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洛南县> 洛南县博物馆

洛南县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4-03-29 12:00
单位名称 洛南县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收藏和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执行《文物保护法》和《博物馆条例》;负责对全县可移动文物征集收藏保管;对馆藏文物建立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和保护;通过展览、研究,加强对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宣传教育;保障藏品安全的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住所 洛南县中甫街37号
法定代表人 张晓兵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洛南县文化广播影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7.95万元 58.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文旅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政治引领,开展主题学习教育围绕“汉字故里旗正红”党建主题活动,县博物馆全体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等,深入并持续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今年以来,我馆举办了红二十五军许权中旅红色展览、洛南县革命文物展、清廉文物展、菖蒲文化展以及各类文化展览,旨在借助党建领航活动载体,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博物馆业务更好结合。活动开展期间,县机关事务中心、县医保中心、医保局、退役事务局等30多个单位,以及石坡香山、王村、周湾村60名干部群众,共近1.5万人,学习党的历史,强化党性锤炼。传承红色基因,感悟战争年代艰苦岁月,从红色教育中汲取精神力量,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二)、加强安全管理,多措并举确保文物安全建章立制,落实责任,杜绝一切漏洞,确保文物安全。完善博物馆安全措施和制度,确定专人定期对全馆电路、消防器材、水消防系统及报警系统进行检修维护,强化隐患整改。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加强微型消防站建设,开展消防演练,提高职工消防技能和应急能力。强化安全教育,确保安全工作警钟长鸣。门房、监控室24小时值班,加强夜间巡查,严格展厅交接班登记及坐班管理。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管理,确保文庙建筑和馆藏文物安全,加强西寺墓群安全巡查,多措并举,确保文物安全。(三)、积极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博物馆持续免费对外开放1、博物馆免费开放及社教活动开展持续做好博物馆日常开放及五一小长假,以及十一国庆假期,博物馆免费开放及游客、旅游团体、旅行社来馆参观接待工作,扩大博物馆社会影响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博物馆社教活动,增强博物馆社教活动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多媒体手段对悠久的洛南历史、丰富的文物资源、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进行全方位介绍。2023年,举办红色文化润童心革命精神永传承、洛南西街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实践研学活动、洛南县博物馆党支部赴石坡镇香山村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洛南县幼儿园、蓓蕾幼儿园,洛南县西街小学、洛南县二小等师生来到洛南县博物馆,馆校联合开展“释放博物馆的力量让文物活起来”社教活动及我心中的文庙,小朋友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一幅幅文庙建筑、展厅文物的生动图案。通过多媒体手段对悠久的洛南历史、丰富的文物资源、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进行全方位介绍,孩子们积极参亲身体验,感受博物馆文化、放松身心、休闲娱乐,享受参与带来的快乐和愉悦,让文物‘活’起来。2、举办专题展览,活跃群众文化立足于文博行业窗口职能,在现有基本陈列基础上,举办纪念李福申百年诞辰美术作品展、洛南县家风家训文化主题展、赓续红色基因弘扬清风正气展、李相虎中国有个鞑子梁写生展、高峰书画作品展、柴琳书画作品展、洛南县革命文物展、喜迎“双节”洛南县盆景奇石根艺展和清风有约菖蒲艺术与绘画作品展、庆元旦迎新春清廉洛南书画作品展等10余次,弘扬传统文化,活跃干群文化生活。3、加强博物馆环境整治,提升办公环境质量开展文庙建筑群屋面杂草清理,保护文庙古建筑屋面干净整洁,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古老的文庙建筑群为城市添光溢彩,多种鸟儿飞翔云集,屋檐下鸟儿筑巢,棂星门时有掉瓦危险、危及行人安全,6月份聘请专业人士对大殿、棂星门屋檐下鸟洞填塞,以及棂星门柱子进行修复,清除屋面杂草,喷洒除草剂清除院内杂草,改善文庙院落环境。4、完成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博物馆按照上级要求,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入驻石坡镇香山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工作队坚守岗位,走访调查群众,有效开展防反贫监测、驻村防疫、森林防火、抗旱救灾,积极协助村民灾后重建,干群关系融洽,群众满意度有效提升。5、持续推进旧石器博物馆建设工作依托洛南盆地旧石器文化影响力,深入挖掘洛南丰厚的文化资源,策划洛南旧石器博物馆建设项目,该项目从2021年11月中旬开始,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办理了用地审批手续、环评手续,出具了风险评估报告,可研报告和项目建议书,完成了地形测绘、项目立项和国债资金手续申请,完成了设计方案征集及评审、旧石器博物馆陈列展览项立项报告编制及上报。项目已实施倒排工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进行。