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子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动物防疫、动物疫病监测,分析预报、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检测和动物诊治人员的管理工作。 | |
住所 | 子洲县蔡家砭畜牧局大楼2楼 | |
法定代表人 | 张毅 | |
开办资金 | 1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子洲县畜牧兽医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2万元 | 12.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子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支持下,单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基层群众的密切配合下,我单位圆满完成了2023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既有成绩,也有不足。下面将我单位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得到了局党组高度重视,按时给我中心补齐了春秋防疫所需的各类物资,我中心积极协调市中心,雇佣米脂县冷藏车把疫苗及时储存入库。3月17日,重大动物防疫工作大会在局党组的主持下顺利召开。参会人员包括县乡两级相关畜牧兽医领导及业务工作人员。会上下发了《子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2023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子政办发〔2023〕23号)等文件,局领导进行总体安排部署,我中心主任在会上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业务培训,重点包括“陕西智慧动监”“小牧点”APP软件操作及“先打后补”申请等。春秋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通知下发后,我中心包乡包片人员逐个联系乡镇,利用小型冷藏车拉用疫苗物资,在乡镇组织召开的春、秋动物防疫工作会议上,进行业务培训和疫苗物资发放工作。二、兽医实验室建设2023年全市兽医实验室续展考核要求通过6个县,当前全市已经有3个县通过了考核。我县的兽医实验室基础设施及设备及耗材购置填充工作基本完成,剩下部分软件资料需整改完善。计划本月向市中心提交申请,年底前完成省上验收。三、非洲猪瘟防控非洲猪瘟防控实行周报制度,由各乡镇畜牧兽医专职人员负责,有疫报疫,无疫报平安。四、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常年能保持在20万元左右。普通疫病主要由乡村兽医负责诊疗,偶发严重病例或重大动物疫病,由县畜牧兽医局统筹安排,县畜牧兽医专家工作站和我中心负责出诊。截至目前已经处置猪场重大动物疫病三起,扑杀生猪合计249头。从8月初开始病死畜无害化工作全部交由绥德县题桥环保公司负责处理。一年来全县发现的传染病主要有,破伤风、羊痘、胸膜肺炎、梭菌病、大肠杆菌病、寄生虫病,脑包虫、线虫、绦虫等。未发现牛结节性皮肤病。五、党风廉政建设我中心年初修订年度干部请销假制度和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夯实了干部的工作责任。二月份党的二十次全国大会胜利闭幕,我中心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了集中学习,并撰写了学习笔记。自5月份干部作风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根据“五抓五比五提升”要求,制定了学习清单、制度清单、为群众办事台账以及认领的问题清单、整改台账。现已组织集中学习2次,相关问题整改有条不紊进行中。单位干部作风有明显改善。六、乡村振兴工作我中心派出驻村工作人员3人,其中2人驻村马岔镇罗卜渠村,1人驻村马岔镇大堡岔村。帮扶联系人共14人,在马岔镇冯渠村、吴岔村、大堡岔村、罗卜渠村帮扶脱贫户52户127人。已组织集中入户走访2次。七、取得效益情况1.免疫工作根据乡镇上报的数据所知春季全县生猪、肉牛、奶牛、羊子和家禽存栏数分别为9.47万头、0.89万头、0.04万头、28.7万只和21.7万羽。猪瘟、猪口蹄疫、奶牛0-A型口蹄疫、牛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禽流感应免密度分别为96.6%、96.0%、91.8%、98.2%、94.8%、96.3%。猪、牛、羊挂标率分别为85.3%、84.0%、67.9%。2.智慧动监备案新系统正常备案养殖场户122户,发放至养殖户耳标8251个,其中猪7951个、牛100个、羊200个,免疫记录共556条。3.“先打后补”免疫免疫效果监测春季申报“先打后补”养殖场共18户,验收合格6户。其中猪2户存栏1400头,羊1户存栏35100只,鸡3户51500只。所需补助资金31500元。“先打后补”工作共抽检样品,猪60份,鸡90份,羊330份。抗体合格率均在70%以上,符合补助标准。秋季申报“先打后补”养殖场共10户,符合申报条件8户。其中猪4户存栏9550头,羊1户存栏38000只,鸡3户57000只。所需补助资金预估46130元。4.小牧丁推广自去年全市推广小牧丁APP以来,由于其具有操作简单,比较实用的特点,推广应用效果较好。目前,应用于各类畜禽疫苗及动物防疫物资管理,保障了物资发放有迹可循。今年该软件共录入疫苗10种,药品3种,器械设备2种,工具22种,共有37种。5.冷链运输疫苗全程用冷链运输车向乡镇发送,给各乡镇动物防疫工作队人员配备了疫苗冷藏箱及保温袋、冰袋。保证了县乡村三级疫苗运输质量和效价。6.春防督导在各乡镇防疫工作开展以后,中心包乡包片人员逐个对乡镇防疫工作进行了巡查督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保障了春防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7.检测流调及人畜共患病防控情况7.1布病检测涉及13个乡镇,羊子采样166户7073只。检测出阳性20户57只,已扑杀。肉牛采样6户175只,无阳性。奶牛采样24户330头,无阳性。7.2结核病,奶牛检测11户186头,无阳性。7.3送样监测,禽流感、新城疫病毒采样3场60份;非洲猪瘟病毒采样7个场点170份;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病毒采样3个场点60份。7.4免疫抗体监测(先打后补)春季采样小反刍330份,口蹄疫420份,禽流感90份。八、存在的问题1.防疫经费投入低。1.1基层防疫经费短缺,乡镇普遍对防疫工作不够重视;防疫员工资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且数量短缺,年龄偏大。1.2扑杀补助依旧参考(陕农业发〔2016〕102号)文件,检测扑杀净化工作开展困难。2.“先打后补”推动困难,因我县疫苗冷链较为完备,中小规模养殖户还是比较信任政府提供的疫苗和服务;规模场户倾向于高性价比疫苗,即使不予补助他们也能按照程序化或周边疫情现状适时开展免疫。再加上补助资金有限,申请“先打后补”积极性不高。3.标识佩戴困难重重,在农村留守人员,从事养殖的农户不少,但大部分没文化缺资金,养殖规模小。动物标识推行20多年来,并未真正起到疫情追溯作用。问题1,饲养环节佩戴群众普遍不接受。问题2,流通屠宰环节监管困难。问题3,发放环节县乡工作人员可以发到户,但养殖户不签收不填写免疫信息。标识佩戴是否必要值得商榷。九、整改建议1.改革必然会触动部分人员的利益,但是为了让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有效开展,保障子洲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务必尽早推行第三方承包。2.向县政府打报告,适当提高扑杀补助标准至牲畜价值的50-70%。十、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动物疫病防控重要性的宣传工作。通过专题讲座、树立标语广告牌、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加强养殖户对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养殖户养殖效益和养殖业健康发展。2.督促县内规模养殖场,严格按照新的《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健全消毒制度、免疫制度,养殖档案记录,并定期检查,每个规模养殖场的检查全年不少于3次。3.加强培训工作。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通过邀请市县两级专家理论授课和实践指导的方式进行培训,确保打造专业精的服务团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