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佛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动物疫情监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流行性病学调查、疫情报告,兽医监督管理等政府公益性职责;拟定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方案;动物疫病预防的技术指导、培训、科普宣传和动物产品安全相关技术检测;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畜牧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畜禽良种的引进、示范、繁育改良、质量监督;饲料、兽药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和其它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负责农业面源污染监管和治理工作。 | |
住所 | 佛坪县袁家庄镇南环路4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建军 | |
开办资金 | 95.8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佛坪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68万元 | 48.63万元 | |
网上名称 | 佛坪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动物疫病防控全面完成。一是持续抓好畜禽养殖春秋防疫工作。按照省市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对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全面完成了春秋季集中免疫工作,经抽检我县春秋两季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均达到100%,春秋季免疫抗体达到70%以上。二是开展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组织符合条件的规模养殖场申报强制免疫疫苗补助,补助强制免疫疫苗资金3.41万元,切实保障全县畜禽免疫效果,减少养殖场户生产成本。三是认真开展兽医实验室检测工作。全年检测血清样品936份,发布检测结果《通报》两期,为指导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四是积极组织实施动物疫病流调工作。在全县范围内调查养殖场户1545户,调查各类动物5580头(只),并及时开展评估,预警动物疫情。五是全面落实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全年累计排查养殖场户、屠宰场7157场(户)次,排查生猪89672头次,未发现异常生猪,全县无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六是完成了兽医实验室续展工作。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县动物疫控中心兽医实验室积极开展实验室续展工作,8月底顺利迎接省市专家组联合验收并验收通过。(二)动物卫生监督效果显著。一是健全机制。二是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全年开展养殖技术培训4场,指导养殖场户56场次、屠宰场12场次,培训人数130余人。三是做好养殖场户产地检疫与屠宰场检疫监管工作。全年开展产地检疫动物17316头(只),其中检疫生猪13816头,鸡3500只,规模养殖场产地检疫率达100%;屠宰场检疫屠宰生猪406头,非洲猪瘟检测30批次,未发现不合格样品;开展养殖场“瘦肉精”抽检63份次,屠宰场“瘦肉精”抽检60份次,结果均为阴性;经排查,未发现不合格样品,屠宰动物的受检率、出场肉品合格率、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率、上市动物产品持证、耳标收回处理率均达到100%。四是开展畜禽养殖用药规范专项整治和兽用抗菌药减量化工作。五是开展畜禽屠宰“严规范、促提升、保安全”三年行动。六是开展畜禽养殖场百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日攻坚”工作。七是开展畜牧兽医生产经营主体统一赋码及信息采集工作。八是开展防疫信息化和电子出证无纸化工作。九是开展兽药经营企业和动物诊疗机构服务指导工作。(三)“佛坪土蜂蜜”地标产品推广初见成效。一是全力打造中蜂产业链养殖加工基地。2023年,栽植蜜源植物2000亩,建成日产10t蜂蜜灌装加工生产线1条和产品体验中心1处。县内注册中蜂养殖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2个,建成中蜂健康养殖示范基地5处、“智慧养蜂”示范基地1处。二是“佛坪土蜂蜜”区域公用品牌成功发布。完成了佛坪土蜂蜜区域公用品牌广告语slogan“熊猫家园静美净蜜”、产品包装和logo创意设计,并在11月中旬青岛农交会上顺利发布“佛坪土蜂蜜”区域公用品牌。三是积极开展佛坪土蜂蜜营销推荐。利用多种形式加强与央媒、省媒、知名门户网站的联系与合作,多平台宣传推广土蜂蜜产品品牌,组织用标企业参加农交会、农高会、丝博会等大型会展和品牌推介展销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佛坪土蜂蜜,让佛坪土蜂蜜走向全国。四是严格把控养蜂质量。定期开展土蜂蜜产品抽样检测,申报佛坪土蜂蜜名特优新农产品,12月初,佛坪土蜂蜜经过省市和农业农村部审核,被命名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进一步打亮佛坪土蜂蜜“金”字招牌。(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再上台阶。一是全面排查,加强整治。二是加强指导,梳理排查隐患。三是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五)技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开展技能大比武活动。二是严格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包联责任制。三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四是加强智慧畜牧业推广力度,推动生猪养殖向数字化、智能化推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年来,在中心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全面完成了春秋季集中免疫工作,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无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全县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常年保持100%,免疫抗体达到70%以上的整体要求。全年生猪养殖29196头,其中出栏18142头,同比去年养殖增长2.88%;肉牛养殖962头,其中出栏202头,同比去年养殖增长7.97%;肉羊养殖5279只,其中出栏2059只,同比去年养殖增长6.20%;土鸡养殖227500只,其中出栏122300只,同比去年养殖增长2.94%;中蜂养殖22612箱(群),同比去年养殖增长1.13%。2023年新建梅花鹿养殖场3家,其中2家已建成投产,养殖梅花鹿242只,新建成年产10000只肉兔养殖场1家,20万只蛋鸡养殖场已取得用地手续。我县畜牧产业得到了健康稳步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部分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员部门单位重视不够,部分部门、镇(街道)对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所松懈。2.镇(街道)对动物防疫工作不重视,存在疫苗一发了之等现象,通过近年来对兽医实验室检测抗体水平分析,全县各镇(街道)抗体水平有所下降,补免等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动物疫病风险发生。3.因单位搬迁,中心兽医实验室布局严重不符合生物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存在生物安全事故隐患。(二)改进措施1.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标,瞄准畜牧业主导产业,以农业倍增工程为抓手,提高畜牧业增加值。2.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动物疫情及人畜共患病监测预警工作,强化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流行。3.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按标准化建设改造兽医实验室,有效杜绝生物安全事故隐患。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持续打造黑猪、中蜂等畜牧业重点产业链。(二)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加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排查力度。二是扎实做好春秋季强制免疫工作。三是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和应急管理工作。四是做好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三)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严格落实屠宰场“两项制度”,认真开展非洲猪瘟自检和“瘦肉精”检测工作,确保生猪定点屠宰场肉品检疫率达到100%,规模养殖场产地检疫报检、受检率达到100%。(四)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粪污防治原则,利用肥水还田、沼气生产等多种方式,达到粪污还田、种养循环、环境友好的粪污资源化利用原则,打造绿色养殖园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汉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表彰为“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动物检疫监督和兽医卫生工作先进集体’(汉疫控发[2024]2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