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耀州区小丘中心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时刻为患者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业务范围:综合医疗,预防保健 | |
住所 | 小丘镇小丘街 | |
法定代表人 | 杨昭荣 | |
开办资金 | 81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耀州区卫生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38.8万元 | 1376.5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耀州区小丘中心卫生院.公益 | 从业人数 9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所做的具体工作(一)强基固本,笃行实做,党建工作全面加强1.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生活制度。开展主题教育学习12次,讲党课6次,召开党支部会议12次。发展入党积极分子5名,转预备党员1名。2.深入开展医疗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和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制定了方案,开展科室内部自查自纠,关键岗位人员谈心谈话,在大厅设置意见箱,广泛征集职工和群众意见建议,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3.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干部带头,开展了四场大型惠民义诊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接诊300余人次,参与科普宣教活动人数约500人次,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4.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医院良好形象。利用网络、大厅电视及各种平台宣传我院发展及医疗信息。制作宣传短视频1个,累计观看量达3500余人次;报送工作通讯6期,及时将医院的工作动态,2023年累计阅读量达1万余人次,提升了患者对我院的了解和认知,树立了医院的良好形象;在医院工会支持下,成功组织参加了耀州区卫健系统8.19医师节活动,丰富了职工的文体生活,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二)持续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1.护理部、医务科主任坚持参加晨交班,督导检查医疗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处理。开展“三合理”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到了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诊断。2.强化三基三严培训,医务科、护理部、护理部按年初制订的“三基”培训计划组织实施。3.守住“院感”这条底线、红线,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100%、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为100%;一类切口感染率为0%。4.DRG付费工作。通过前期4个DRG付费试运行,2月份我院正式开始执行DRG付费,通过病案质控、编码员结合病例培训、病案讨论、首页等专项质控,提高医务人员对DRG付费的认识。DRG付费入组率96.22%。5.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工作。5月22日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注册成功,通过召开动员大会、专家指导、培训、下乡义诊宣传、全院积极参与,于2024年1月21日已顺利通过验收并授牌,通过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创建,极大提高了医务人员对胸痛患者的识别、救治能力。6.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根据实际共有26个病种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目前共有入组病例8例。7.加强对口支援医疗协作。铜川市人民医院先后向我院派出B超、神内、呼吸内科、心内、中医等专科的业务骨干入驻我院、融入医疗组,参与日常查房、会诊、义诊、培训,极大提升了我院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三)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护理质量管理,落实优质护理服务1.强化护理质控管理,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强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全年共完成质控检查4次:①重点科室工作质量合格率:急诊科94%,手术室95%,消毒供应室92%;②重点环节工作质量合格率:输血流程100%,护理文书书写99%,患者身份识别97%,出入院护理90%,标本采集92%,用药安全95.%,分级护理99%,围手术期护理100%;③各项护理指标执行率:高危风险96%,病区管理89%,分级护理82%,消毒隔离91%,手卫生80%。2、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2024年完成①院级培训4次。②科级能及培训培训12次,专科培训12次,业务培训12次。应急预案演练6次,护理查房12次。③院级应急预案演练6次。④院级护理查房4次。3.落实院感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院内感染。4.落实“优质护理”的开展,提升患者满意度(1)夯实基础护理,简化就医流程(由护士为患者取药、送检查等),要求各病区必须将工作安排具体化,责任到人头,将优质护理工作落到实处。(2)为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每季度对患者满意度调查一次,将存在问题,反馈于护士长,提供护理部意见,要求并协助其处理。