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

杨陵区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3-29 15:34
单位名称 杨陵区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依法规范网络服务市场,推进互联网行业积极健康发展。指导互联网宣传和信息内容管理,处置和封堵网上有害信息;开展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和处置;依法履行网络新闻和论坛、博客等新闻舆论及社会动员功能业务的日常监管。
住所 杨陵区康乐路20号区政府2号楼404室
法定代表人 杨景瑞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杨陵区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2万元 8.08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区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加强舆情预警监测,完善应对处置机制。加大对各大媒体网站、杨凌吧、论坛等开展监控监测力度,对于一些可能引发重大负面影响的敏感事件或恶意炒作事件,积极引导网上舆论,澄清事实真相,争取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全年共编发上报处置涉及社会噪音、安全事故、拖欠工资、物业服务等方面《舆情快报》100期,办理舆情信息60余条。(二)防范化解网络风险,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为进一步维护和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下发杨陵区“三员”管理办法。加强杨陵区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组织召开16次舆情应对处置工作会议,对舆情风险进行研判安排。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排查化解和应急处置,切实提高防控能力,做好农高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网上应急保障工作。(三)加强网上正面宣传,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做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以正面声音引领多元多样多变的网上舆论,用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主流价值,彰显时代精神,引领道德风尚。全年围绕中心工作、民生热点等话题开展网上宣传40余次,不断弘扬网络正能量。(四)加强管网治网力度,提升管网治网能力。下发《杨陵区“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开展净化网上舆论环境专项治理,重点对传播政治性有害信息、淫秽色情信息、低俗内容、侵权盗版等行为进行检查,持续开展涉政务“固定表述错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监测整改不规范信息100余条;对不良信息进行举报整治,组织举报“雅典名城正门建停车场引起业主聚众”等不实信息90条;开展网信工作业务培训3次,全方位提升网信系统干部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强化网络综合治理能力、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以来区网信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示范区党工委网信部门决策部署,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网信工作责任不断压实、网上正面宣传持续加强、网络综治能力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扎实有力、全区网络舆情处置及时有效。特别是面对突发舆情全区网信队伍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担当作为,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推荐杨陵区妇联参加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作品,杨景瑞同志获得全省网信系统服务保障中国--中亚峰会先进个人。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加速发展,各种新媒体不断出现,对新媒体舆论监管手段较弱,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力量。区网信办人员编制较少,技术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在应对网络安全事件、重大网络舆情时,往往力不从心;在资金和资源方面相对缺乏,难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导致在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方面存在较大的短板。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健全完善体制机制,紧跟网络发展的步伐,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和业务交流活动,持续加强对新媒体行业的监督管理,不断提升网络监管水平。继续加大网上巡查监管力度,增强发现力、研判力和处置力,全力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强化网信队伍建设。加强网信工作队伍建设,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升建网、管网、用网的能力和水平,以实干锻造有职业精神、专业素养、事业情怀的新型网信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业务精良、勇于担当的网信铁军。(二)做好网络阵地管理。一是做好网络阵地建设主动权。坚持网上正面引导与线下有效管控相结合,加强政务网站、杨陵资讯等主流网络平台建设,持续深入开展网络空间专项治理等行动,坚决切断负面舆论在网上传播的途径。同时,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对于群众在网上反映的问题要做到有问必答、有诉必应、有难必帮,不断提升网信工作的针对性。二是要稳妥管控网上舆情。进一步健全完善网上舆情发现、研判、处置、回应机制,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网上有害信息、网络谣言的整治力度,确保网络舆情可管可控。(三)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提高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技能,紧扣“网络安全周”主题,组织开展专题活动。通过观看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宣传片、网络安全小贴士视频,有效提升群众防范电信诈骗、打击网络谣言、强化网络反恐意识的能力,倡导人民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远离网络犯罪。同时,开展网络安全培训,讲解个人信息保护、单位及家庭用网安全等日常工作、生活热点问题,引导广大群众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共建、共筑、共享网络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