6、不断强化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工作(1)按照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保管组同志做好文物日常保护工作。定期检查库房安全,并于6月份深入库房,对库房文物逐一进行账物核对,经认真核对,文物账物相符。在核对过程中对文物保存状况和保存环境拍照记录,为文物保护修复提供可靠依据。按时检查库房安全,排除安全隐患,排查发现文物储存柜因使用时间长,塑料卡出现老化现象,及时将塑料卡换成金属卡,确保文物存放环境安全。(2)做好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申报。馆藏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洛南县博物馆馆藏书画保护修复项目》于2022年3月开始实施,2022年12月项目完成,2023年1月16日,项目通过陕西省文物局验收,项目涉及101件字画全部修复完成。馆藏铁器因氧化腐蚀,保存状况差,目前,正在准备立项,争取早日修复,使铁器文物得到有效保护。7、成功申报洛南县党史教育基地洛南县博物馆依托洛南文庙和红二十五军军部驻地旧址,具有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并且利用馆藏革命文物举办洛南县革命文物展,多年以来,开展红色教育和革命活动,接待单位团体开展主题当日、入党宣誓等活动,影响广泛,深受社会关注。2023年5月,洛南县博物馆被洛南县委党史县志办公室命名为党史教育基地,并举行了授牌仪式。目前洛南县博物馆被不同机构命名为洛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洛南县中小学生校外课后服务教育教学活动基地等。8、夜塬遗址获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夜塬遗址位于洛南盆地西部,处在南洛河与其南部支流县河之间的第二级阶地部位,属于旷野类型旧石器遗址,距离洛南县城中心约4千米。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为配合洛南县翠微花园工程项目建设,保护和抢救历史文化遗产,完善和细化洛南盆地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商洛市博物馆、洛南县博物馆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结果显示,洛南盆地在距今110万年前已有古人类活动轨迹,这一发现将洛南盆地人类活动的历史向前至少延伸了30万年,使洛南盆地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存在百万年前人类活动信息的重要地区之一,对研究中国远古人类、文化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3月12日,陕西省考古学会评选出了“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洛南夜塬遗址名至实归,荣列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之首。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陕西洛南夜塬遗址最新考古成果。《CCTV-13新闻直播间》、《文物陕西》、《考古陕西》、《起点新闻》、《陕西新闻》、《商洛新闻》、《洛南新闻》相继播出,市、县文旅局、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同期报道。9、按照市县安排,完成秦岭博物馆展品征集工作秦岭博物馆为商洛市重点项目,为丰富秦岭博物馆展览内容,根据需要,从各县各行各业征集展品。洛南县委政府非常重视,成立征集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征集工作。展品征集及上报工作主要由博物馆负责。并从洛南县博物馆抽调一名工作人员到秦岭博物馆支持秦岭博物馆展品征集工作。目前洛南县从社会层面征集到文件资料、老照片、非遗、产业发展等72条信息,信息表已经上报秦岭博物馆,实物收集工作也基本完成。秦岭博物馆需从洛南县博物馆调拨的74件文物信息表也已经上报秦岭博物馆,文物正在做复制方案。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博物馆免费开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洛南县博物馆自免费开放以来,设有三个专题展览,利用当代艺术展厅举办各种临时展览10余次,博物馆在服务大众的同时,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加强馆校合作,开展研学活动,传播了优秀传统文化,增长了孩子们的课外知识,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二)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稳步推进《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已经修复完成,通过省局验收合格,共保护修复字画51副101件,部分修复字画已经用于展览。《洛南县博物馆馆藏羊毛织品及丝织品保护修复项目》保护修复已经完工,等待省局验收。三、存在问题及改正措施(一)存在问题1、秦岭博物馆建设,需从洛南县博物馆借调74件文物,74件文物都是精品,并且都在展厅展出,按照上级要求被借走,我们没有相应的展品代替,直接影响对外开放和宣传洛南。2、根据文物工作发展的需要,文物保护和研究方面专业人才缺乏,严重制约着文物事业发展速度,急需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没有专业讲解员,对于接待观众和提升博物馆形象,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二)改正措施1、按照秦陵博物馆借调文物清单,委托陕西省文保院对借调文物做复制方案,对其进行复制。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树立科学人才观,重视人才引进工作,着重引进高层次文博领域人才。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加快旧石器博物馆建设,大力宣传洛南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年的文明史。(二)、加强文物保护与藏品征集,开展藏品预防性保护工作,提高文物保护水平,加快文物修复进度,征集藏品丰富馆藏,为陈列展览提供更多展品。(三)、运用好洛南红色文物,宣传好洛南革命史。(四)、丰富社教活动内容,提升社教活动质量,提高服务接待水平,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和“第二课堂”教育。(五)、做好文化产业开发利用,为康养洛南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洛南县博物馆被评为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