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主要工作(一)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坚持生命安全至上的理念,注重从完善制度入手,努力实现以制管院。先后制定了院长职责制,工作人员岗位目标职责制、食品卫生主体责任制,院民工作人员请销假制度和入院老人登记等制度,完善院民基础档案和健康档案。经过抓制度落实和完善各类档案资料,提高了院民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了敬老院规范化的管理。(二)完善各项管理机制敬老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院理念,注重发挥院民和工作人员的协调作用。一是推选院民代表参与院务管理,广泛征求和听取院民在生活需求方面意见和建议,共同参与每周饭菜食谱的制定。二是成立安全卫生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轮流负责用气、用电、用火、用水安全,定期检查室内环境卫生、定期清理院民私存的过期变质食物,防止食物中毒。有了这些管理机制,保证了全院各项工作的安全有序运行。(三)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是敬老院最为重要的工作。食品安全,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与供货商签订协议,严格进行食材查验登记,,定期消毒按时进行去留样。今年6月份按照县市场管理局要求为两分院购买了两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确保敬老院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严格落实消防责任安全,定期检查防灭火设备,及时更换了过期过压灭火器55对,制定年度计划,开展了三次消防安全培训、两次防灭火和人员逃生疏散演练活动,提高了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和院民随机应变能力。医疗安全,敬老院与绥德康复医院建立了双重的合作关系,保证了院民日常医养托养以及其他紧急情况下开通优先救治通道,确保院民第一时间得到医治。同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处方和非处方药品的购买和储备工作,确保每位老人用药安全放心。(四)拓宽联宣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邀请绥德康复医院医护人员在敬老院开展了健康体检和日常病理知识讲座,通过开展活动能及时掌握老人们的身体状况,有效指导如何进行救治和预防;利用传统节日组织老人开展了趣味运动会和集体生日等活动,丰富了老人们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时刻能够体会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利用微信平台、快手抖音平台和集镇期间,进行宣传敬老院日常运营纪实,鼓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到尊老敬老活动中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敬老院的认知,引导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到敬老院集中居住,提高入住率。(五)向上争取支持,提高办院条件敬老院今年利用省福彩资助127万元资金,完成了对两分院锅炉、水暖管道、监控、消防喷淋设施的提升改造,新购置了20张护理型床。通过民政局主要领导积极协调,争取到了190万元养老机构建设补助资金,用于敬老院适老化、护理床和室内外维修改造,目前此项工作已完成招标程序,预计12月份中旬可以开始组织施工建设。项目完成后可以大大提高敬老院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着实为老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加强养老道德宣传,完善养老法律法规体系,继续支持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其支撑作用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大量存在。(一)老年人有了依靠,减少了寂寞,有利于延长寿命。(二)解决了老年人的子女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其子女更安心生产一线、本职岗位工作。(三)把老年人集中到一起,他们有很多共同语言可以交流、乐意交流、快乐交流,有利于老年人安度晚年,提升平均寿命。(四)对老年人的过去含有肯定因素,对老年人的现在是一种精神安慰,有利于提升社会生活幸福指数,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三、存在的问题(一)临聘人员现行工资较低,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而且年龄结构整体偏大,辞退起来非常困难。(二)缺乏专业人才,难以对老人做到精准和按需服务。(三)监护人对老人缺乏关爱,在日常沟通时很难形成共识,有的监护人联系一次后再联系时直接处于关机状态,敬老院对监护人没有效的约束手段,在老人们看病和临终问题的配合上都面临很大的困难。(四)敬老院院民有精神、智障、残疾和高龄老人,伴有许多并发症,随时随地生活可能不能自理,敬老院医疗资源有限,护理更是空白,面对这些问题,没有长效办法。采取措施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民政部《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区民政局的要求,遵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办院宗旨,进一步加强领导、对突出的问题落实整改责任人,限时整改。(一)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了解养老院的管理流程和标准。需要更专业的护理人员(二)加强养老院内部制度建设,尽量避免制度上的滞后以及程序不合理的问题。(三)加大对敬老院硬件设施投入,强化软件建设,以便更好地服务。五、下年工作计划(一)我们按照县民政局制订的《民政系统各项工作制度》,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学习,同时明确各自职责,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以制度管理人、制度约束人,保证了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二)加大硬件和安全设施的提升改造力度。下半年度计划利用省市到位的福彩资金,对两分院适老化设施、室内外等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再购置60张护理型床位。(三)加强内部管理,促进集中供养工作健康发展。继续完善优化各项规章制度,补全特困人员的基础档案,做好各项跟踪服务;建立临聘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定期进行业务评比,使工作责任更加明晰,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四)强化用人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力争辞退超龄员工,聘用适量的护理人员和专业医护人员,以便更好的做好服务工作,让老人们生活有质量有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