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略阳县东关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略阳县东关 | |
法定代表人 | 张志强 | |
开办资金 | 125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略阳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90.1万元 | 2947.4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丰富德育实践活动。1.抓好养成教育。学校始终坚持以“五好”作为养成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即:读好书、写好字、唱好歌、做好操、扫好地。印发《东关小学学生行为习惯评分细则》,并将卫生、路队、如厕等很多细节要求编成儿歌,扎实落实习惯培养从细节入手,从小事抓起。开展“安全出行小黄帽行动”、“争做文明小公民行动”、“我是环保小卫士”教育常抓不懈,养成教育成效显著。2.加强家校沟通。一是“培训”,利用家长会对家长做育儿技巧指导,邀请教子有方家长传经送宝,利用致家长的一封信温馨提醒,让孩子给家长写心里话加强亲子沟通,提升家长育儿能力。二是“衔接”,做好了幼小衔接工作,和小升初衔接工作。三是“陪伴”,倡导“陪伴成长是最好的教育”,让家长认同并尽可能和孩子做朋友、做伙伴,坚持陪伴孩子身心愉悦成长。四是“开放”,敞开门办学,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进教室。3.丰富德育活动。一是每月确定有一个德育主题,各年级根据主题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确定年级活动内容、形式,具体组织实施。二是充分利用媒介资源,紧紧结合时令和国家发展成就做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三是充分利用地域教育资源,开展“我是略阳人,我爱大略阳”的爱国爱校爱家乡德育实践活动。(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1.加强教学管理,坚持领导包抓。工作中,我们深入持续推行领导包抓制度,实行了领导班子成员包抓年级组的管理模式,落实了包抓目标责任。通过领导和组员的分工协作,有效指导、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落实。目前,形成了领导包抓“天天深入检查、周周汇总通报、月月总结分享”的良好格局。2.加强多管齐下,抓好常规落实。我们严格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提出了每个环节“按时、定量、保质”、“不走样、不缩水、不打折扣”的要求。一是试行“清单式”管理,不断规范工作要求,让大家有章可循。旨在让老师们明确每项工作的要求、内容及流程,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二是实行了“值日领导+包抓领导”双重监管制度。三是细化教学环节的跟踪调研,做实每个细节。进一步规范了集体备课,学生作业,阶段检测。3.狠抓教学研讨,问课堂要质量。针对语文、道法学科现状,学校依照“教学能手带头做讲座、上示范课、学科全体教师参与”的模式,全覆盖、高频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大家认真研读、积极讨论、踊跃示范、受益匪浅。4.加强薄弱学科,查漏补缺。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大力改进薄弱学科工作,通过明确目标任务、规范教研活动、培训教学技能、扎实课堂教学、强化学生训练、加强技能培养、开展技能展示等措施,全面改进提高薄弱学科工作,有力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5.丰富学科活动,促进全面发展。教学中,我们坚持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特点,组建学生社团,开展器乐、声乐、绘画、围棋、舞蹈、足球、计算机、书法、手工、创客、太极拳、无人机等社团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有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大“亮点”。(三)提高校本研修实效。1.借力校本研修,努力提升团队业务素养。工作中,我们依托教学,聚焦课堂,把教师团队整体素养的提高与校本研修结合起来,努力提升团队业务能力。通过开展高效课堂教师团队素养展示大赛、青年教师全员赛和教师徒结对风采展示等活动开展,让个人在团队研修中迅速成长,增强教师团队的团结意识,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2.实施青蓝先锋,开展“传帮带”活动。详细分析教师队伍现状,将教师分为教学新手、校级骨干、省市县能手名师三个梯队,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培养,开展“传帮带”活动,把教学新手培养成校级骨干,校级骨干培养成县、市、省能手。3.加强对外联系,交流融合共同进步。我们把送培交流提升素养当做福利,积极争取安排优秀青年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培训归来者,要在全体教师会上汇报和分享学习成果,达到一人外出,全员受益。此外,还邀请海安试验小学专家团队来校指导示范,让全县教师获益。4.示范引领,促进校内县域教师共同提高。我们依托学校省市级名师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集团校教师培训工作。将学科指导中心工作与对口帮扶工作相结合,组织学校县、市、省级名师和骨干教师开展“送教下乡”及“对口交流”活动,有力推动了区域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四)助力乡村振兴。1.加强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教育的满意度。通过帮扶教师入户走访、家访交流,印发惠民政策宣传资料、告知书、家长会、家长QQ群、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多形式、多条途径加政策大宣传力度,让学生家长掌握教育扶贫政策,了解近年来教育脱贫和办学成果,大大提升了广大家长、学生对教育惠民政策的知晓率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2.完善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无辍学。学校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工作机制和动态监测机制,按照控辍保学目标任务,严格落实“七长”责任制,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建立完善了相关档案。