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汉台区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汉中市汉台区工人文化宫)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困难职工提供援助、服务,开展就业咨询和职业介绍、技术培训服务,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帮助;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困难职工、劳动模范、工会干部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接待处理职工来信、来访及救助,为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提供生活救助;组织职工开展文体活动,为基层工会开展文体活动提供指导服务;重大节庆文化活动、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团队建设等工作,带动职工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做好场馆的管理维护等工作。 | |
住所 | 汉台区东大街185号 | |
法定代表人 | 牟超 | |
开办资金 | 113.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汉台区总工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3.78万元 | 1.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台区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4项,单位名称变更为汉中市汉台区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汉中市汉台区工人文化宫)。法定代表人由马仿变更为牟超。单位合并后资产增加,由原1.5万元变更为113.5万元。同时变更了宗旨和业务范围。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援助中心在区总工会正确领导下,以开展服务大局,服务职工为抓手,各项工作得以提升,彰显了工会组织的作用和力量,现就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2023年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1、大力开展“冬送温暖”慰问活动。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帮扶工作新办法全面、真实、准确贯彻到工作中,结合我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情况,分类施策,根据其困难类别实施阶梯帮扶。春节前夕,对我区困难职工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为9户在档特困职工发放医疗救助金1.8万元,每户2000元;疫情生活补贴按每人620元,涉及家庭供养人数29人,合计发放1.8万元;对47户相对困难职工开展领导交友帮扶和普惠性帮扶,每户发放生活救助金1000元,共发放4.7万元;联合区慈善协会,对我区17户企业特困老职工家庭进行了帮扶慰问,区慈善协会为每位老职工送去了2400元慰问金。同时,我们还为每位困难职工发放了春节大礼包,真诚祝愿他们能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新春佳节。此次送温暖活动,共帮扶慰问困难职工74户,发放救助金9.4万余元。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专款专用,精准到户,把帮扶资金真正发到了有困难的职工手中,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工会组织的温暖及时送到广大职工的心坎上,通过帮扶慰问送温暖活动的开展,有效巩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成果。2、积极开展2023年“春送岗位”就业招聘行动。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部署,全力助推全区“三个年”活动,聚焦“企业职工有所呼、工会组织有所应”进一步促进企业用工,扩大就业,带动职工增收,切实解决职工操心的事,一季度在全区开展了2023年春送岗位活动。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转岗待岗职工、困难职工家庭成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有就业意向的群体,提供就业岗位。与市总工会、市、区人社局紧密配合,并依托陕西工会APP、“秦云就业”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汉中英才网”,开展以线上招聘、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劳动争议咨询等为主的就业服务活动,为用人单位和广大求职者搭建便捷高效、人岗相适的线上招聘求职对接平台。积极参与市总工会、市区人社局2023年“兴业在汉中乐业在家乡”春风行动就业招聘会,招聘会现场吸引求职者40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2000余人;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政策咨询1500余人次。积极参加陕西工会2023年春送岗位服务直通车发车仪式,30家人力资源公司代表、30家培训服务机构代表和30名待岗就业职工,以及20余名各基层工会干部登上了前往企业的直通车,近距离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及对接企业用工培训需求,明确求职方向。积极参加武乡镇2023年劳务输出欢送及务工帮扶会,为外出务工人员现场集中发放日化洗漱包,方便食品,水果,口罩等温暖大礼包。让广大职工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及工会组织的温暖。3、继续开展金秋助学活动。金秋助学是工会每年都要组织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为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家庭子女进行助学救助。今年共帮扶困难职工家庭11户,发放助学金3.3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受到职工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这已成为工会服务职工最具影响力的帮扶品牌之一。4、认真做好职工互助保险工作,持续扩大受益面。