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洲县> 子洲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子洲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10:50
单位名称 子洲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乡村振兴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能源建设工作,做好综合协调、规划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
住所 子洲县农业局大楼
法定代表人 牛飞豹
开办资金 10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洲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5.6万元 93.2万元
网上名称 子洲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市农业农村局和县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开展各项工作,现将2023年我单位的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抓好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我单位按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标准,配合局里对子洲县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推进建设,通过前期开会调度、前期摸底拍照、改造户进行造册登记,中期督查指导,改造后验收等环节。着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完成示范村2930户家庭庭院院落硬化、围墙建设、窑面粉刷、门窗油漆、巷道硬化、庭院经济建设,实现院落整洁美观、道路硬化美化。(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1、我中心对环境卫生工作进行督查检查,我中心与乡镇按照局里安排对景言环卫和康洁公司进行环卫考核,形成常态化机制。对农村乱搭乱建、“脏”、“乱”“差”进行有效治理,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2、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根据市人居办工作要求,我中心积极开展各季度村庄清洁工作,出台了相应工作方案,并开展督查工作,确保取得实效。3、推进环境综合整治。2023年,我县继续全面实施18个乡镇270行政村农村环卫服务外包工作。目前,子洲县是全榆林市唯一实现环卫外包全覆盖的县区,为全市探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发挥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巩固现有成果,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子洲模式”。(三)、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1、完成了子洲县2023年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台账。坚持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为主攻方向,以研究利用制度、创设扶持政策、强化保障措施为推进手段,对全县125户农户和62个市场主体化进行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量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子洲县2023年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台账建设工作。2、推进秸秆禁烧工作。我中心通过宣传车、横幅、宣传品、广告牌等方式,大力宣传禁止秸秆禁烧工作。(四)、开展沼气安全排查工作。1、按照榆政农发〔2023〕99号《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3年全市农村沼气设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及有关要求,我中心对全县历年所建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和使用的户用沼气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安全标识是否齐全,沼气输送管线是否完好,用户操作是否规范,户内用气设备是否完整,进出料口盖板是否牢固,发酵设施管线是否泄漏,储液池是否具备防溺水设施等进行安全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整改,更换老化陈旧管道,更换老化的脱硫塔和脱水塔,更换燃气灶。并对使用户进行实地培训,手把手教会沼气使用程序和注意事项。确保沼气运行安全。2、对全县18个乡镇沼气户全面进行分类管理移交工作,截止目前已经完成移交并建立数据库。录入小程序同时对沼气安全进行排查检查。对在用、转变功能、报废的沼气池分三类进行管理,确保在用沼气的安全使用。(五)、国控点农产品和土样采样工作根据陕耕地环保发《关于印发陕西省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子洲县农业农村局及时转发制订了子政农发《子洲县农业农村局转发陕西省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单位成立了采样工作小组,在年初播种时去采样点观测种植情况是否和采样要求的农作物相同。到中途又去查看作物生长情况。到农产品成熟了带领工作人员实地进行采集。对采集回来的农产品和土壤样品进行晾晒至干。然后包装并放好标签邮寄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资学院。整个工作过程都要及时细致认真,采集图片,GPS定位,录入相关施肥等数据,传入采集系统。(六)、配合局里完成农业种植业摸底工作按照县农业农村局会议要求,我中心人员积极主动工作,对全县分配的马岔镇进行逐村逐户摸排,每村进行填表,并全部制作电子档案报送局办公室汇总。通过摸排吃清全县农业种植业基本情况,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2023年度在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市农业农村局和县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对何家集镇眠虎沟村、老君殿镇石畔沟村、双湖峪镇曹硷村、三川口镇麻新庄等7个村,完成示范村建设,受益户约2930户,包括庭院改造、巷道硬化等,群众满意度达到了百分之百。通过人居环境整治,使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更加干净整洁。通过对农村沼气的排查维修,使农村沼气使用更加安全高效。通过农业环保工作的开展,动态检测土壤环境,净土工作持续推进。(五)通过太阳能智能驱鸟杀虫器的安装,提高果农和小杂粮产量,提高农民收入。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农业环保工作面广、量大,资金跟不上。为了做好农业农村环保、能源、人居环境、乡村振兴建设工作,需要县政府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薄弱化”。早期建设的基础设施普遍标准低,部分老旧设施已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并且很多村对基础设施缺乏管理,导致公路、水路、电路等基础设施破损严重,难以长期发挥效益。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当前农村普遍存在施用化肥农药以获取高产、违规开采地下水等现象,导致农业使用地污染严重;加之不少村民仍存在乱砍滥伐、乱挖乱建乱倒垃圾等行为,导致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美丽乡村的难度加大。精神文明“荒漠化”。不少村民存在“没钱的人当农民,有钱的人当大哥”的拜金思想以及“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懒惰观念,加之滥办酒席、“薄养厚葬”的成规陋习在农村已风行多年,导致培养“新型农民”改变城规陋习难度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单一化”四、整改措施摒弃陋习,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在农村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教化行则民风淳,教化废则民风败”,要树立起道德模范人物,既能让其守望乡里,造福桑梓,又能让更多的村民学习效仿。另一方面要广泛发动村民讨论修订村规民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家看得见、听得懂的“土规定”“土口号”中,形成百姓能明白、愿遵守的约定俗成。最后要结合“三送三促”,开展思想道德宣传和科学文化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不断转变观念、移风易俗,养成文明习惯,推动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建设。超前规划,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方面要因村制宜,按照“镇抓产业、村抓特色”的思路,集中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围绕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让农民尝到改革的甜头,提高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创新发展方式,推行“农业+电商、+旅游、+文化、+养生”模式,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效益,让集体和农民有更多的收入。最后还要盘活农村现有的集体资产,促进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立足现有资源,以村级集体资产折资、帮扶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入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构建新型经营主体与村集体、农户共荣共生、合作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村集体经济向上向好的发展。五、下一步工作安排(一)2024年,助力乡村振兴。一是推进秀美乡村建设。持续推进我县16个示范村建设点建设,让农村“厕所革命”先行,增强“小厕所、大民生”理念,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当前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同时,做好长效管护工作。重点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开展农村户厕摸底,及时发现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提升农村改厕质量。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科学选用改厕技术和产品,2024年完成改厕1000户以上。(二)强化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置。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动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2024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3%以上。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管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机制。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三)打造美丽宜居村庄。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打造一批环境优、生活好、乡风美的美丽宜居村庄,充分激发乡村的主动性、创造性。(四)梯次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将全县270个行政村分为先行示范引领村、正常推进提升村、持续巩固攻坚村,做到先行示范引领村尽快突破,正常推进提升村自持续发力,持续巩固攻坚村奋力追赶,分类有序推进,确保如期实现乡村振兴。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经济强村的目标。我中心计划继续做好乡村振兴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秸秆综合利用、沼气安全检查、国控点采样、巩衔扶贫、地膜监测、地膜科学使用回收等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