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阴县文物管理所(汉阴县三沈纪念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资源普查、登记、利用,文物安全保护,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展陈,文物展览及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汉阴县城关镇新街40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娟 | |
开办资金 | 6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阴县文广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4.27万元 | 5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加强常规管理,注重细节落实。在日常管理中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文物安全、消防安全规章制度,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在消防安全方面,定期对文管所库房里的文物进行检查登记;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对馆内外开展日常安全巡查工作,每月开展消防安全演练活动和消防知识培训工作,提升工作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在工作纪律方面,实行上下班打卡签到制度,认真落实工作要求。(二)加强部门联动,推进文物保护工作。1.汉阴城墙(含文峰塔)保护修缮工程先后完成地勘工作、方案编制工作,汉阴城墙(含文峰塔)安防工程完成方案编制工作,均已报送省文物局审批;黑龙洞寺院及戏楼保护维修工程通过市级专家组验收,准备迎接省级专家组验收;汉阴文庙大成殿保护维修工程顺利开工,并完成了屋面部分的修缮工作;菩萨泉观音殿后殿抢险加固工程顺利完成。完成汪氏祠堂紧急支护工作,防止文物本体安全恶化。文物库房提升改造工作启动。全县文物保护单位保存情况进一步改善。2.对《陕西汉阴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提供建议,按相关主管部门审查意见要求做出政策解释说明。配合县自然资源局在《汉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中落实我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协调文物保护与开发建设活动的关系,为文物保护提供国土空间保障。(三)筑牢安全底线,持续做好文物安全巡查工作。2023年,严格按照《陕西省不可移动文物巡查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开展巡查工作,预防打击文物犯罪。有重点地加大文物巡查频次,根据季节和气候情况,专项针对火灾事故风险较大的古建筑类文保单位进行了3次消防安全巡查,同时开展日常巡查、抽查,与文化执法、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联合巡查,共计40余次,实现了全县58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全覆盖。根据日常巡查情况,对汉阴城墙(含文峰塔)本体及周边环境开展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城墙文物本体保护状况及周边环境得到改善。督促群众文物保护员履职,充分发挥其作为文物保护补充力量的作用。(四)努力做好博物馆工作,宣传优秀历史文化。1.为了个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作用,使博物馆真正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大课堂。2023年,先后开展了“亲近传统之美·学习文明礼仪”、文物“活”起来课堂更有趣—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等,以及“三沈文化”进企业、进社区等系列活动20余场。2.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由三沈纪念馆主办的流动博物馆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汉阴县实验小学拉开帷幕。活动以三沈文化、家训文化、礼仪文化为内容,通过开展学习中华传统礼仪、诵读《三沈颂》、参观流动博物馆、沈尹默书法拓印、三沈诗词雕版印刷等活动。在此之前,三沈纪念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在汉阴县剧院正式启动,并参加了安康市博物馆举办的“博物馆之夜”宣传推介活动。3.2023年是沈尹默先生诞辰140周年,三沈纪念馆提前策划,邀请沈尹默孙、沈尹默家族代表、澳门沈尹默文化研究会会长沈长建,北京鲁迅博物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展览部主任、研究员刘静,上海市虹口区文联主席、上海市书协会员陆健等地专家学者来到汉阴,由县委、县政府主办的“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纪念沈尹默先生诞辰140周年”系列活动于6月9日-11日圆满举办。纪念活动分为“文化巨匠沈尹默生平掠影及高仿墨迹巡展”、“沈尹默诞辰140周年纪念仪式”、学术交流研讨会、书法交流笔会,活动中聘任了一批“三沈研究专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全年免费开放325天,共接待参观者9.5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参观3.2万人次,圆满完成中、省、市领导重要接待参观讲解工作,均能做到规范、整洁无纰漏,并结合清明、端午、中秋、五一、十一长假及市县节庆活动高质量保障开放接待工作。为了积极推动文旅融合,提升博物馆资源开发,促进三沈文化发展、研究。11月23、24日,上海市闵行区文联、上海市虹口区文联、上海市海派艺术馆等单位与三沈纪念馆合作举办“造极”纪念沈尹默诞辰140周年艺术大展及第二届沈尹默书学研讨会。来自上海、澳门、安康、湖州等地的沈尹默亲友、知名学者、书法家等200余名嘉宾参加活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文博队伍及专业人才匮乏。目前文物管理所、三沈纪念馆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共有编制6名(含所长1名)均不是文物及博物馆专业毕业,年龄结构偏大、专业不对口,业务工作都是不断地摸索学习。面对越来越专业的文博工作形式,缺乏人员队伍及专业人才的问题更加凸显。2.三沈文化研究不够深入。近年来,由于人员紧张、专业人才缺乏,三沈文化研究进展缓慢,仅靠每年与三沈亲友取得联系获得一些研究资料,自身的研究处于被动。(二)改进措施:1.馆所强化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在人才培训方法形式上力求有所突破,鼓励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深造,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2.三沈文化研究方面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尽可能创造一切机会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为馆所工作人员争取业务学习的机会。四、下一步工作思路。2024年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博事业,下一步将按照省、市、县局工作安排部署,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严守文物安全底线;进一步夯实文物安全责任,加大监督力度;二是继续加大文物保护项目申报力度,三是继续提升博物馆参观接待水平;做好中、省各类教育基地的工作,开发新的教育课程、发挥好研学教育功能;做好三沈研究、家训文化研究工作,加强馆际交流、文化名人交流,在五四、沈尹默诞辰等节点组织开展有一定影响力的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5月,被安康市消防救援支队命名为“家风廉政教育基地”7月,被命名为“陕西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实践基地”无诉讼投诉情况。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