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佛坪县> 佛坪县中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佛坪县中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14:58
单位名称 佛坪县中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县中药产业发展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拟定中药产业规划、扶持政策;组织开展中药资源普查、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做好重大中药项目的规划论证和组织实施;组织协调药业发展的重大改革、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等工作;牵头组织开展、参与中药产业发展重大活动。
住所 佛坪县南环路2号
法定代表人 丁晓明
开办资金 22.2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佛坪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2万元 9.18万元
网上名称 佛坪县中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节》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目标责任。严格按照《佛坪县中医药产业“链长制”工作方案》《佛坪县中医药产业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实施方案要求,细化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思路要点。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中药产业发展部署要求,根据全县中药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制定了年度中药产业发展计划,将中药产业年度发展指标任务细化到镇(街道)及中药产业发展成员单位,指导全县中药产业发展,并以此作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依据。(二)推进项目建设,确保落实增效。结合中药产业年度发展目标任务,组织各镇(街道)及中药产业发展成员单位、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及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及时申报中药产业发展项目,明确建设内容及资金需求。按照财政整合资金项目管理要求,严格项目管理,按项目建设内容及时间进度要求做好项目的实施。(三)狠抓品牌培育与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积极申报佛坪山茱萸全国名特优新中药产品名录,并委托陕西农业品牌网专家团队(陕西为道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对佛坪县中药产业资源和优势特色中药材产品开展了实地调研,因地制宜制定品牌建设方案,重点打造佛坪山茱萸等地理标志产品和优势特色中药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提升区域特色中药产品整体形象,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凝聚合力。(四)加强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指导。组织技术干部和乡土人才在全县范围内定期开展中药材立业政策宣传和种养植技术培训指导,发放宣传资料等。使中药产业发展政策知晓率进一步提高,农户中药材生产技术水平更加规范,增强发展信心。(五)积极开展药业招商引资和中药产业会展推介工作。围绕中药产业招商引资,单位工作人员分别赴省内外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做到招商引资全员参与。与陕西海翔高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润药业等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愿。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全县山茱萸种植面积10万亩,规范化管理5万亩,年产干品量1200吨,产值6000多万元;天麻栽培面积828亩,年产干品999吨,产值6994万元;猪苓1915亩,其中年留存801亩,年采收1114亩,产干品1486吨,产值8916万元;苍术等适生中药材生产规模达到5000亩,年产量3604吨,产值2386万元;发展林麝养殖场4个,共计养殖林麝610只,年生产麝香40千克,产值2600万元。全县中药材年产量达到7289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5个,培育中药材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企业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个,市级龙头企业2个),主要产品为山茱萸酒、蜜饯、饮料、保健颗粒等系列产品及天麻片等。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20个,家庭农场60个;全县有中药材生产大棚面积2.7万平方米,建成日加工鲜果1万公斤山茱萸标准化脱核烘干色选分级初加工基地2个。中药农业、工业及服务业体系逐步形成,全年中药产业总产值达到3.1亿元以上,中药产业品牌化、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佛坪山茱萸“食药同源”争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23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党参等9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明确将山茱萸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目前,全县从事山茱萸食药同源产品研发和试生产的企业有5家,研发试点产品主要有山茱萸饮料、果酒、酵素、蜜饯、挂面等,很受消费者欢迎。由陕西力箭山茱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委托陕西力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代加工的佛坪山茱萸气泡饮已于2022年正式上市销售。佛坪县浓情食品饮料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实施的年产200吨的山茱萸果酒生产线技改项目已试生产。陕西存善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茱萸酵素加工厂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药源基地建设水平低。我县中药材种植基地比较分散、种植规模相对较小,亩产和效益较低。加之农村劳动力日趋紧张,人工成本不断增加,对中药材基地管理更加粗放。群众投入积极性不高,对山茱萸等中药材的垦抚管理措施跟不上,致使产品质量和产量上不去。二是龙头企业少而弱,带动能力不足。县内目前没有一家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中药材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现有中药材生产加工相关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偏小,企业开发的中药材相关产品较为单调,生产加工科研跟不上,全县以山茱萸为主的中药材多以原料形式外销,缺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中药材深加工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才能提升市场竞争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二)改进措施推动中药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强化产品创新、科技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提升中药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强化中药材技术人才培训,抓好种植户的培训,聘请组织相关药材种植专家、技术能手、乡土人才对种植户进行培训,提高农户种植药材的技术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持续打造标准化绿色药源基地。药园基地涵盖4个镇,基地面积2500亩,基地中药产业总产值达到1.1亿元以上。一是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推进“佛坪山茱萸研究院”组建工作,建立优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开展以山茱萸为主的佛坪道地中药材立体高效生态种植模式研究和示范推广。建设秦岭药材种苗繁育、科普基地100亩。二是以促进中医药产业与现代农业融合为导向,以药企定制药园和订单式生产为重点,积极开展有机中药材种植,建设一批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绿色药源基地,建设标准化山茱萸基地3个2000亩;天麻和猪苓种植基地各1个。三是以节本提效为目标,加快农机与农艺结合,引进和推广适宜山地作业的中药材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小型轻便农业机械,促进中药材基地机械化生产管理水平。(二)加快推进中药材全产业链建设。一是加大扶持力度,提升产品初加工能力。二是加大对中药材加工企业扶持力度,持续推进山茱萸“食药同源”产品开发和生产,激活山茱萸市场,尽快形成规模效应。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知名药企达成合作,完善中药材全产业链。四是品牌培育,重点打造佛坪山茱萸,培育佛坪猪苓、佛坪天麻等地理标志产品和优势特色中药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五是技术培训,主要进行山茱萸、天麻、猪苓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培训,增产增收,争取两年时间山茱萸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2亿元。(三)积极推动中医康养产业发展。一是加强佛坪道地中药材保护,制定佛坪道地中药材地方标准,申报注册商标,强化质量监管,做强佛坪道地中药材身份名片。二是大力实施农文旅延链行动,开辟中药材特色健康旅游精品路线,促进文化旅游与中药产业融合发展。三是着力打造集中药材观赏、种植、科普、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生态旅游康养基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