评双公开”和“三项机制”,对照标准开展“政治体检”和述职述廉,加强清廉学校创建。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每月25日为主题党日,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诵读党章、学习研讨、志愿服务等。开展“四比三亮一满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营造宣传氛围,在校园、教室内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延安精神和《中小学生守则》。利用集会、班队会宣讲,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学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对残疾儿童采用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两种形式,保证他们接受义务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对现有32名在册贫困户家庭子女,1名随班就读的智力残疾儿童给他们以生活、学习、思想上的帮助。通过学生成长导师制,对54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结对帮扶,导思想、导习惯、导心理、导生活、导学业。建立控辍保学周报制度,对未到校的学生,及时查明原因,确保在我校辍学率为0。11月23日,全校师生举行“慈心暖童心,善心助未来”爱心捐款活动,全校师生共同捐款一千余元,资助了我校10名贫困学生。二、取得的社会成效或效益:近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单位正确领导下,我校不断规范办学行为,深化教育改革,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校长乔连江本年度先后五次外出参加了校长领导力提升培训和党组织书记素养能力提升研修,贺焕焕、乔军、韦树婵参加了教育教学管理干部培训,外派朱芳芳老师参加了骨干教师“行知研习”第八届成都研习营学习,派贺焕焕老师参加了“名师之路”2023暑期未来名师成长营培训,派王兆楠、郭亚楠老师参加了2023年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高级研修培训,派15名教师参加了子长市中小学教育管理暨师德师风建设培训,派7名教师参加陕西省第十二批特级教师培养对象工作室“三室联动”主题教研活动,安排18名教师参加了子长市2023年度教职工全员安全培训。三、存在的问题:1.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语文、英语等教师,2.学校操场不能封闭,对教学影响较大。3.由于近年来出生人口下降,生源连年减少,造成教学资源匮乏。4.教师流动性较大,参与校本课题研究数量不足。四、整改措施:1.充分利用教科研联合体联片平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2.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体系建设,加强跨学科教育,利用互联网,加强教师自我发展。3.始终把师生安全放在首位,多措并举,创建“平安校园”。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修订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细则,务求开拓创新,细则要体现教师的水平,要体现多劳多得,鼓励教师以教学为中心,以课改为目标,培养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2.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尤其要加大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而且业务学习要形式多样,有声有色,体现工作的实效性。3.加大课改力度,建立激励机制,结合本校实际,办出本校特色。4.全力组建各类社团活动,贯彻落实课后服务“5+2”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今后,我们将迎难而上。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拿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毅力,“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同心同德,砥砺前行,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保持发展定力,增强自身能力,以党建统领全局,以安全为基础,以质量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苦干实干精神为保证,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学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乡村寄宿制学校而努力奋斗!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