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子洲县政府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县政府大楼集中办公区公用房、水、电、网络、供暖等设施的维修及维护和集中办公区的安保、保洁、绿化美化、公共秩序维护等工作,履行“公务用车服务平台”职能,为全县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下乡、调研、重大会议、重大活动等公务用车提供有偿服务。 | |
住所 | 子洲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马小国 | |
开办资金 | 1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子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0万元 | 120万元 | |
网上名称 | 子洲县政府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子洲县政府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紧盯“提质增效”工作目标,紧扣“保障有力”工作主线,紧贴“细节取胜”工作标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提升保障水平和服务效能。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2023年度业务开展及完成情况(一)公务用车日常管理坚持把公务用车常态化管理摆在首要位置,严格落实公务用车编制、配备、使用和监督管理要求,落实节假日公车定点停放和检查制度,不断提升公务用车管理水平。1.2023年共为10个单位审批更新购置26辆公务用车,其中购置纯电新能源公务用车1辆;为9个单位的12辆公务用车办理了处置手续。2.加强公务用车标识化管理,对全县252辆公务用车标识喷涂情况进行核查,督促新购车辆和标识破损车辆共20辆完成喷涂和补喷,确保全县公务用车标识应喷尽喷。3.加强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对包括救护车在内的52辆公务用车进行卫星定位终端安装,对22辆公务用车的车载定位系统进行检修,不定期巡检车辆轨迹。4.持续增强司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中心每周不定时组织一次车辆卫生评比工作;每月最后一周观看学习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业务知识日常教育及出车前安全检查等常态化教育;组织备胎更换、道路救援等现场教学1次;邀请维修厂专业人员对所有公务用车进行安全检查1次,及时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平台每天安排两名驾驶员值班,保证紧急公务用车,“随叫随到”。(二)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持续推进党政机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健全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制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机关运行成本,推行绿色办公,引导干部职工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全县节能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1.设立部门节能能耗统计员,组织开展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数据统计、数据审核和能耗分析工作,完成了2022年度全县248个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填报工作。2.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以“节能降碳,你我同行”为主题的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共发放节能倡议书1000余份,环保布袋、环保抽纸盒2000余个,营造出人人参与节能降碳的良好氛围。3.县委办、公安局2家机关食堂灶基本达到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标准要求,成为首批示范单位,推动了其余24家机关食堂灶的创建工作,2024年1月1日起,全面落实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工作。4.2023年完成了第三批11个党政机关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节约型机关创建比例达到70%,推动法院等15个单位开展第四批次创建工作。5.完成了全县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2020年-2022年黄河流域公共机构用水统计工作。6.配合水利等部门开展了县委、政府大楼内22家党政机关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三)中心日常事务管理工作1.工作日坚持上下班“四签到”,树立中心令行禁止、纪律严明、工作高效的良好形象。事务人员工作细致,严格按照程序履行办文手续,文稿起草核验印发做到及时、准确、规范,确保上级政策和县政府决策的全面贯彻落实。2.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全面落实公务卡制度,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切实完善财务管理,执行财务“会签”制度,严格把关、控制支出。3.加强对中心保障餐厅的管理,严格每餐留样登记管理制度(双岗制签字确认),每日定时对所属区域进行卫生巡查并做好清洁记录登记,每周对所管理区域进行水、电、气和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修,确保相关安全。二、取得效益(一)2023年公车平台补充8名驾驶员,改变驾驶员短缺现状;平台通过购置和调拨补充15辆公车,平台现有小轿车、越野车、商务车、中巴车等各类车型共计43辆。(二)2023年公务用车服务平台共出车3265次,安全行驶47.54万公里、租车收入177.64万元,相比2022年派车次数增加70%,安全行驶里程增加48%,租车收入增加34%,圆满完成了“清明文化节”、“健齿微笑工程”、“创建森林城市”、“黄芪大会”、“羊绒交易大会”、“创建中华散曲之乡”、“苏陕项目省考”等10余次重大公务活动用车保障任务。(三)通过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活动,持续开展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节能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和市民朋友们的节约意识,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深入人心奠定了良好的舆论基础。三、存在问题一是服务保障方面,细节考虑不周,下功夫不够,还需通过日常学习实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二是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推动力度不够,个别单位缺乏重视,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没有形成合力。三是个别单位对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认识不深,政策理解不够,日常管理存在漏洞,公车管理监督检查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整改措施(一)不断提高公务用车服务平台运行保障能力,补充一批驾驶技术好、爱岗敬业、思想品质优的驾驶员,全力做好公务出行各项保障任务。(二)要严格执行省、市有关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严格车辆更新处置审批手续,用好“全省一张网”信息化数据平台。要加强对各公务用车使用单位的监督和指导,提升公务用车规范化管理水平。(三)加强能耗统计工作,用好全国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综合信息平台,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助力公共机构实现节能和能耗定额目标。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提升公车管理水平。一是要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使用,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二是要根据市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进会会议精神,不断加强平台建设,补齐车辆基本信息,用好网上审批派车、轨迹巡检等功能。(二)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积极发挥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加强节能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统筹联动,全面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稳步向前。一是要按照节约型机关建设标准,完成法院等15家单位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努力实现全县县级以上党政机关100%建成节约型机关的目标任务。二是要继续配合水利等部门推进节水型单位建设,积极推进节水措施,不断提高节水管理水平。三是要常态化推进全县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三)加强后勤保障工作。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水平,从细节入手,继续优化水电气供给使用,节约能源资源。加强人员培训,明确服务目标,努力提升中心保障食堂用餐体验和环境卫生标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