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灞桥区政务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区政务服务大厅和窗口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行政审批和服务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和监督;负责对派驻政务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管理和绩效考核;负责受理服务质量、效能等方面的投诉,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负责网上政务服务公共平台的建设、开发、管理和维护;负责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指导街道、社区开展政务服务工作;负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代办、帮办服务。 | |
住所 | 西安市灞桥区长乐东路69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磊 | |
开办资金 | 131.3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灞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88万元 | 38.7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来,在局领导班子正确领导下,区政务服务中心以聚焦主责主业,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和八个方面重点工作,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务服务质量,高效助力区域营商环境优化提升。2023年,区政务服务中心累计办理各类事项693026件。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是市考指标(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高标准完成。推进纸质证照100%同步生成电子证照,建设灞桥区电子证照库,通过数据共享和数据采集归集电子证照数据1186907条;推进两个免于提交,强化电子证照应用,实现222项政务服务事项两个免于提交,401个政务服务事项“一证(照)通办”;提高事项要素精准度,政务服务网核查发现问题64处,已全部完成整改;推进不见面审批,截至目前,区街村共2553项政务服务事项,2297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全程网办率达90%。二是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标委验收。充分运用标准化理念和方法,常态化推行标准化管理和服务,构建并运行了“1+7+N”政务服务体系,探索形成了“4134”政务服务标准化典型模式(4:健全“四重”保障;1:构建“一套”体系;3:突出“三个”强化;4:取得“四个”提升),平均材料减少45%以上,平均每个事项缩短环节30%以上,平均压减审批时间70%;“线上线下”服务并行互补、有机融合,事项按时办结率达100%,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打造了行业特色品牌。2023年12月13日,国家标委考核组对灞桥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第七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组织终期考核评估,灞桥区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以93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标委终期验收。三是积极打造1+7+N政务服务平台。灞桥区积极打造1+7+N综合性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平台,即:通过1个区级政务服务中心,7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N个社区站点等,积极整合资源,推行综合性政务服务提档升级,以平台建设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现“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2023年11月1日,全市“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我区一个街道(纺织城街道)、4个社区(十里铺秦孟街、红旗街道云锦、洪庆街道洪庆新村、灞桥街道灞桥街社区)便民服务站获评全市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示范点。同时与中国电信合作建设的3个“秦务员”政务服务驿站已正式对外运行;优化“政策通”功能,集中发布、重点推送惠企政策,不断提升政策知晓率,全年累计发布政策27条,同时通过发布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由相关银行为27家企业提供贷款1210万元。四是营商环境工作成绩突出。全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考核排名在我区位列第一,在灞桥区《品质灞桥·创优亮榜》专栏红榜进行通报表扬。承接的“数字营商”和“政务服务”2项指标33项和全局营商环境任牵头60项,各项任务均已按时完成。2023年,亮点工作信息在国家、省、市、区各级媒体发表200余篇次。五是“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工作成效明显。制定并落实《2023年度常态化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全区各相关单位积极开展一把手活动,2023年,全区共478名部门领导参加“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活动,接待办事企业群众1577人次,受理业务642项,体验办理事项1134项,发现并解决问题101个。六是创新“帮代办”服务模式,全力提升服务体验。服务商圈,在即将开业的市场、商圈设立政务服务流动驿站,现场“手把手”指导群众进行业务办理,为经营户提供“一站式”现场集中办证服务。服务企业项目,实行“一项目、一领导、一专班”的代办模式,为企业建立“进度清单”“问题清单”,为有需求的项目提供审前、审中、审后“全链条”无偿代办服务。全年为45个项目提供帮代办服务。服务特殊群体,整合资源,建成345人的“小桥帮代办”团队,对辖区内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残障人士等进行摸底建册,出台《灞桥区特殊群体帮办服务制度册》,明确特殊群体上门帮办服务事项、申请操作流程,构建“主动帮办+全程代办+贴心服务”的帮办“小管家”模式,通过“一对多”“一对一”的形式,优化特殊群体帮办服务。截至2023年,累计在街道、(村)社区帮办政务服务事项28825件。七是日常管理工作成效突显。先后被国家级机关部委表彰为“节约型机关”,被省委、省政府等表彰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被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表彰为“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示范点。八是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安排专人实时监测“好差评”数据,做好日、周、月数据汇总统计,2023年实际评价共459496条,群众满意率100%。定期组织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对办事企业群众进行电话回访,2023年累计回访3528人次,企业群众对窗口服务均表示满意。对局长信箱实行线上线下融合管理,目前收到1封群众信件。2023年大厅共收到表扬信116封,锦旗6面,提供延时服务1067人次,共开展业务培训23次。取得社会经济效益政务服务中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优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效率,减少了繁琐的手续和审批环节,从而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使各项事务能够更快地得到处理,降低了政府运行成本。通过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能力,实现更多事项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减少企业在办理各类证照、审批等事项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通过推动政务服务场景持续丰富,畅通政务服务新路径,持续打造有温度、有速度、有力度的政务服务环境,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书写了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务服务新篇章。三、存在问题2023年,区政务服务中心虽已完成全年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局领导班子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应用方面。部分事项网上办理的覆盖面还不够广,需要进一步推广和优化;审批事项和政务服务事项量大面广,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要求高,工作量大,需区政府提供更多技术人员和资金保障,用以增补大厅(含街办大厅)设备及工作人员。四、整改措施(一)提升一体化平台网上服务能力。一是持续优化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系统功能,推进电子证照多端应用,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二是整合各级窗口端、PC端、移动端、自助端服务渠道资源,推动“四端”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同质量服务。三是加大网上办理事项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和使用率。(二)持续提升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建设水平。一是为确保政务服务质量,提升政务服务形象,对进入中心窗口的工作人员严格把关,选派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到“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二是积极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务实、高效、廉洁、创新”的政务服务理念,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服务水平,以提升政务服务窗口整体服务质量。三是积极对接协调,争取提供更多技术人员和资金保障,有序增加区内各大厅设备及工作人员。五、2024年工作计划政务中心将聚焦企业群众办事体验和需求,以“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服务理念,全面推动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持续深化改革,全方位抓好工作落实。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规范业务办理标准,加快多业务协同、场景化应用,适时推出新一批集成办理事项,构筑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务体系。有序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建立健全综合受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实行“无差别综合窗口”“分领域综合窗口”并轨运行政务服务模式。强化“周末不打烊”“办不成事”窗口服务,聚焦企业群众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二)强化平台建设,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全面实现“一网通办”,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和集成化办理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流程网办。持续发挥好一体化平台系统作用,扎实做好“四电”推广使用工作,扩大个人常用电子证照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中的应用,推进更多高频个人事项实现“不见面办理”。持续深化线下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15分钟政务服务圈”体系,优化“秦务员”政务服务驿站,推动更多高频事项下沉至便民站点办理。(三)强化帮办代办,全方位提升政务服务品牌。紧盯重点项目,完善横向协作、纵向联动帮办代办服务机制,通过主动对接、上门服务、审前辅导、市区联动、全程跟踪协调等代办措施,为有需求的项目提供审前、审中、审后“全链条”无偿代办服务。紧盯“老弱病残孕”特殊群体,建立简便易行的特殊群体上门帮办服务机制,满足特殊群体服务需求。整合代办、帮办队伍,将网格员、社区工作者等纳入帮代办队伍,构建“全龄友好、全员友好”型政务服务生态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7月,被市委、市政府等表彰为西安市“爱国拥军模范单位”2023年9月,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陕西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