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洛南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流动人才提供中介服务;人才交流服务,流动人才组织与人事关系转接,流动人才档案保管,人才信息服务,人才市场培育。 | |
住所 | 洛南县河滨北路西段 | |
法定代表人 | 杨华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洛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5万元 | 13.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本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社局及局各股室的大力支持下,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建“人才至上,服务第一”的工作理念,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一、2023年度工作开展情况(一)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准确掌握国家取消毕业报到证相关政策,积极优化人事代理手续办理流程,重点抓好档案审核、年度考核、资格认证、职称评定、政治审查、档案转递以及出具调档函等人事代理服务事项,全面优化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二)推进人事档案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档案转递、借阅查询、管理归档、收集登记等配套制度,组织业务人员对所有邮递档案资料清理整理,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确保人事档案转递规范化、借阅查询制度化、材料收集入档有序化。(三)做好实名登记精准服务。依托“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系统”,及时处理审核外网登记毕业生信息,采取电话回访、微信公众号等途径,积极宣传人事代理、就业见习、就业创业等相关政策,逐个联系实名登记未就业毕业生,落实实名制精准服务制度,精准实施“一次职业指导、三次就业岗位推荐、一次就业见习或就业技能培训”“131”就业服务,确保回洛报到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全覆盖、有服务需求对象提供服务全覆盖。(四)全面完成就业见习工作。完善规范就业见习基地认定、见习补贴申报等流程,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电话沟通联系、实地走访考察,积极引导支持县域企事业单位开发就业见习岗位,组织符合条件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鼓励就业见习基地留用见习人员,切实落实《关于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帮助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五)有序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利用微信公众号、“秦云就业”等平台发布企业用工、线上招聘信息,依托高校毕业生实习期、离校季、求职期等有利时机,联合用人单位扎实开展高校毕业生线下专场招聘活动,协调解决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融资难题,加大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技能,组织工作人员赴镇安县学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经验,全力保障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六)常态开展创卫整治活动。聚焦创建国家卫生县第十三片区、县人社局家属楼以及本单位等重点区域,采用疏通沟渠、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堵洞抹缝、清理杂物、清扫蜘蛛网等方法,对环境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消杀治理,责任片区卫生取得了明显改善。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公共就业服务精细化。全年办理人事代理1889人;依托人事档案提供人事代理服务1440人次,其中开具各类证明338人次、政审326人次、调档776人次。二是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全年整理新增档案1889份,转递人事代理档案776份。三是实名登记服务全程化。2022届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1805人,其中登记离校未就业毕业生1031人,通过“131”服务实现就业1014人,就业率达到98.35%;2023届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1570人,其中登记离校未就业毕业生757人,通过“131”服务实现就业702人,就业率达到92.73%。四是就业见习工作常态化。全年审批就业见习单位(基地)44家,提供见习岗位467个,安排210名就业见习人员进入见习岗位并购买人身意外保险3.51万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210人的100%;发放2022年度191名就业见习人员生活补贴134.52万元。五是就业创业工作多元化。全年发布招聘信息92期,开展专场招聘活动20场次,服务高校毕业生1000余人,有效解决154人就业;联合洛南融媒中心开展“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网络招聘会,邀请县内外重点企业19家,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开展“进企业进校园进单位”宣讲政策7场次、线上宣传政策14期,发放宣传资料3200余份、提供政策咨询1160余人;推荐“平凡岗位精彩人生”先进典型1人,激发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热情;协助2人申请创业贷款30万元,其中帮助1人申请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担保贷款10万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10万元的100%;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5期121人,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50人的242%;大学生孵化基地项目已揭牌运营,成功引进大学生创办企业1个,孵化成功后将带动20余人就业,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六是创卫整治活动常态化。投入卫生整治经费1万余元,制作创卫宣传展板、悬挂创卫宣传横幅、购买卫生整治工具,组织开展专项整治52余次,助推国家卫生县创建达标。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县域企业较少,提供岗位有限,难以征集就业岗位,薪资待遇低下,对就业工作形成一定阻力;二是工作人员学习交流机会少,工作无创新无亮点,有待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三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信息共享水平相对滞后,人才对接不够顺畅。(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各项业务及政策法规学习,积极参加人才服务方面知识培训,全面贯彻落实各级文件会议精神;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整合全县所有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资源,大力募集就业岗位,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支持,从制度、资金、措施等多渠道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三是强化队伍管理,精心打造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工作队伍,全面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做好各项业务工作。四、下年度工作打算一是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依托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系统,采取电话回访、上门走访、微信公众号等途径,积极宣传人事代理、就业见习、就业创业等相关政策,扎实推进档案审核、年度考核、资格认证、职称评定、政治审查、档案转递等人事代理事务服务事项,为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二是进一步规范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全面落实“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拓展更多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征集更多就业见习岗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优的就业见习机会,力争把县域有意愿的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都组织到见习工作活动中,并组织业务人员对见习基地、见习人员专项检查,重点对工作环境、见习台账、补助发放、在岗情况等方面督查督导,加大对见习工作的日常监管力度,做好见习人员全程服务,逐步提升见习人员就业能力,助力见习人员实现更充分就业。三是进一步畅通就业岗位募集渠道。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行动,加大线上线下专场招聘、公益性就业招聘、直播带岗等专项活动,及时了解高校毕业生求职意愿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整合全县所有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资源,大力募集就业岗位,从制度、资金、措施等多渠道,保障高校毕业生最大限度实现就业。四是进一步促进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措施,突出抓好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创业贷款等重点工作,加强大学生孵化基地项目管理,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鼓励脱贫家庭、低保家庭、残疾家庭、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等人员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和企业吸纳,推动就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全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