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耀州区> 铜川市耀州区石柱中心卫生院

铜川市耀州区石柱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 2024-03-29 15:31
单位名称 铜川市耀州区石柱中心卫生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医疗卫生防疫妇幼保健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住所 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街道
法定代表人 孙纪东
开办资金 581.7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耀州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3.21万元 413.72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耀州区石柱中心卫生院.公益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并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卫健局的精心指导下,我院全体职工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使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工作开展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石柱中心卫生院肩负全镇14个行政村,承担着辖区及周边区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等功能任务,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一)基本医疗工作完成情况: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业务量不断提高,我院克服人手少,设备简陋的困难,全院职工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截止12月底,实现业务总收入127.35万余元,住院量为156人次,住院总费用26.7万余元,门诊量为3014人次,门诊总费100.7万余元。门诊西药费43.6万余元,占门诊总费用43.33%;门诊中药25.7万余元,占门诊总费用25.52%。住院中药费2.0万余元,占住院总费用的7.66%;住院西药费8.6万余元,占住院总费用的32.19%。年初确立的工作目标圆满完成。2、加强医院自身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院容院貌是医院建设的重点,为此,我院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对医院内门诊楼及住院部窗户进行更换,宿办楼楼顶进行了树枝瓦搭顶。对硬件设施的改造提升,增强了患者就医体验,改善了医疗服务环境,同时加强门诊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质询、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升急诊急救能力,大大提升了了我院服务能力。3、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狠抓我院及卫生室的医疗卫生安全工作,从根本上消除医疗卫生事故隐患。(二)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1、建档立卡脱贫户891户2763人,签约888户2757人。高血压249人,糖尿病32人,精神障碍患者64人,肺结核0人,四类慢病患者332人,6种一般常见慢性病患者213人,地方病患者151人。预警监测户34户114人,签约34户114人。2、辖区患30种大病共计22人,其中脱贫人员12人,一般群众7人,均已得到集中救治。白内障7人,严重性精神障碍3人(其中1人死亡),肺癌3人(其中2人死亡),骨癌2人(其中1人死亡),食管癌2人,结肠癌2人,胃癌1人,左肺磷癌1人,急性前臂心肌梗塞1人。3、对口支援:对口支援耀州区人民医院,与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下乡入户义诊,进行慢病筛查、健康指导、合理用药。(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情况截止2023年12月底,我院共为辖区内14个行政村,15996名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其中,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人数15996人,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累计电子档案建档人数15996人,规范化健康档案降档率100%。2、重点人群管理我院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为全镇的重点人人群进行了随访服务管理。截止12月底,共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2235人,全面体检1719人次,老年人健康管理76.91%。慢性病患者(其中高血压患者管理1353人,随访5415人次,2型糖尿病患者240人,随访885人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38人,共随访552人次。恶性肿瘤患者80人,随访114人次。)3、认真开展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我镇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针对慢性病、老年人、儿童等不同人群设置宣传栏内容,并定期更换宣传栏共计6期12版。全年我院共举办健康教育讲座12期,健康教育咨询活动10次,并有相关记录。同时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日活动,全年共印制宣传资料16种,针对学校、幼托机构发放手足口等传染病防治资料,不定期在集会等地发放结核、肿瘤、艾滋、肿瘤、慢病防治等健康教育处方及资料,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6359余份,对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各科室医务人员对患者、住院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面对面个体化健康教育,并且在接种日进行健康教育音像播放,全年累计播放14小时。健康素养促进工作方面: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在同事的协助下于9月完成马咀、铁龙、克坊、西古4个行政村105户健康素养监测调查工作,结合实际问答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4、免疫规划工作严格遵守《疫苗流通管理条例》、《预防接种规范》、《疫苗管理法》等相关法规、制度,确保每周4次冷链运转,并且保质、保量、安全有效的接种疫苗,全年累计接种3185剂次,其中免疫规划2389剂次,腮腺炎疫苗89剂次,新冠疫苗136剂次。