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洛南县水产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水产技术,促进渔业发展;提供优良种苗与先进技术,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为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渔政监督保障。 | |
住所 | 洛南县城中甫街西段33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小军 | |
开办资金 | 6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洛南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37万元 | 0.6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洛南县渔业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县渔业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领导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三个年”及主题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全省渔业渔政及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会议精神,通过科技引导、现场指导、示范引领等有效措施,推动全县渔业工作稳步提升。现将本年度主要工作汇报如下:一、具体开展业务情况1.加强渔业科技指导服务。首先是依托各类产销平台及时向养殖户提供产销信息,推进压塘水产品销售,腾退养殖空间;其次是指导养殖户及时做好压塘水产品的病害防控及老旧池塘提升改造,加快推进大水面生态养殖;再次是抓好渔业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进村入户到塘,送技术上门,指导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通过微信群等媒体及时向养殖企业(户)发出极端天气及安全生产预警,做好渔业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2、扎实推进养殖尾水治理。落实养殖尾水排放生产者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完成2022年中央渔业绿色发展项目500亩集中连片池塘改造及尾水治理,推动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和达标排放。3、推进设施渔业有序发展。落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统筹耕地、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指导建设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1000立方米。4、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围绕三产融合发展思路,培育了以洛南泓盛为代表的产加销一体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了鳟鲟鱼从池塘到餐桌的无缝供应,同时洛南县泓盛冷水鱼产业示范园通过直播带货和线上线下直销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延伸渔业发展产业链,增加渔业附加值。5、持续推进养殖发证工作。落实商农函(2020)264号文件精神,按照《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积极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协调沟通帮助养殖企业(户)简化办证流程,规范办证手续,今年登记发证3本,发证面积6.611公顷,至今全县共计登记发证28本,累计发证面积79.317公顷。6、项目支撑渔业产业发展。完成2022年中省渔业绿色发展项目验收。争取2023年中省转移支付及渔业绿色发展项目资金125万元,引导带动社会资金500余万元投入到渔业基础设施提升及产业发展中,将助推我县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7、提升渔业科技服务能力。组织技术干部参加全国春夏秋冬四季水产疾病监测与防控技术、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技术及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信息采集系统操作,全省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技术、稻渔综合种养技术、陆基圆桶养殖技术及2023年骨干农技员渔业专题培训、水生生物定点放流平台信息系统、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面上调查、外来入侵水生动植物普查业务养殖池塘尾水治理模式等线上线下业务培训学习80人次;通过培训交流学习等措施提升渔业技术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并加强与省、市水产工作站、省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交流合作,提升创新能力,使渔业技术干部和养殖企业掌握更多更新的养殖技术,服务现代渔业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更大的作用。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全县完成水产品总产量900吨,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3900万元;完成洛河流域15万尾经济鱼类增殖放流任务;累计登记发证28本,发证面积79.317公顷;争取中省渔业绿色发展补助项目资金共计125万元;完成县本级产地水产品快检样品60个、定量检测样品7个,合格率达100%,实现全年渔业安全生产零事故。三、存在问题及改正措施1、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员年龄偏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2、推广经费不足。制约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引进及推广:3、产业资金短缺。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投入有限4、销售渠道不畅。销售渠道单一,信息闭塞。5、组织化程度低。无龙头企业带动,缺乏市场竞争力。6、产业化程度低。三产融合不够,渔业附加值低。7、环境条件制约。生产用水(城镇供水水源地保护及取水许可)产业发展用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及秦岭生态红线。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度将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实际,以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强化技术推广工作,努力促进我县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一是创新渔业技术服务。深入贯彻落实市农业农村局等十一局《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商农发[2021]172号),切实加大渔业技术推广力度,通过培训、座谈、交流等形式,指导养殖企业严格落实渔业养殖绿色健康发展要求,以生态、健康、绿色为导向,持续开展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引导企业补齐环保短板,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切实推进渔业绿色健康养殖。二是推进健康绿色养殖。指导1000立方米陆集圆桶循环水养殖、引进养殖新品种1个,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00亩三是抓项目保目标任务。指导2023年渔业项目的实施,科学谋划2024年渔业项目,夯实渔业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力争超额完成年度水产品任务四是推动冷水鱼产业链。充分发挥秦岭冷水资源,优化养殖结构,大力发展冷泉渔业及水产品初加工、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休闲观光渔业,创建名特优新水产品1个,提高名特优水产品的比重。五是强化渔业安全生产。加强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养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完成产地水产品质量快检样品60个、定量检测样品4个,扎实推行水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确保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六是加强渔业资源养护。抓好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持续落实禁渔期制度,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七是开展渔业病害测报。完成年度渔业病害的测报工作。。八是落实渔业产业政策。用足用活省市县相关产业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产业扶持资金,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渔业产业发展,推动现代渔业发展九是持续开展登记发证。配合行政审批服务局持续做好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的发放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