(3)为更好的开展健康教育及护患沟通,护理部协助各护理组制作了健康教育处方及宣传画,供病人查阅;并针对专科疾病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四)严格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安全用药2023年积极进行药品遴选工作,认真采纳各个临床科室意见与建议,共增加9种新药品种,大大丰富了临床药物选择,并保证目录内的药品供应及时,满足临床的用药需求。本年度我院共搜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11例,对于药品的择优购进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全年平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值大于40DDDS,为54.6DDDS,还需引起临床科室重视。坚持“内培外引”,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业务素质。2023年开展院内业务培训23次;组织全院三基知识考核6次,合格率达98.5%;2023年选派6名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学习,主要涵盖了超声、急诊、护理、临床中医等相关专业;同时通过多渠道新招录事业单位编制人员4名,稳定和充实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六)积极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均按照规范进行管理,2023年终考核全区第二名。(七)坚持加快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硬实力”。今年,投资15.2万元,更换美国GE16排螺旋CT球管;其他特种设备、计量设备、压力设备等规范备案、按时检测;投资163万元改造的发热门诊项目,按照发热门诊兼顾急诊科设计,已基本完工,待投入使用。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2023年医院总收入1629.29万元。医疗收入为653.87万元,财政拨款收入975.42万元。医院总支出1558.81万元。2.全年门诊共接诊13027人次,其中普通门诊9488人次,急诊3539人次;住院服务1189人次;完成手术19台次;120共出车217次,转院62人次;胸痛患者上传10例。3.医保结算支付情况:(1)普通门诊报销6538人次,医药总费用590511.85元,基金支付328407元,个人现金支付262104.85元;(2)居民两病报销51人次,医药总费用6881.81元,基金支付3204.3元,个人现金支付3677.51元;(3)门诊慢性病报销341人次,医药总费用63296.48元,基金支付金额51456.4元,个人现金支付11840.08元;(4)住院病人结算1144人次,医药总费用4416581.94元,基金支付3269949.82元,个人现金支付1146632.12元。4.超声检查4674人次,B超体检约4200人次;心电图检查2085人次,心电图体检约4200人次;CT检查3210人次,DR检查2915人次。5.本年度销售药品金额为210.57万元,其中中成药49.27万元,西药146.85万元,中草药14.45万元;门诊处方量9877张,其中中药饮片处方1274张,中成药处方3500张,西药处方5103张;处方合格率98%;药品耗材占比33.70%。三、存在问题1.制度执行不到位。医院管理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制度落实不力。2.纪律松散。劳动纪律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职工对医院各项劳动纪律、各项管理规定、制度等从思想上不够重视。3.学习不到位,主动性差。很多职工主动学习意识较差,上班多年都未能取得资格证,应积极学习相关医技技术,能够全面、熟悉的掌握医技技术,更好的为患者服务。4.服务意识不到位。“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服务还没有完全做到主动、热情、耐心,服务意识、服务作风、服务态度和服务流程上都有待改进。5.宣传不到位。外界对知之甚少2024年积极利用新媒体、各类渠道宣传提升医院影响力。6.信息化发展不足。信息化发展滞后,使各项临床及统计数据收集不完全,不能直观进行分析、总结。四、改进措施1.针对制度执行不到位问题,2024年加强制度培训和执行效果的检查和督导。2.针对纪律松散问题,2024年狠抓纪律教育,端正态度,提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3.针对学习不到位,主动性差问题,2024年年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专业人员学习主动性,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4.针对服务意识不到位问题,2024年开展服务意识和行风建设教育,更好服务患者5.针对宣传不到位问题,2024年积极利用新媒体、各类渠道宣传提升医院影响力。6.针对信息化发展不足问题,2024年依托医疗集团,实现信息互通,提高医院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五、2024年工作要点和方向改善就医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继续积极申请县域次中心建设项目,努力提升我院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施院内路面硬化工程;实施灶房改造项目。加强医疗管理,促进医卫融合。以《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目标和依据,以发展医疗为中心,依托公卫及家医签约服务为抓手,促进医卫融合。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推出亮点打造高品质的医院形象。一是利用公众号、展板、电子屏等载体作为沟通渠道,积极开展一些寓教于乐和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增加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强化宣传报道工作的力度,及时向各媒体反映我院的各类动态,扩大医院知名度,提高医院社会影响力。加强医养结合工作,探索老年人服务新模式。外联及签约团队要创新工作方式,结合实际建立多样化的服务模式,打造“居家医养、医护巡诊”模式,提供健康宣教、健康管理、康复培训等服务,逐步把医养结合服务延伸到村组;比如建立微信沟通群,加强与群众联系,以信息化实现随时随地服务,加深群众印象,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狠抓医院管理,完成等级医院复审工作。2024年全力做好迎接等级医院复审工作对于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深化医院内涵建设,构建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