非免疫规划571剂次。常住儿童各苗接种率均在95以上。本年度开展查验预防接种证2次。对辖区内的4所小学、5所幼儿园共计334人进行了儿童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查验率100%,其中应补种16人17剂次,实际补种16人17剂次,1人患病属接种禁忌,补种率100%。9月--12月份开展流感疫苗接种工作,为辖区187人接种流感疫苗。为新初一、初二学生接种腮腺炎疫苗89剂次。为提高人群防控能力奠定了基础。配合市疾控对辖区221人随机进行乙肝五项指标监测,未发现乙肝患者。对1967--1974年出生人群及重点人群135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提高人群乙肝免疫力。6月--10月份开展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对重点区域安装摄像设备,增设LED宣传屏幕。为质量服务提升奠定了基础。5、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应急处理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相关规定,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保障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报告辖区内传染病疫情。2023年已开展自查145次,检查病例数7507例,查出传染病10例,1例新冠病毒感染,1例为丙肝,1例手足口,7例流行性病毒感冒,均及时填写报告卡并上报,疫情报告率100%,疫情报告及时率100%。2023年总共返回7例传染病病例,已完成个案调查。对全镇19个卫生室乡医进行手足口诊疗和防控知识培训,并进行考核。2023年共上报食源性疾病8例,报告及时率100%。对5所幼托机构进行了全面督导,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指导,共同做好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同时对村卫生室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督导,2023年累计发放“8.4”消毒液1578瓶,全年手足口病发病率3例。有相关随访资料,每个工作日在大厅循环播放手足口防治健康教育视频。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6、妇幼项目工作全年管理孕产妇数127人,健康管理127人,系统管理127人。管理率100%。其中高危孕产妇38人,健康管理38人管理率100%。0—6岁儿童844人,健康管理844人,系统管理844人,管理率100%。高危儿38人,管理38人,管理率100%。0--36月龄儿童总人数366人,0--36月龄中医药管理344人,管理率100%。叶酸增补:共服用人数113人,发放瓶数443瓶,依从人数99人,依从率87.71%。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发放孕娩卡103人,补助率100%。母子健康手册:共发放手册103本。计划生育药具免费发放152人份。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营养包0-24月龄全年应发放223人次,实际发223人次,发放盒数1715盒。妇女健康促进项目:35-64岁常住妇女摸底统计人数1448人,全年筛查人数815人(送检标本777人,动员6人)。0-6岁儿童体检项目:全年儿童累计体检1354人次,积极完成儿童体格检查及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估,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常见病防治等健康指导。7、结核患者管理全年推荐疑似肺结核患者49例,完成推介工作任务,全年共管理肺结核患者3人。8、地方病患者管理完成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克山病监测及病例搜索、布病监测、健康教育等项目任务,加强麻风病宣传教育,认真做好现症患者治疗工作。目前大骨节患者558人,潜在性克山病3人。9、中医药管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人数共计2152人,加强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利用中医药手段治疗和预防疾病,开展有按摩、推拿、针灸、牵引等基本服务,积极开展老年人和儿童等人群的中医药健康管理。10、积极协助区卫生监督所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辖区公共场所索证和台账登记制度建立率100%。开展医疗市场整治,重点打击超范围经营以及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按月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管理,认真实施卫生监督协管项目。11、乡医例会每月召开一次,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利用例会对乡医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累计召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4次,强化了业务知识,为更好的服务群众,全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每季度对村卫生室进行一次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拨付项目资金,拨付率100%。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通过提升医疗质量以及服务水平,不断满足辖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以及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实惠的医疗服务。经济效益:2023年总收入737.02万元(其中财政拨款604.24万元,医疗收入132.78万元),总收入较2022年增加14.60%,扣除财政补助后的收支结余36.84万元。固定资产较去年增加82.52万元。三、存在问题:1、医疗质量还有薄弱环节,在例行工作检查中发现有处方、病历、门诊日志书写不规范,医疗废弃物及污水处置缺乏专职人员,医疗废物处置兼职人员的职业防护不到位。2、卫生院学术氛围不够浓厚,部分科室满足于做好日常工作,缺乏创新动力,某些业务甚至倒退、萎缩。3、部分村医业务、知识水平较低、不能更好的配合完成相应工作。四、改进措施:1、加强质量建设,注重人才培养。2、改善医疗环境,推行满意服务。五、下一步计划:1、广泛宣传动员,推行居民医疗保险。2、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医改任务。3、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公共卫生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