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子长市蔬菜开发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种植业技术培训,种植业技术服务。 | |
住所 | 陕西省子长市秀延街农业综合大楼5楼1号 | |
法定代表人 | 许建军 | |
开办资金 | 228.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子长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4万元 | 26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实施“五大工程”,推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1.规模化发展。2023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杨家园则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大棚、拱棚、露地“三菜”并举,用足用活《关于推进设施农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扶持办法》、《促进脱贫群众增收十二条奖补措施》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推进秀延河川绿色蔬菜产业带建设,新改建大(拱)棚917亩,“三改一提”技术集成配套1020亩,瓜菜播种面积达4.3万亩,瓜菜产量17.02万吨。2.标准化种植。树立质量意识,加强农产品安全管理,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健全生产档案记录,推行化肥和农药减量行动,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物理及生态防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率,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创建绿色高效示范园2个,推广蜜薯种植400亩,集成配套智能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物理防治、轨道运输车、自动放风机等实用新技术6项,蔬菜产业科技含量显著提高。3.智能化管理。一是按照“高端人才引领,本土人才辅助”的思路,设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邹志荣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市级专家工作站和马永军蔬菜栽培本土人才工作站,吸纳土专家、种植能手参与到蔬菜技术服务行列。二是强化科普培训,举办蔬菜产业链建设集中培训2期160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分别就蔬菜、樱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黄瓜、辣椒标准化栽培管理进行系统讲解,并分赴十里铺村、南家湾村进行实地观摩。三是实行业务干部联镇包抓责任制,根据生产季节深入各镇,街道(中心)蔬菜产业重点村巡回开展科普培训,实地指导,受训菜农3000余人次,发放《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高效管理实用新技术》、《葡萄生产管理技术要点》、《防冻减灾措施》等各类技术宣传资料4000余份。4.社会化服务。推行“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培育壮大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彦东、盛宇”模式,鼓励返乡创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就业创业政策、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农资经营主体在产前、产中、产后方面的优势,建立健全以业务部门服务为基础,新型经营主体服务为补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提高蔬菜产业社会化服务程度。5.集约化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带动作用,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产前物资集中采购,降低生产成本;产中及时跟踪技术服务;产后分拣包装、冷藏保鲜、冷链运输、加工销售,农超、农商有效衔接,延链补链强链,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廖公桥蔬菜分拣加工配送车间投入运行。(二)加强党的建设,保障蔬菜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1.抓班子建设,锻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领导体系。一是强化政治意识。按时召开支部委员会,集中学习50次,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素养和执政水平,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协作,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解决大事、难事、要事上发出一个声音、形成一个拳头,形成相互支持不争权、相互信任不猜疑、相互配合不扯皮、团结一道工作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了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二是强化表率意识。把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示范带动作为重要原则,把增强责任意识、完善责任制度、强化问责追责作为重要抓手,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始终坚持严以律己,做给干部看,带着干部干,在执行各项制度上令行禁止,保证了班子思想不乱、作风不散、纪律不松、干劲不减。2.抓队伍管理,建设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一流队伍。一是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制定集中学习制度、学习计划,学习心得上墙4期,按时召开“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二是巩固意识形态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召开1次意识形态专题会议,支部书记讲党课1次,题目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三是利用“问题墙+回音壁”、“双诺双评双公开”、“一年一计划,一月一主题”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组织力和感召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四是采取查、访、谈的方式,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五是坚持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群众监督评价制”,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评判。六是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办法》、《请销假管理制度》和《业务干部联镇包村抓责任制》,大力发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切实根治“庸、懒、散、虚、粗”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风气。七是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深入冯家屯社区宣传讲解果菜种植技术。八是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重视青年党员干部教育与培养,不断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3.抓制度执行,落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机制。一是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重大意义,找准着力点,切实把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坚持将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逐级夯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始终坚持把反腐倡廉作为重要任务,切实提高党员干部“一岗双责”履职意识和能力,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做到业务工作开展到哪,党风廉政责任就延伸到那,形成党风廉政建设“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健全和完善决策体制机制、民意反馈系统、决策规则程序,推进决策民主化,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方面,经过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四是强化党内监督和警示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廉政文化,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观毛主席旧居、到子长陵园瞻仰谢子长烈士,观看警示教育片。五是严格按照陕西省公务用车监督管理平台规定管理车辆,确保公务用车上班不违规使用,下班期间一律入库,有效禁止违规使用公务用车行为。六是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经费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培训费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执行,厉行节约,做到不乱用权,不乱花公款。七是抓好党务、政务、财务按时公开,及时接受社会监督。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据调查统计,目前从业农户平均年龄61岁,思想观念落后,等、靠、要思想严重,蔬菜产业发展缓慢且不平衡。2.设施老旧破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低;产业链脱节,产业附加值不高。3.干部业务技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八次全会精神,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目标,紧紧围绕一条主线:生态循环农业。一个目标: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一区:以杨家园则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区。一带:建设秀延河川绿色蔬菜产业带。实施五大工程:实施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种植、智能化管理、社会化服务、集约化经营工程,延链补链强链,全面推进蔬菜产业链建设。1.推进基地建设。一是综合研判,针对丧失劳动力或务工转移,配套设施不到位等原因大(拱)棚资源闲置,采取租赁流转、优化品种结构等办法,逐步改造恢复利用闲置大(拱)棚资源;二是尊重群众意愿,在资金和产权落实,配套设施到位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基地建设;三是借鉴花岩坪村蜜薯发展成功做法,加快露地蔬菜基地建设。2.优化品种结构。市场引导,以蔬菜种植为主,油桃、葡萄、樱桃等特色水果为补充,培育主导产品,提高设施果菜产业整体发展质量。3.强化科普培训。一是采取集中和实地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实用、实效为目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充分调动群众发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二是进一步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4.新技术和新品种集成推广应用。以杨家园则现代农业园区为新技术和新品种聚集扩散源,集成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秸秆生物反应堆、病虫害物理防治、智能卷帘、植物补光灯等实用新技术和高产、优质新品种,提高蔬菜产业产量质量。5.加快“二品一标”认证。以杨家园则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区,加快绿色蔬菜基地及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葡萄等绿色产品认证,提高蔬菜产业影响力。6.进一步完善营销体系。一是农超有效衔接;二是依托市电子商务孵化中心,构建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拓宽营销渠道,降低营销成本。7.推进蔬菜产业后整理。谋划建设蔬菜深加工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延伸产业链,提高蔬菜产业集约化经营程度,增加蔬菜产业附加值。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