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佛坪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劳动就业提供中介服务。劳务输出服务、组织就业交流洽谈、签订就业合同服务、就业公证服务,保管流动就业人员档案,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劳动力市场培育。管理下岗人员及生活保障。 | |
住所 | 佛坪县熊猫大道4号 | |
法定代表人 | 韩超 | |
开办资金 | 19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佛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8.23万元 | 172.11万元 | |
网上名称 | 佛坪县劳服局.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管理维护就业系统,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一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规范管理工作,推动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二是所有培训均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多种主体齐头并进,部分人员通过培训后成功就业,且每次培训结束后,及时对培训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归档。三是鼓励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并给予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支持。四是结合县域实际,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围绕“旅游发展”、“康养产业”、“电子商务”等行业开展培训,确保培训后技能水平和自身素质能够逐步提高,并实现稳定就业。五是与培训学校联合采取先培训后就业的方式在各镇以参训学员为主体开展了现场招聘会,送岗位到家门口,让参训学员足不出户就可以找到心仪的岗位,趁热打铁发挥自己所学。(二)特色亮点工作。一是加强与省农担公司深度合作。对符合条件的种养殖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小微企业等创业群体首推省农担公司担保。既降低反担保“门槛”,解决“担保人难找”的问题;还降低贷款风险,由省农担向经办银行直接提供担保,我中心负责贴息,不承担担保责任,不占用担保基金、能缓解现行担保基金压力、提升创业担保贷款放款规模。今年以来推荐省农担公司担保涉农创业实体贴息贷款14家224万元。二是开展500名民宿管家培训。为加快旅游强县建设,结合实际,开展了500名民宿管家培训。培训以民宿服务人员的职业化塑造为切入点,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截至目前,全县开展民宿管家(含客房服务、中式烹饪)培训8期513人。通过培训,513名学员均拿到培训合格证,共计209名学员的技能得到提升,并在县域内民宿企业就业。此次培训,提高了全县民宿企业服务技能与品质,更有利于做强做优全县民宿产业,壮大企业发展,实现群众就业增收。三是做好苏陕协作技能培训。9月上旬及时与江苏南通市崇川区人社局沟通,依托崇川区职业培训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针对佛坪县民宿与冷水鱼两项重点产业发展开展专题培训。全县共有35名学员参加,通过此次培训为我县特色旅游服务提供了强力支撑,同时不断满足了群众在家门口提升技能、增加收入的需求,为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奠定坚实基础。(三)多种形式开展招聘,不断促进转移就业。印发了《关于举办2023年春风行动暨苏陕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佛坪县2023年“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活动,为城乡各类有求职意愿的劳动者、残疾人士、各类用人单位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同时利用微信小程序、抖音平台等方式举办了“春风行动线上招聘会”,并及时到各镇(办)通过与返乡农民工代表召开座谈会和举办小型现场招聘会等方式,扩大招聘范围和成果。截至目前共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7场,发放宣传资料18000余份,提供1212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388人。实现就业创业政策宣传不停歇,就业创业服务不打烊,建立了《2023年佛坪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信息台账》《苏陕劳务协作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信息台账》,组织镇(办)协理员对辖区劳动力就业信息进行了详细核查,时刻掌握最新的就业状况。截至目前,完成苏陕转移就业47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1人,超额完成市人社局今年下达我县苏陕转移就业任务30人的目标任务,有效促进我县就业帮扶,激活脱贫劳动力“自我造血”能力。(四)落实各项补贴政策,不断加大资金扶持。一是加大创贷、“4050”政策宣传力度。与县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申报我县2023年社会保险补贴的通知》,利用QQ群、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宣传,印制宣传单在“就业援助月”“技能培训”“社保服务进万家”等人员集中时机大力宣传。二是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联系,对近一年来办理过营业执照的个体和企业进行电话或入户方式针对性的宣讲政策,加强对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政策的宣传指导。三是严把借款人主体资格关。通过创贷系统大数据认真核查借款人是否符合文件要求的“十类人员”,同时对已申请贷款的经营项目进行实地调查走访,了解贷款人创业需求,做好创业指导,避免骗取贷款财政贴息资金情况的发生,提高贷款使用效益。四是强把贷款回收关。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操作,层层审核把关,为防范贷款逾期风险,将创业担保贷款回收工作关口前移。在贷款到期前三个月,通过电话提醒或入户通知等方式,对借款人进行到期还款提示,了解借款人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确保创业担保贷款“放得出、收的回”,规避资金风险。五是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政策。严格审核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对于材料齐全无问题的及时进行审核;对不符合条件、提交证件不齐全、手续不完善的给予回退,并做好相应的解释安抚工作;对初步认定符合条件的材料及时上报审核,确保“4050”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申请、审核、兑付工作有力有序全面完成。截至目前,已受理“4050”社会保险补贴申报51人。(五)多渠道齐头并进,收集新增就业情况。一是加强与社区工厂、个体商户、企事业单位的密切联系,进行实地走访采集城镇人员就业情况。二是线上新增就业人员通过自主登记就业后,及时通过电话核实、上门调查等方式了解就业情况。三是健全统计台账和记录,规范报表,按指标统一口径录入数据,保证录入数据真实、有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6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00人的120%;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3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0人的132%;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11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0人的386.6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8%以内,比市局下达的年度目标优0..62个百分点。开展技能培训579人,完成目标任务450人的128.67%;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7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200人的100.96%;创业担保贷款共计发放82笔252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000万元的126%,新培育创建信用村1个(沙窝村),带动就业58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00人的116%。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在征集群众培训意愿过程中,部分群众对修脚师、育婴师等新课题、新技术学习意愿不强,报名不够踊跃导致摸底成效不大。二是返乡人员自主创业意识不强,创业人数少,新成长的劳动力较少,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在家考公、考研、应征入伍等,缓就业现象突出。(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相结合。制定明确就业工作目标,落实好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实现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双赢”。二是积极落实中省市就业政策,完善“政策找人”“免申即享”等机制。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提升援企稳岗稳就业效果。实施“五个一批”拓岗就业工程,推进“兴业在汉中•乐业在家乡”八大行动,完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机制,扶持城乡劳动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优化农业转移人口服务,实施转移就业提质工程,推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和苏陕劳务协作,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0人(其中有序转移1000人),苏陕转移就业30人。(二)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不低于2000万元,扶持创业实体60家以上,新培育创建信用村1个,带动就业500人;年内社区工厂、帮扶基地稳定在9家。(三)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不低于450人(其中农民工350人、创业培训50人、职业技能等级评价50人),确保培训后就业率不低于40%。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