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灞桥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规划。负责秦创原实体工作平台建设,为秦创原建设中对接活动提供服务保障,承办秦创原建设工作相关活动,落实相关政策。 | |
住所 | 西安市灞桥区纺渭路泰尔发现新坐标25层 | |
法定代表人 | 李闯禄 | |
开办资金 | 33.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灞桥区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3.54万元 | 33.5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成立以来加强与区科技工信局密切配合,共同承担秦创原年度考核工作任务。现已完成申报国家级产业园区1个、市级研究中心2个;新增区内“三器”平台4个、举办产学研金活动5场、促进成果转化项目14项,同时建立法律服务工作站、西安仪器设备共享公共服务平台灞桥分平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平台等内容。具体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1.秦创原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一是洪庆新城军民融合产业园、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的轻质高压复合材料储氢气瓶应用研发基地、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的航天动力技术融合转化平台分别被认定为第五批西安市立体联动“孵化器”和成果转化“加速器”,中天固体火箭研发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第六批西安市两链融合“促进器”。二是我区原有立体联动孵化器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认定为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示范)。三是西安北方庆华机电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获批西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提升。一是召开“秦创原·知名高校进灞桥”暨2023产业融合发展——新工科创新大赛华西赛区决赛,纺织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和15个与灞桥区产业布局契合度较高的优秀项目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二是搭建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积极开展校企双进,举办5场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活动,促进成果转化项目14项。3.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在全市各区县开发区中,率先制定出台指导文件,起草了《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西安东部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灞发〔2023〕10号),印发《2023年灞桥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夯实责任落实。4.秦创原8项指标任务超额完成。高企认定50家任务,实际通过58家;培育入库科小数150家任务,实际通过153家;新增高层次人才3名任务,已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24亿元任务,已通过任务考核;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接活动5场任务,已举办5场;成果转化项目10项任务,完成14项;技术经理人30人任务,已全部完成。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积极发挥岗位职能,联合相关单位不断增强惠企效能。一是联合区司法局建立秦创原法律服务工作站,帮助科技型企业合法合理解决涉法诉讼问题和矛盾纠纷,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二是联合区检察院、区市场监管局建立灞桥区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站,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三是西安仪器设备共享公共服务平台灞桥分平台正式上线,推动了区内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开放。四是发挥市级科技金融服务工作站职能,宣传科技金融贷款政策,征集科技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建立科技企业金融服务台账140余家,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提升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023年,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虽能较好的完成指标任务,但结合区域实际仍存在区内多数企业科技含量不高,科技创新热情较低,以及航天军工领域科技资源利用成效不明显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区秦创原围绕“三定”规定的职责,对职责履行、挖掘内部潜力、发挥编制资源使用效益等方面进行问题查摆。一是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将现有高企、科小名录详细比对,筛选出未同时纳入“两库”的企业,同时积极对接税务、市场监管局收集全区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有知识产权的企业名单,梳理出潜在高企、科小的企业名单,综合整理后,形成全区科技型企业预备库。协同工信、统计等部门共同深入企业,全力挖掘潜在科技型企业。二是不断优化科技金融服务。精细化分类建档即通过下沉企业调研走访、分析企业年报财务数据、梳理企业知识产权现状等方式,对全区科技型企业精细化分类建档。精准化服务即通过综合分析企业授信等级、融资需求和各金融机构的科技金融产品种类,精准化匹配企业与金融机构,为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桥梁,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大授信额度、减少审批环节及时间。三是加大科技政策宣传力度。利用调研走访、业务培训、便民大厅发放资料等形式,加大对高企、研发投入、科技金融贴息等科技奖补政策的宣传力度及途径,拓宽科技金融的关注度及惠及面,让更多企业了解科技奖励政策。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我们将以西安市“双中心”建设为契机,着力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一)深入挖掘军工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对接航天四院,促进以航天四院为链主企业的航天产业链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做好辖区军工企业设备入库及对接服务,实现军民融合创新资源共享。利用军用技术民用化过程中的缩短技术研发链条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二)加强与高校交流合作,提升企业科技水平。围绕我区主导产业,通过召开产学研金对接活动、开展校企双进活动、高校科技成果路演等方式,搭建校地企三方交流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积极承接“三项改革”中可落地转化的科技成果,与高校院所联合组建重点实验室、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等,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及企业科技研发水平。(三)发挥科技金融服务工作站作用,培育科技金融服务队伍。进一步发挥秦创原金融服务工作站职能,补充完善金融服务台账,开展科技金融政策解读、融资培训、投融资对接路演等活动,进一步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四)持续强化科技服务。持续强化科技服务,做好日常调研走访,宣传科技扶持政策,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申报辅导。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