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佛坪县> 佛坪县政务服务中心

佛坪县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14:13
单位名称 佛坪县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和业务范围:依法开展政务服务工作。规范高效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信息的发布与咨询、审批与收费、管理与协调、投诉与监督等。
住所 佛坪县东岳殿陕南移民小区4号楼1楼
法定代表人 魏琦
开办资金 5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佛坪县行政审批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5万元 55万元
网上名称 佛坪县政务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协助推进全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作。中心始终把协助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作作为核心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部署,及时向局机关汇报沟通,建言献策。先后共承接13个部门195项行政审批事项,做到了“应划尽划”。调整充实综合窗口工作人员,通过组织、人事部门选派了20个部门28名干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应进尽进,确保大厅之外无审批。(二)稳步提高政务服务规范化水平,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服务功能,依托“陕西政务服务网”加快推行“一网通办”。深化“金牌店小二”服务理念,扮靓“第一窗口”形象。继续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融合现场评价、电话回访、便民热线和网络评价等形式,服务群众“零距离”。截至12月底,共受理行政审批项目1218件,便民服务项目9968件,业务咨询4362件。制定了《关于开展现场体验政务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改革体验官”“一把手坐窗口走流程跟执法”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活动开展以来,先后四批次6名县级领导、25个部门、两个镇(办)“一把手”亲自坐窗口为群众提供了政策咨询、办理证照等业务,累计为群众解答了各类政策咨询200余件,办理各类证照60余份,发现问题6个,提出整改意见建议10条,现已全部整改完成。持续推行“一网通办”,全县政务服务网办率达95.43%。(三)扎实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大厅设立招商服务分中心,推行帮办代办工作机制,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安装了无线POS终端机、24小时自助取件箱,合理划分政务服务大厅功能布局,设置党建微笑服务栏、单位文化墙、便民服务站、爱心驿站、健康驿站、图书角和有声图书栏,落实好“陕西政务专递”业务,落实免费寄递、免费复印、延时服务、预约服务、跟踪服务、帮办、代办等全程“保姆式”服务制度,真正实现了功能的全新升级。设立“党员先锋窗口”和“党员爱心服务驿站”,以党建带服务,定期开展优秀窗口和服务标兵的评选工作,激励全体人员比学赶超、热情服务。(四)落实“所有事项进中心、中心之外无审批”要求。加大考核督办力度,督促各部门单位事项进驻和人员授权。凡是与群众息息相关且无保密等特殊要求的事项都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统一“一个窗口”对外服务办事群众。目前,进驻部门单位43个,进驻事项523项,进驻率82.88%。(五)积极推进“跨区域通办”。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跨区域通办”窗口,配备受理人员,针对申请人跨区域办理的事项,提供咨询解答、帮办代办等服务,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和远程视频连线等方式完成收件预审、办理,相关材料通过政务专递寄送。目前,已与汉中市汉台区、南通市崇川区、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安康市宁陕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签订了跨区域通办合作协议,加入了川陕甘毗邻地区市场准入一体化通办合作机制。(六)扎实推进“镇街村居联审联办”。制定了《佛坪县政务服务镇街村居联审联办实施方案》《佛坪县镇街村居联审联办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实行“就近受理、原籍审核、跨域出证”。争取了苏陕协作项目资金30万元,实现了电子外网、业务网络、“互联网+政务服务”业务办理系统、高拍仪、评价器等电子设备平台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目前,各镇(街道)均已明确了联审联办工作窗口及业务工作人员,先后组织开展业务培训4期,培训人数300余人(次),编印工作手册60余份,发放下沉镇(街道)、村(社区)事项清单2000余份,不断提升基层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各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办结17456件,其中线上办结政务服务事项4146件,联审联办事项1748件。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今年以来,县政务大厅共受理行政审批项目1218件,便民服务项目9968件,业务咨询4362件。各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办结17456件,其中线上办结政务服务事项4146件,联审联办事项1748件。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审批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度缓慢,“应进全进”“三集中三到位”还未完全落实,人员授权不充分,进驻事项还不够全面,致使中心服务发展、方便群众的作用都没完全发挥出来。2、政务网络体系建设有待于提升。由于“互联网+政务服务”还处于试运行阶段,目前政务服务平台省、市、县三级已实现互联互通,但职能部门间的专业网络还未完全互通,数据资源共享不到位,影响了政务网络体系的纵深发展,致使网上审批事项业务量不大,办件类型不全面。3、政务服务质量有待于强化。部分窗口派驻人员更换频繁,业务水平不高,服务理念还没有完全深入每名干部头脑中,在主动、精准服务上不到位,存在一定程度的“坐等”思想,对自身工作与大厅服务的契合点缺乏深度思考和行动,靠前服务、主动服务不够,窗口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整改措施:1、进一步完善审批功能。按照县政府“应进必进,一事一地,充分授权,既受又理”的原则和审批部门及人员全部进入大厅的要求,推动未进驻大厅的部门尽快进驻;按照“两集中、两到位”的工作要求,各窗口部门应当选派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人员进入大厅,可以考虑“整体进驻+首席代表+综合窗口”的模式,确保事项、人员、授权到位。2、加强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网上服务标准化。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不断完善网上审批功能,持续开展窗口人员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力争行政审批事项网上申报率不断提高,加快建设统一的网上服务大厅,完善各项功能,打造网上办事大厅和实体大厅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统筹服务资源,统一服务标准,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3、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品牌。对窗口工作人员充分授权,做到“三集中三到位”,实现事项“颗粒化”管理,落实“一网通办”目标,最大限度提升办事效率,落实好“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四办”目标,努力把中心建设成行政服务平台和展示政府形象的窗口。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品牌。要求各涉关单位要对窗口工作人员充分授权,做到“三集中三到位”,实现事项“颗粒化”管理,落实“一网通办”目标,最大限度提升办事效率,落实好“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四办”目标,努力把中心建设成行政服务平台和展示政府形象的窗口。(二)加强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网上服务标准化。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不断完善网上审批功能,持续开展窗口人员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力争行政审批事项网上申报率不断提高,加快建设统一的网上服务大厅,完善各项功能,打造网上办事大厅和实体大厅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统筹服务资源,统一服务标准,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三)加强队伍建设,打造责任型机构。建立健全政务中心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职能,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责任心,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制度的实施办法和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作风建设常态化管理。同时,把考评奖惩等激励机制引入到日常工作中,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