职工互助保险是工会心系职工、关爱职工、普惠职工、服务职工的具体项目之一,随着职工互助保险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和救助政策不断落实,受益面在职工群众中越来越大,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我们抓住契机,在区总工会大力支持下广泛宣传互助保险有利政策,不断扩大职工互助保险在全社会的知晓率。一是印制互助保障宣传彩页,彩页上的内容以互助保障简介、险种介绍、保障范围、赔付案例为主,前来办理续保的单位经办人员人手一份;二是订购电信公司短信群发服务,给每位参保职工定期发送理赔提醒及续保提醒短信,以免参保职工因不了解互助保障相关政策,造成漏赔或脱保的情况;三是在上级取消女职工生育慰问金后,为更好地开展工作,积极向上级建议,使该政策在我区继续得到落实;四是加强对互助保障经办人员的关怀,促进此项工作在各基层工会顺利开展,保证参保单位的续保积极性,提高新发展单位的参保积极性。通过多种方式,我们吸引到了更多单位和职工群众自觉自愿投保参保,2023年截止目前共收缴保费127万余元,参保15582人次;理赔478人次,赔付金43.4万余元。参保资金收纳数、理赔率、受益率逐年增加,每年都受到省互助保障中心的表彰。5、积极主动工作,信访接待日益完善。积极完成日常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素质。接待困难职工的来信来访,坚持不推诿每一个来访者,对来信来访求助的事件做到件件有回音,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各种问题。特别是涉及改制、用工、劳动纠纷等问题,加强与人社、财政、民政、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推动困难职工帮扶和社会救助政策的有效对接,统筹规划各类帮扶资源,切实解决困难职工家庭的实际需求,推动和帮助问题的解决,使来访的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维护。6、充分发挥文化宫的阵地作用,积极开展职工活动。我们利用现有的条件保留了棋社、舞蹈协会两项阵地活动,在只收管理费情况下对外开放。我单位与市区两级工会和体育舞蹈协会共同组织了《2023年汉中市职工工间操、全健排舞暨体育舞蹈大赛》、《2023年汉中市第七届体育舞蹈(国标舞)大赛》,大赛获得了圆满成功。通过组织系列活动吸引了广大职工参与其中,广大职工群众在参加各种有趣活动过程中身体得到了锻炼,心情得到了放松,创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文化宫职工之家得到了切实体现。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积极开展春送岗位就业招聘活动,帮助更多的困难职工实现再就业。2、强化帮扶实效,巩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成果。在2023年冬送温暖活动中,共计发放帮扶资金9.4万余元,帮扶救助74余户。3、在金秋助学活动中,共计帮扶救助困难职工(农名工)11户,共发放助学救助金3.3万元。4、在职工互助保险工作中、2023年截止目前共收缴保费127万余元,参保15582人次;理赔478人次,赔付金43.4万余元。参保资金收纳数、理赔率、受益率逐年增加,每年都受到省互助保障中心的表彰。区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在巩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成果、服务职工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全总、省、市总工会的好评。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帮扶援助工作深入开展的还不够,在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切实解决困难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方面还很欠缺。二是利用阵地开展活动还不够丰富多样,开展的活动档次规模与职工群众的需求还有距离。三是人员老化,学习能力不强,专业技能不足,亟需充实具备专业素养的年轻同志到队伍中来。2、改进措施:一是我们将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根源,无条件克服一切困难,为企业和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的满意度,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与企业职工的关系。二是全面履行岗位职责,以提高工作实效为切入点,以企业职工满意为落脚点,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灵活工作方式,不断巩固提高援助中心管理服务水平,准确掌握困难职工生产生活状况,不断提高困难职工信息档案,动态管理水平.三是不断加大维权援助力度,把困难职工援助服务活动的品牌特色做实做细做深,为服务企业职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懈努力。为政府分忧,为职工解难,为稳定我区的职工队伍做更多的工作。四、2024年工作打算。一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困难职工帮扶服务工作,积极探索,从职工多样化需求出发开展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借鉴学习其他市区好的经验及做法,探索服务职工的新途径,使服务更直接、更深入、更贴近职工,努力提高工会工作能力和水平,实现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全覆盖、无遗漏。二是抓教育,抓学习,抓管理。认真学习领会并把思想完全统一到贯彻省、市、区各级政府对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上来,以科学发展统领工作全局,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和文化宫运行的新机制,开创新的工作局面。三是在2024年度的工作中,根据工会工作现实情况,援助中心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紧紧围绕“切实维护、真诚奉献、参与建设、服务大局”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把党和政府关心的重点,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职工生产生活中的难点等作为工作重点来开展。坚持服务宗旨,认真履行职责,为职工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多解难事,让困难职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切实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和社会安定和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