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佛坪县> 佛坪县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佛坪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佛坪县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佛坪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14:16
单位名称 佛坪县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佛坪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制定全县的农业技术推广计划,指导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布局调整,组织开展农作物经济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引进,负责农作物种子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指导猕猴桃和食用菌产业的实施和管理,负责职务产地检疫调运和市场检疫。依法对农机事故处理、责任认定,农业机械产品鉴定、推广、农机具购置补贴。利用多媒体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市场信息等政策法规各类信息的收集发布,负责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和教育,开展实用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
住所 佛坪县袁家庄镇南环路2号
法定代表人 何新航
开办资金 31.3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佛坪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0.25万元 50.2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抓好示范试验工作。2023年我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在大河坝镇水田坪村、陈家坝镇金星村、西岔河镇彭家沟村、岳坝镇西花村建立水稻、玉米绿色病虫害防治植保试验示范点4处;在陈家坝镇金星村、陈家坝村、郭家坝村,大河坝镇十亩地村建立糯玉米栽培试验示范点4处;在西岔河镇彭家沟村建高海拔水稻试验1组;在西岔河镇耖家庄村建大豆玉米套种试验1组;在西岔河镇彭家沟、石墩河镇薅林湾等镇村建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点7处;在陈家坝镇金星村、三郎沟村,大河坝镇凤凰村建立猕猴桃改造提升示范点3处。所有试验示范点建设做到有实施方案、有技术措施、有专人负责,并从品种选用、测土配方施肥到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等方面培训到户、指导到田间地头,提供全程、面对面的技术服务。(二)强化技术指导服务。中心结合产业发展,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服务,提高农户产业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全年共开展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草地贪夜蛾防控、小麦“一喷三防”、油菜“一促四防”、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大豆玉米“一喷多促”、测土配方施肥、猕猴桃抹芽剪枝等实用技术现场培训45场2620人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指导咨询700人次,发放农村实用技术手册、大豆玉米套种技术手册、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等宣传资料计1500余份。(三)全面开展病虫害防控工作。围绕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这一主题,对全县主要病虫害进行了全生育期的调查、监测和防治。在陈家坝金星村安装植保杀虫灯8台,在陈家坝镇、大河坝镇、袁家庄街道办、长角坝镇安装诱捕器40个,设置监测点4个。在7个镇办的18个村开展了马铃薯甲虫、马铃薯金线虫、红火蚁、李属坏死环斑病毒、小麦腥黑穗病菌等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专项调查。2023年水稻稻瘟病、稻苞虫、二化螟;玉米草地贪夜蛾、玉米螟、地下害虫总体防治处置率90%以上,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保证了我县粮油蔬菜作物生产安全、高效。(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推广山区适用的耕种收集秸秆处理、农特产品保鲜烘干、初加工等微小型机具,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引导镇村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产业发展中选用购置适用的农业机械,壮大镇村农机生产作业服务队伍,逐步突破山地机械化发展“瓶颈”,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农业机械化支撑。全年完成机械耕整地3.27万亩,机收1.2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0.84%以上,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29万千瓦。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推进粮油生产稳定增长。中心积极落实中省市扶持粮食生产的补贴政策,2023年度一次性种粮补贴兑付资金257416.50元,耕地地力补贴兑付资金1244476.20元,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兑付资金5140.00元,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产量总体平稳。(二)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及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县7镇﹙办﹚,44个行政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通过秸秆机械还田、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等多途径、多层次的利用推动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2023年我县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以上,减少了杜绝秸秆焚烧现象,促进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本着防控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因地制宜选择用药产品,防治时期、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适时开展统防统治防治,推行防治时配方施肥,合理用药,减少施药次数,减少农药用量,强化农业防治,做好生物农药等技术推广工作,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保护了农业生产环境。同时加强农药安全使用宣传,规范购销台账,调查、摸底、统计农药使用情况,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控制了农药用量和高毒农药的使用。农药使用比去年降低2.67%;化肥使用比去年降低0.99%。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粮食作物投入产出率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二是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低,粮食生产管理粗放,增产增效技术落实难。三是从事农技推广的技术人员专业技能还有待提高。四是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中可用于我县的补贴机具种类少,大中型、先进的农业机械使用受山区地理环境限制无法使用,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提升难度大。2、改进措施:一是继续落实好种粮、地力等国家强农惠农补贴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根据农时季节和农民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业种植技术和农机操作、修理等技能培训。三是加强农技人员专业知识学习培训,强化综合业务素质能力。四是积极宣传推广适宜山区使用的先进农业机械,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经济快速增长。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抓好粮食生产技术指导培训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区域优势产业的培训指导工作,为农业增添新活力。(二)做好试验示范点建设工作。(三)继续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保护、检疫工作。(四)继续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指导、培训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五)进一步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做好跟踪指导和服务及时了解和掌握信息,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培训效果。(六)积极示范推广山区适用农业机械,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帮助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断提高农机化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