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子洲县种子与中药材推广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农作物和中药材新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审定、示范、推广应用、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及县域主导品种的认定;全县农作物种质和中药材资源的普查、登记、保护和收集;农作物和中药材种子质量检测、备案等工作。 | |
住所 | 子洲县双湖峪镇峨峁峪村 | |
法定代表人 | 景雷 | |
开办资金 | 2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子洲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万元 | 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子洲县种子与中药材推广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中心在省、市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政府和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标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为了服务三农、保护农民利益,我中心以《种子法》、《陕西省实施<种子法>办法》为依据,严格管理,狠抓落实,扎实有效的进行了种子法规政策宣传、新品种展示示范、中药材质量提升项目及道地药材科研孵化基地运行以及子洲黄芪研究院其它相关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内容:开展种子质量抽检审查、备案、种质资源收集等工作;完成马铃薯推广项目和谷子良种推广项目工作;搞好中药材推广宣传及试验示范及全力打造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区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社会经济发展。1、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备案以及种子质量监督抽检工作尤为重要。我中心始终把种子质量管理作为强化职能工作的第一任务,精心策划,重点品种的质量检查,认真开展打假扶优,把种子质量管理由事后管理变事前管理,将种子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是为种业单位把好调种质量关,保证合格种子调入,严禁调入不合格种子;二是加大种子质量抽检力度,对经营量大的种子批次进行重点质量抽检。尤其对中药材种子的质量抽检做到万无一失。保障我县的产业稳步发展。2、认真做好马铃薯和谷子良种项目推广工作。为了做好马铃薯种薯发放工作,我中心集中精力,有重点、分次序地对18个乡镇进行了摸底调查,落实发放面积,将申请种薯农户登记造册,建立档案保存。指导各乡镇马铃薯和谷子种子发放工作。3、搞好示范田工作,马铃薯展示示范8个品种,分别为KF1、希森6号、青薯9号、晋薯16号、陇薯17号、陇薯7号、东农310、克新1号,面积为50亩,地点为子洲县李孝河乡拓家峁村。在马蹄沟镇段家湾村玉米示范600亩;谷子良种推广2万多亩。4、大力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中心积极筹备,圆满开展了榆林市南部山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座谈会,全力配合我县召开全国2023年全国首届黄芪产业大会暨第四届子洲黄芪产业发展大会;扎实推进子洲黄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工作;完成了马蹄沟镇张圪坮村开展道地药材科研孵化基地管护及道路维修工作;完成了中药材质量提升项目和黄芪良种繁育项目;完成黄芪研究院与中药材高质量发展专班相关工作;带领相关企业外出参加了药材药品交易会,通过对子洲黄芪的广泛推荐,进一步加大对子洲黄芪品牌战略推广力度。为保证子洲黄芪道地品质,我中心按照“统一规划、规模适度、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思路和“生态化、良种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对全县20000亩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基地进行标准化管护提升,不断提升子洲黄芪产量、质量。配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完成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5、认真开展有关种子经营的审查及备案工作。严格种子市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重点做好种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查处制售假劣种子、未审先推、虚假广告、种子包装标签不规范、无证经营、依法应包装而未包装、经营档案不健全等违法行为。共备案种子企业13家。其中委托代销备案3家,经营不分装备案10家,备案玉米品种29个,高粱4个,蔬菜9个。6、认真做好种质资源管理工作参加榆林市种业工作站组织召开2023年全市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现场观摩会;按照《榆林市种业工作站2022年基层农技人员农技员培训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参加了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的学习,通过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展、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相关政策法规等内容的学习,更加为进一步提高了我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夯实农技推广基础,全面提高服务效能,加快我县的现代化种业发展;按照陕种函〔2023〕40号,关于补充收集资源有关工作的通知。我县共完善补充收集的种质资源共5种,严格按照要求建议收集技术要点进行收集并邮寄;对我县在榆林市种业展厅中11份优异资源的标签内容进行了完善。二、取得效益1、通过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确保种子销售门店干净整洁,墙上挂着信息公示栏,各种种子分门别类摆放有序,使农民用上放心种子。2、严格做好农作物种子经营备案,确保经营主体合法。目前共计受理种子经营机构备案13家,完成种子备案42单,保证了种子经营主体的合法性。3、依法开展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确保种子质量安全。按要求对种子经营机构经销种子进行监督抽样,开展种子质量检测。4.标准化种植稳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产学研一体化统筹推进,品牌效应持续发力。三、存在的问题1.缺乏专业技术水平人才,对已有的专业人才技术水平有待提高。2.试验田距离办公地较远,为试验的记载等常规性工作增加了难度。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低,组织业务人员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相关业务培训。3.种子质量不稳定,来源不明确、种子保存条件差。4.中药种植与规模化发展不协调,中药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不明显,技能型人才与产业需求不均衡。四、整改措施1、加强种子备案信息管理,实现种子备案系统化管理和加强对种子备案店信息管理,做到系统信息和实际备案经营状况相符,实现备案信息系统化管理,提高备案管理效能,确保备案秩序正常运行。2、针对缺乏专业技术水平人才这一问题,应积极组织职工参加省市培训,来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3.强化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工作,针对种子质量检测设备落后,只用肉眼进行检查这一个问题,需要种子管理部门强制经营者在上市前必须经过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抽检,经检验合格的种子推广才准予其销售,对不合格种子不准销售,真正从源头上杜绝假种子和未经审定的种子出售,确保农民群众的利益。4.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利用。加快良种培育及病虫害防治研究,不断强化质量认证,提升中药材产业标准化程度。建立质量标准体系、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及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构建中药材产业发展综合保障体系。五、下年工作计划1.根据市农业农村局以往的步伐,我中心将在2024年计划实施马铃薯“一亩田”良种推广10000亩,谷子良种推广3万亩,中药材5万亩,在各乡镇办的50%的村进行实施。2.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1)玉米新品种展示计划实施10个品种,每个品种展示面积为1亩。(2)马铃薯新品种展示计划实施4个品种,每个品种播种面积为2亩。(3)继续完成子洲黄芪研究院相关工作,大力推进绿色技术、绿色品种的示范、推广和应用。3.做好经营店网上备案工作。组织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持续做好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