加强学生教育引导,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在校学生留得住、学得好,从而使学校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巩固率为100%。(五)落实安全工作责任。1.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夯实安全责任。学校坚持教学工作和平安建设齐抓共管。层层签订了安全责目标任书,构建起了安全监管立体网络,确保了安全责任落实。2.定期开展安全排查,做好安全防范。开学前后,学期中末,季节转换,我们根据安全工作计划都要定期开展多次安全排查,不定期地进行安全巡查,做好安全台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3.加强各类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依托“十有十没有”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坚持开展好“安全教育周”、“安全月”活动,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队会活动、国旗下演讲、专栏、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增强了学生安全防范意识。4.积极做好卫生防疫,确保师生健康。我们结合学校疾病防控工作形势,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卫生健康教育。针对传染病发病特点,及时开展疑似疾病排查,严格落实晨检制度,做好防疫宣传工作,严格进行卫生消杀,落实教室、厕所等重点场所定期消毒制度,确保师生的健康安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2023年,学校共有2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50人,在编在岗教职工82人,其中各级教学能手28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成绩显著,统考成绩名列前茅。学校被评为:“陕西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汉中市双强示范党组织”、“汉中市课后服务示范学校”、“略阳县乡村振兴工作先进集体”等。三、存在的问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问题依然突出。学校现有正式在编教师64人,根据班级及实际运转人员缺口较大,近年来主要采取人员轮岗交流、跟岗学习等方式解决,但教师队伍不稳定,家长意见大,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提升较缓慢。2.校本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校本研修的内容和方式还需进一步丰富,工作创新不足,部分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3.课题研究需要再加强。学校各级课题研究数量虽多,但课题研究质量不高,一些课题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脱节,研究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二)改进措施。1.不断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一是实施师德涵养工程。以“四有好教师”标准建设教师队伍,认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是开展教师专业成长工程。三是深入实施“青蓝工程”。四是夯实教师培训工程。着力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课例、专家讲座等,努力拓宽教师的知识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走进名家网络培训”等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深度和高度,拓展教师专业视野,为教育教学提供优秀方法和先进理念。2.积极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扎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要进一步发挥好学校教师资源优势,依托学校名师资源,充分发挥名师的集群效应,合众家之所长,加强教学和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提高校本研修工作水平。3.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课题研究,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再上台阶。一是规范管理,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科研教育思想。二是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之中。三是明确课题研究方向,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理论和教育教学相结合,切实加强课题研究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学校将继续以深化作风建设为抓手,立足学校工作实际,以质量提升为根本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1.要精细过程管理。做到人人有追赶超越目标任务、各项工作有详实计划、件件事项有具体落实。2.要改革教研模式。尝试开展学科融合大教研活动,打破固有的学科组内交流模式,开展跨学科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互相启发借鉴,协作共赢。3.要加强校本研修。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研修针对性的研讨,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一、受奖情况:被省教体局、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被汉中市组织部评为“汉中市双强示范党组织”,被汉中市教育局评为“汉中市课后服务示范学校”,被县教育体育局评为“乡村振兴工作先进集体”。二、诉讼投诉情况:全年无诉讼投诉。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