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粮食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粮食体制宏观管理提供保障。监督管理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粮食行业机制,组织实施粮食购销及储备政策,拟定粮油流转购销计划,培训粮食专业人员,推广科学保粮技术,仓储设施维修,建设与改造。(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小康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马文彬 | |
开办资金 | 44.0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发展和改革局(物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03万元 | 3.3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粮食局.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区发展和改革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2022年度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情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省、示范区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上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安排部署,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粮食安全有关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各部门切实提高对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确保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各项指标任务顺利完成。根据示范区《2022年度粮食安全责任制发现重点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文件精神,9月28日组织召开粮安考核发现重点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及时分析研判解决整改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各相关单位也按照分工细化目标任务,将示范区反馈给区委区政府的10个问题进行细化,梳理整改措施15余条,明确了整改时限,各部门紧密协调,抓好贯彻落实,扎实认真开展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切实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2022年度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二)持续深化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今年以来,根据示范区纪委监委工作要求,持续深化我区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制定印发《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一是建立完善“三个一”的抓落实机制,制定一个工作方案,组建一个推进专班,召开一次安排部署会,及时对专项整治动员部署、周密安排。二是结合粮食购销领域“强监管严执法重处罚”活动年行动,对涉粮问题线索开展清底式“回头看”,对粮食企业收购、存储、轮换、销售等重点环节加大力度监管。三是以粮食购销领域巡察发现问题为基础,梳理整改问题。针对整改工作是否持续稳步推进,整改成效是否得到深化巩固,已整改到位的问题是否出现反弹,把问题整改与转变作风、堵塞漏洞、改进工作、促进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巡察整改标本兼治作用。四是深入开展“以案为鉴警示教育”活动,学习传达全国粮食物资储备系统警示教育视频会议精神,通报相关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加强交流研讨,做到入心入脑、淬炼党性,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和行动自觉。五是加强学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杨陵区区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学习计划,积极开展业务培训。使各部门、单位进一步提高认识,紧密协调,夯实我区粮食安全基础,共同保障我区粮食安全,提高人民满意度。(三)政策性粮食管理工作。一是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扎实开展库存清查。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不留隐患”的原则,确保各类政策性粮食账表相符、账实相符、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切实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工作,有力保障地方粮食安全。二是严格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按要求设立了城乡居民固定调查户,建立了统计台账,按时收集报送调查信息。建立了监测预警体系。设立价格监测点10个,定期报送监测信息。三是做好我辖区内国家政策性定向饲用粮食监督检查,今年来区粮食局组织对辖区内饲料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6次、累计19人次,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该粮食的订单合同、出入库检斤票据、运输车辆、企业入库情况等进行逐一排查,仔细核实相关运输、入库信息,严防改变用途、违规倒卖等问题发生,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责任。四是加大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充实监管力量,强化监管手段,加大检查力度,坚决纠治粮食购销领域中的违法违规、失职卸责、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等行为。(四)不达标小麦托底收购工作。按照省发改委、粮食局等7部门印发的《陕西省2023年“双抢大会战”新产不达标小麦托底收购工作方案的通知》(陕发改粮食〔2023〕1075号)文件要求,一是我区按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粮食安全储存、有利于处置监管”的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6月26日,区粮食局联合财政局、农发行杨凌示范区支行相关同志在陕西华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与企业相关领导针对今年我区不达标小麦托底收购工作召开初步研讨会,会上确定由该企业为我区2023年新产不达标小麦托底收购定点企业。二是以区政府名义制定出台《杨陵区2023年“双抢大会战”新产不达标小麦托底收购工作方案》的通知(杨政办发〔2023〕24号),方案下发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组织召开杨陵区2023年“双抢大会战”新产不达标小麦托底收购工作部署会,专题研究我区不达标小麦托底收购工作。三是区粮食局组织对辖区内5个镇(街办)及收购企业进行初步摸排,及时在政府网站上公示2023年杨陵区新产不达标小麦托底定点收购企业信息、收购具体质量标准、收购价格以及相关要求,企业也在醒目位置公示相关信息。四是区级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定点收购企业对其收购资格、新产不达标小麦托底收购方案、收购价格公示等前期准备工作以及收购过程进行专项督导检查。从6月至9月底新产不达标小麦收购结束,我区新产不达标小麦收购总计7502斤,为质量不达标小麦,收购价格为1.18元/斤。收购期间,区粮食局组织联合市场监管共出动24人次,对陕西华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专项检查,未发现粮食安全问题及收购政策不到位等问题。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全省2023年三夏“双抢大会战”精神,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坚决守住我区粮食食品安全、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创新意识不够,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完成较死板,缺乏突破性的工作亮点。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和所需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在工作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解决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二是依法管粮行政执法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没有摆在重点工作研究,导致监管效率不高。整改措施:完善执法工作体系,夯实执法工作基础。我们通过今年夏粮收购、“安全生产月”等专项执法检查,真正让粮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后期也将坚持“每月一小查、每季一大查”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办案率,保障我区粮食安全。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全区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研究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要求,切实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守好群众的“米袋子”。二、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以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为契机,切实做到扎实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坚持举一反三,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监管措施,把问题整改与转变作风、堵塞漏洞、改进工作、促进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巡察整改标本兼治作用,既要立足治标“当下改”,更要着眼治本促使能立即整改完成的问题不拖沓,切实提高我区粮食领域监管水平。三、坚持将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作为全区重点工作,压实我区粮食安全主体责任,构建粮食生产、流通和储备各环节的责任倒查机制。要严格落实粮食储备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压实承储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部门监管责任,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督促承储企业进一步规范管理,确保储得实、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